IPO抽查风暴 30家企业中签
本周开始,IPO企业财务审查进入了第二阶段:抽查阶段。证监会前日称,4月初证监会安排抽查工作,并以抽签方式随即抽取,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抽取行为,共抽查30家企业的自查报告,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7家、13家和10家。
华南某券商一名投行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4月和5月各抽查一部分,项目较多的投行将成为重点审查对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将成为审查重点。
华南另一家券商投行部门执行总经理告诉南都记者,IP O理论上5月底可以重启,但还要看市场的行情。
重点核查项目多的投行
“清明节也过得忐忑。”华南某券商一名投行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证监会共抽出30家企业,4月份、5月份各核查一部分,证监会将以每10人为一组,进驻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核查。为了保持核查的独立性,在企业期间吃住自行负担,不花企业一分钱,5月底抽查结果出来后会启动IPO发行。
对于审查的重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前日称,本次抽取企业过程中将会对以往违规记录的中介机构有所侧重,包括2010年被证监会行政处罚、采取监管措施以及被立案调查的中介机构在内。上述中介机构的项目在即将进行的抽取过程中,将会被优先抽取,占整体抽取比例的一半。而上述机构未被抽取的项目,将会与其他项目一同进入下一轮抽取,最终产生抽查名单。
上述投行人士分析称,目前项目较多的投行肯定是重点检查对象。
2012年,投行IPO主承销家数排名是,国信、中信、国泰君安、平安、海通、华泰联合、招商、广发、中银国际与东吴。
平安被曝保荐项目涉嫌造假上市,其保荐的万福生科,号称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目前,证监会尚未对该公司造假上市做出处罚。IPO重启以来,平安共承销98家上市公司。其中,56家公司破发,占比57.14%。在已发布2012年业绩预告的93家公司中,半数公司业绩下滑。
与平安投行一样,国信证券也成为了舆论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其保荐的勤上光电也被曝光隐瞒关联交易,隆基股份更使当年上市业绩出现亏损。
从近期撤终止审查的企业保荐人来看,上述项目较多的券商多数也“中招”。数据显示,23家终止审查企业由50家券商保荐,中信建投和国信证券保荐的企业中终止审查的有11家,招商证券和海通证券量有8家,民生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华林证券也都有几家。
“预计检查的重点还是财务问题,如年终突击确认收入,故意压低业绩。”上述投行人士称,“有些企业不一定是财务作假,但可能是财务报表做得不够细,对于其他问题,尺度会相对宽一些,如要求‘关联交易要规范,同业竞争零容忍’”。
企业或转板并购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前日称,截至3月31日,共收到610家IPO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38家、265家和207家,107家在审企业提出了中止审查申请,其中主板28家,中小板49家,主板30家,162家企业提出了终止审查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8家公司撤回IPO申请,数量并不太多。“前期投入那么多钱,谁愿意撤啊。”上述投行负责人表示,一旦撤回上市申请,给中介机构的费用、上市辅导期中的财务、税务、社保等项目支出都不能收回,而且,投行辛苦了两三年,就指望上市后能捞一把呢。自去年10月份,不少保代手头的项目基本停了下来,现在只能硬挺着。
“预计后面还会刷下一批企业来。”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称,目前还有700多家排队企业,压力还是很大,按照每年150家左右的数量来推算,剩下500家左右的排队企业,也要3年才能消化完。
“预计几个行业将成为重灾区。”这位北京投行人士分析称,自绿大地和万福生科的造假案曝光之后,监管层对农业类公司提高了警惕;建筑类企业因其完工百分比难以确认,财务上的可操控空间比较大;餐饮行业,交易不容易核查,真实性难判断,此外,还有机械和化工等因行业不景气而业绩下滑的公司。
在IPO短期无望的情况下,已经有一些排队的企业另辟蹊径。上述投行负责人称,“这种情况近几年一直都有,有一家勉强够格报会的企业,被证监会劝退,就听从券商劝导,最后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
保代备受煎熬
“未来财务核查可能会成为常态。”上述投行负责人表示,本来会计就是主观判断,证监会和我们一样,都在摸索,财务状况如何,企业最清楚,以前保代只看各个报表的勾稽来判断是否造假,其实现在不少公司对账目越来越重视,上市前肯定会把账做平。
他进一步分析称,不去现场和上下游调查,根本发现不了问题,保代如此,发审委委员更不可能看出来,所以说,财务检查对加强中介机构的责任和威慑企业作假还是有很大益处的。
目前不少投行都在等待着国信证券的处理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因保荐的隆基股份当年上市亏损,国信证券很可能遭受暂停3个月保荐资格的处罚。上述保代称,国信手头上项目很多,给予这样的处罚牵一发而动全身,估计监管部门会慎重,隆基股份如果按照不可抗拒因素(第一大客户尚德破产)判定,也可以不暂停国信的保荐资格。
“处罚对国信的影响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却是一个重大的信号。”上述投行负责人称,“对保荐人这样的处罚,最近少有,大面积处罚应该是七八年前了。”
就在保荐人保荐资格命悬一线的同时,不少保代也备受煎熬。一名在北京忙了多日的保代称,“我们项目工作已经结束。还有大批的兄弟和同行,仍在加班。接下来还要迎接抽签的忐忑、被抽查的配合、再启IPO的等待。”
上述投行负责人称,除非项目特别好,保荐人一般等不起,一年半多两年的时间,其实可以做几个其他项目,而且,现在实体经济变化那么快,好不容易做好的项目,弄不好上市业绩变脸,也很难收场,而且一年两次的考试,保代越来越不值钱。他坦言,因承受不了太多约束和压力,身边不少同行转去做PE了。
发行制度改革加快
与保荐人一起备受煎熬的还有不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IPO何时重启”近期一直在干扰股市。
“理论上,5月底核查结束就可以了。”上述投行负责人称,但还要看大盘的情况,现在时机明显不合适。
新任证监会主席肖刚不久前表示,政策会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上述投行负责人分析称,新股发行制度有加快,但怎么改,真不好预测,因为涉及太多利益,估计最近的保代内部培训会上会透露一些风声。
不过,他认为,目前管理体制是有缺陷的,比如国有拟上市公司的权利不对称,保荐人和保代根本没有话语权;保荐人制度也有改进空间,相比内地,香港的保荐制度对保荐人有财产和信誉门槛,而且他们与所保荐企业的关联度要紧密得多,而内地的保荐人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督导期结束,就拿钱走人了,而国外一些国家实行的券商包销制度效果也不错,这也让机构能谨慎定价。(南方都市报 王涛 方苑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