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家IPO撤单公司行业扫描:农业成重灾区
自查谢幕,IPO堰塞湖稍稍疏解。268家公司在本次核查中撤单,即终止审查。此前800余家的IPO大队已骤降至666家。利润下滑是撤单最主要的原因,其次,高抽查比例的震慑力、近期趋严的处罚力度,让中介机构做足尽职调查之时,对发行人潜在的“小动作”极为关注,只要有重大怀疑之处,宁愿选择撤单而非继续铤而走险。
自查收官:农业公司撤单最多
IPO自查收官,农业成为撤单重灾区。据证监会信息显示,农业产业覆盖畜牧业、畜禽水产新品种、畜禽养殖及屠宰加工、农林牧渔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等9个细分行业。据不完全统计,9个细分行业共有19个项目终止审查,在传统产业中,农业无疑受到重挫。
“没有一个投行敢拍着胸脯说保荐的农业公司不存在虚增利润。因为农业公司太难查,有时甚至查不到。”一名上海投行人士感慨。
农业公司的核查难度之大,在于现金交易大、个体客户繁多等行业特性。比如走访客户,由于农业公司的供、销两端多为个体户,投行会遇上对象已迁移本地的尴尬,银行流水方面,现金交易导致投行调查时面对的是大量现金存取,进而造成对应资金关系的复杂。
监管层的处罚余音未消,投行、会计所等中介机构未敢铤而走险。5月,万福生科、新大地等农业公司因涉嫌严重造假,经监管层行政调查后分别被处以重罚。
“查不到的客户量过大,或者查到后拿不准,斟酌下只能撤单。但铺上去的人力、财力成本得不到补偿,保荐机构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前述上海投行人士向记者抱怨。
财务核查:挤掉拟上市企业“水分”
除农业产业外,撤单较多领域还覆盖建筑、医药、软件等行业。
不过,前述项目保代坦承,本次财务核查确实挤掉了一些拟上市公司存在的“水分”。
通常而言,建设设备、医药、软件等行业调节利润的手段,集中在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研发支出资本化。比如建设设备产业,此类企业通过完工百分比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合同多涉及房屋、桥梁、船舶、大型机械设备。中介机构尽调时,可以实地察看工程进度、对账工程价款判断当期的合同费用和收入。不过,建造合同由于主观性较大,容易被人为地跨期操纵,即控制总成本评估、施工进度等手段达到短期业绩增长的现象。上述项目保代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被抽中后,核查人员会到现场亲自查验施工情况,一清二楚”。
一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审核高新企业时,先会将资本化的研发还原为当期费用进行盈利判断,并考察技术能产生盈利的预期,确定项目资本化的时点。“医药、软件等产业,水分大大减少”。
在审项目
666家企业
行业分布
目前的666家公司,零星分散在各个细分行业。
据统计,制造业的在审项目数量较多,仅制造业一项,就多达24家,其余细分领域,如专业设备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也分别占据17家、19家、14家。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制造业的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上述地区制造企业成为项目集中地。
同样在审行业较多的还有软件业,多达28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上市潮。目前在会申报的银行多达14家,12家集中在上交所上市,2家拟登陆创业板,且均为城商行。
一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城商行的集中申请,一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融通资金,城商行扮演服务当地中小企业的角色;二是国内主要大行均已完成跑马圈地,利率市场化被提上议程,倒逼银行扩充资本金备战利率竞争。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