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资讯  创业板

IPO新政将加快证券行业洗牌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在审企业财务核查工作接近尾声,IPO重启的时点也越来越近。按照此前监管层透露出来的消息,IPO重启的时点已初步确立在7月底,届时将不再调控发行节奏,取消对询价的具体要求,并放开新股发行价格,取消25%规则。此外,还将放开配售方式,给券商配售权。

  IPO新政伴随重启一同推出,应在市场预期之内。遗憾的是,此轮新政并不涉及备受诟病的发审制度改革。在此之前,监管层对万福生科造假案的严惩,已经清楚表明了发审委并不具备替市场把关的能力;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日也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一个本来的公益事业(指发审委制度)让人趋之若鹜、挤破脑门也要进来,可能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按照官方透露出来的说辞,此次IPO新政之所以不涉及到发审制度,主要因涉及法律问题。在《证券法》未修改之前不能违背,只能在法律原则下尽最大努力推动各环节透明度。一位证监会官员则在日前举行的2013年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注册制改革问题。实现这一改革还需要必要的条件。有些是交易所审查、证监会形式审查,有的是证监会实质审查,有的是证监会交易所双重检查。都要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确保企业信披准确、严格。

  从近段时间证监会官员的连续表态看,发审制度这块“硬骨头”,总归是要啃下来的,但更多是在中长期,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趋势是非常明确的,即使在短期,也将强调以信披为核心的改革,为最终的质变作铺垫。在这样的趋势下,资本市场,尤其是一级市场的各券商投行们,都将面临不小的冲击。

  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论是此次IPO新政中的“不再控制发行节奏”,还是未来转向注册制的大趋势,都将削弱当前以保荐人为核心的投行模式。新股发行市场的供给不再稀缺,保代不再值钱,而且要为上市公司财务的真实性负上更多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级市场的超额利润将被快速挤出,IPO业务或许将成为高成本、高风险,但收益却并没有以往那样丰厚的“鸡肋”。受此影响,一些中小型券商可能不得不主动收缩在IPO领域内的阵线,而不是像以往那般,通过挖角大型券商,快速组建一支保荐队伍。

  事实上,这种有利于大型券商的发展趋势,可能正是监管层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从新政的取向看,监管层无疑是倾向于提高投行业务集中度的,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意见上,偏向于大型券商的利益。比如说,6月中旬发布的改革意见要求,券商在询价时必须有足够多的有效报价,4亿股以下机构和个人的有效报价数量分别不能少于20人;4亿股以上的不能少于50人。能达到这些要求的证券公司,必须具备强大的财务管理业务以及具备实力的机构业务线。这样的政策取向,再加上市场本身的发展,将导致行业内部的分化,甚至可能引发券商投行之间的并购潮。

  横向比较看,这种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做法,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成熟国家投行的集中度很高,全球范围内喊得出名字的投行,也就不过十数家。中国的证券行业,也势必走上同一条道路,但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市场筛选过程,要经历市场的洗礼。中国证券行业的汰弱留强,在未来应是可以预期到的。

  IPO有望在7月底重启,届时各项新政也将随之推出。我们更关注IPO新政带给证券行业的长期影响,在可预期的未来,可能意味着行业内部的一次重新洗牌。大型券商将从新政中获益;中小型券商则需要尽早谋出路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