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可能在三中全会后重启
中信证券总裁程博明表示,中国可能恢复国内股市的首次公开募股。新上市公司有望在11月9日至11月12日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解冻。郑波明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党的领导人将出席这次会议,解决经济改革问题。中信证券是中国市值最大的券商。
程博明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11月12日的政策会议结束后,中国将在年底前重新恢复首次公开募股。”据彭博社报道,股市波动是中国在去年10月暂停企业上市的原因之一,投资者对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担忧是暂停上市的另一个原因。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收到了来自83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根据6月的估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表示,这些公司将筹集总计55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约合91.5亿美元。
2012年11月2日以来,A股市场已有招商证券等446家上市公司发布涉及增发、配股事项的再融资预案,拟募资总额高达7452.3亿元;而报喜鸟等197家上市公司则在此期间实施了再融资,实际募得资金2582.33亿元。如果加上A股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年间通过债券市场募得的1.44万亿元资金,A股上市公司在IPO暂停的这一年中计划或者已实际募得资金约2.45万亿元,相比之下,2012年登陆A股市场的156家新上市公司的首发募资金额不过995.05亿元。
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登陆A股中小板,此后A股市场再无新股上市,时光荏苒,到今天为止A股市场IPO已经停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有280家公司梦碎IPO,79家券商的IPO承销业务陷入停滞;另一方面,IPO的暂停却催生了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大潮。而对于A股IPO何时重启、重启之后会对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业内人士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大盘一年小幅上涨1.53%
就大盘指数而言,在IPO暂停的这一年里,A股市场并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2149.56点,与2012年11月2日2117.05点的收盘点位相比,仅仅小幅上涨了1.53%。不过,大盘指数近乎原地踏步的表现并不能遮掩这一年来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
就在IPO暂停1个月后,沪指在2012年12月4日探明1949点的阶段底部,随即反弹并于今年2月18日触及2444.8点的阶段高位,此后大盘逐渐陷入回调。到了6月份,受“钱紧”影响,沪指接连跳水,最终在6月25日创出1849.65点这一近五年来的新低。然而就在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没救了”的时候,沪指又在7~9月间累计上涨9.88%,这也成为沪指自2009年三季度以来最为出色的单季表现。相对于主板市场的一波三折,创业板却在IPO暂停的一年间突飞猛进,其最直接的成果便是今年10月10日时创业板指数曾触及1423.97点的历史最高位,即便是近期创业板市场出现持续回调,但昨日创业板1221.96点的收盘点位仍较2012年11月2日上涨了74.12%。
拟上市公司280家打退堂鼓
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五,排队IPO的企业达到754家。而在上述754家企业苦苦等候IPO再度开闸的同时,部分拟上市公司已经打了“退堂鼓”。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原排队企业撤单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为沪深两市共143家、创业板137家,总计280家,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多撤单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撤单时间段可知,财务核查紧锣密鼓进行的上半年是拟上市企业撤单的主要时间段。如在创业板的137家撤单企业中,134家撤单发生在上半年,剩余3家都发生在10月份。而沪深主板中小板中143家撤单有135起发生在上半年,下半年4个月仅发生8起。
不过也有个别在IPO道路上栽了跟头的企业显示出不服输的韧劲,比如刚刚在9月份被主板终止审查的鹏鹞环保在10月下旬又出现在创业板拟IPO长队中。
券商承销收入缩水42.3%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2012年期间共有39家券商因IPO保荐业务获得承销及保荐业务收入总计约54.57亿元。然而随着IPO的暂停,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79家纳入本报监测的券商在最近一年期间的新股首发承销收入均为“0”。而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也显示,尽管19家上市券商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98.42亿元,同比增长35.44%,但相关券商的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却从去年前三季度的56.01亿元滑落至32.34亿元,缩水幅度高达42.3%。
随着新股承销业务的趋冷,各券商的证券承销业务人员的日子也不大好过,据总部位于江浙地区的某中型券商的高级研究员介绍,目前公司的证券承销业务人员大多已被调整至销售部门,负责证券经纪业务。
再融资2.45万亿元新鲜出炉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2012年11月2日以来,A股市场已有招商证券等446家上市公司发布涉及增发、配股事项的再融资预案,拟募资总额高达7452.3亿元;而报喜鸟等197家上市公司则在此期间实施了再融资,实际募得资金2582.33亿元。如果加上A股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年间通过债券市场募得的1.44万亿元资金,A股上市公司在IPO暂停的这一年中计划或者已实际募得资金约2.45万亿元,相比之下,2012年登陆A股市场的156家新上市公司的首发募资金额不过995.05亿元。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认为,最近一年市场的资金供给仍然偏紧,资金借贷成本居高不下,上市公司通过银行信贷及时足额获得所需资金的难度加大,这迫使上市公司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渠道筹集资金。
重组254公司涉足资产并购
IPO暂停引发的另一个后果便是A股市场并购重组事项的急剧升温,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月2日以来,已先后有新华锦、南岭民爆等254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并购重组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过程中,重组方大多出手阔绰,这也导致高溢价重组并购屡见不鲜,比如今年8月30日凯诺科技发布公告称,将以135亿元的价格向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海澜之家100%股权,交易溢价率高达408%。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指出,企业要实现资产证券化,一种是通过公开发行的方式;另一种就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如今IPO长期暂停且开闸遥遥无期的大背景,无疑是促使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重要因素,比如海澜之家之所以准备通过借壳凯诺科技“曲线上市”,正是因为原先的IPO申请在2012年5月被证监会否定。而频频出现的高溢价借壳并购则可能是拟借壳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财务投资者的回报需求,毕竟像海澜之家、长城影视等拟借壳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中有相当部分属于PE或VC投资者。
IPO猜想:明年一季度重启概率较大
时至今日,A股市场IPO停摆已整整一年,这也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IPO暂停期(仅次于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的第六轮IPO暂停),而何时重启IPO也成为了今年以来A股市场最具悬念的猜测。
重启前提
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尽管从今年二季度开始,A股市场重启IPO的消息便不断传出,但根据监管层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表态看,在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前,A股市场都不可能重启IPO。”西南政法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黄小宁告诉记者,在旧有的新股发行体制之下,IPO重启只会带来更多的三高发行,这是当前的A股市场所不能承受的,由于此前证监会发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的具体内容与市场预期差距很大,比如大小非问题、大股东一股独大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进行修改。同时优先股、注册制等问题是否能得到落实也存在较大变数,预计最终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文件最快也要到本月中旬以后才能出台,考虑到新股完成从提交IPO材料、审核,到下批文、实施招股等一系列流程最快也要1个月以上,因此A股市场在年内迎来新股的几率有限。
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则表示,IPO本身并不是造成中国股市大幅涨跌和“三高”问题的根本因素,不合理、不完善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才是病根所在,长期停发新股不但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股权融资活动,也极大限制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因此A股市场不存在IPO长期停滞的基础。不过一方面四季度向来是市场资金供给较为紧张的时段,此时重启IPO未必能得到资金的认可;另一方面,此前两次的IPO重启,无论是2006年6月还是2009年6月,股市都已见底反弹半年左右正处于强势中,而当前的A股市场也不具备这一条件。同时不能排除监管层有意通过以拉长IPO暂停期的方式检验拟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成色”的可能性。综合各种因素判断,A股市场重启IPO已成现实选择,但具体的重启时间点不大会在年内,明年一季度似乎更有可能。西南证券研发业务总监许维鸿也认为,大盘持续稳定、新股发行制度得到市场普遍认可是IPO平稳重启的两大前提,但这两大前提目前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IPO重启在短期内成行的难度较大。
重启影响
高估值股或将大幅回落
尽管投资者对任何有关IPO重启的消息都颇为紧张,但业内人士在论及IPO重启后对A股市场的影响时却显得较为淡定。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表示,从前七次A股暂停IPO的经验看,有四次IPO重启后大盘出现了下跌,另有三次IPO重启后A股市场出现了上涨,由此可见IPO重启对市场短期走势的影响实际并不完全负面。总体而言,IPO重启或暂停前后,大盘大多延续变更之前的趋势,IPO不是大盘的拐点标志,最多只能算大盘上涨或下跌的加速器。只要新股发行的方式与方法得当,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担忧资金面而引起的心理冲击。
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也认为,如果新的新股发行制度达到或超越市场此前的预期,那么IPO重启反而有可能刺激二级市场的表现,毕竟经过证监会反复严查后,投资者对排队公司的质量更有信心;规定产业资本不能在发行价之下减持也为股价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实际上等于提供了一个“新股不败”的保证。总体而言,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更倾向于是一个短期波动,而不会改变市场的中期趋势。
西南证券研发业务总监许维鸿则提醒投资者,IPO一旦启动会引发二级市场资金走向的波动,高估值个股由于失去资金的支撑面临大幅度回调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创业板屡屡被IPO重启消息“打趴下”的深层逻辑,预计IPO重启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受到的冲击会较为明显,但主板问题不大,而券商类个股、创投类个股则将成为IPO重启的直接受益者。
到11月2日,A股市场IPO已暂停一年,IPO休渔并不是恢复A股市场生态的治本之策。
A股市场信心没有好转,11月1日,沪综指报收于2149.56点,相比去年11月2日上升1.53%,市场处于弱势震荡格局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如果去除通胀因素的影响,数据将更加难看。
A股市场的套现与融资同样没有发生改变,上市公司的资金饥渴症没有缓解,一年时间,A股上市公司计划与实际募得资金约2.45万亿元,其中1.44万亿通过债券市场募集。
受益最大的是创业板,其次是中小板,银行间拆借利率显示资金并不宽裕,加上创业板暗含经济转型与高科技概念,使创业板与中小板成为机会云集的市场。暂停IPO与利率的提升,加大了中小盘股在市场上的权重,这才会出现大盘股熊冠全球、创业板指数牛冠全球的现象。
资金在创业板的狂欢没有造就中国的纳斯达克,而是大涨大跌,10月份创业板指数大跌9.68%,摆脱了概念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全部355家创业板公司,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低于市场预期,无法支撑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如果情况不发生改变,在创业板指数寻底之后,一波新的炒作将酝酿而生。
不暂停IPO,市场的信心会更糟;但暂停IPO,并没有解决制度性弊端。以暂停IPO作为成本,尽快建立底线游戏规则,才是避免竭泽而渔,保障永远有鱼吃。
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这些变化是根本性变革释放出的气息。
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准确,成为重中之重,定价归市场,信息真假归监管,对造假与内幕交易的惩处将更加严厉,并购重组的重要性可能高于IPO。保护中小投资者逐渐不是虚言,如证监会主席肖钢所说,建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背信违约民事赔偿制度,使那些在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中作出公开承诺,事后却不履行、逃避责任的控股股东付出失信成本。
造假者现形。时间是企业照妖镜,无论是做高盈利的,还是不顾费用在营销上拼命一搏的企业,有很多在三年预备期,以及一年的暂停IPO的时间考验中,败下阵来。暂停IPO与IPO申报企业的审核,受创最深的也是中小盘股。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沪深两市今年终止审查的拟上市企业总数激增至280家,比去年全年的64家大幅上升了216家,增幅338%。今年以来宣布终止上市的280家拟上市企业中,沪深两市(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家数分别为143家和137家。就占比而言,创业板终止上市企业已占据近“半壁江山”,达49%。可以看出,创业板的机会与风险完全成正比,而中小公司的信披质量堪忧。
风投业务经历一轮大洗牌,全民风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由于暂停IPO,风投行业大缩水,券商投行业务大幅下降。根据统计,19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80.27亿元,同比增长23.43%;净利润198.42亿元,同比增长35.43%。在其他多项业务实现增长的同时,上市券商前三季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仅为32.34亿元,同比减少42.27%。闭着眼睛进行风投、投机式的PRE-IPO无路可去,并购等方式成为退出的重要渠道,动辄几十倍的收入,没有了。
现在,券商紧紧盯住创新业务,债券、定向增发、撮合交易等领域成为重点区域,而融资融券业务大幅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达到了3148.2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3110.97亿元,融券余额则为37.28亿元,大券商一年坐收几十亿的利息。未来融券如果获得突破,即使投行业务下行,券商也能通过为多空提供弹药,获得生存资本。股民保证金下降,而融资融券上升,全民炒股时代渐趋终结,专业投资者多空博弈时代到来。
与以往暂停IPO不同,这一年基础建设与经典案例,时间没有白过。
守住底线,严惩失信,严惩内幕交易,最终过渡到减少重要股东低成本套现空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暂停IPO,说明市场还有回转余地。
【财富至尊】从市场量能演化倒推公司基本面成长趋势,精确挖掘、提前布局优质股:环保龙头+雾霾高发+PM2.5概念股+政策利好+私募入驻+并购重组=大牛股!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再现,政策将加大投入,中国环保产业或将迎来一个黄金期。
如果朋友们想知道该股代码,只需填写下方端口,即可在一分钟内获得!想要免费得到它的朋友,就抓紧时间马上领取!(华讯财经郑重承诺:本信息与朋友们完全免费共享,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大家放心领取!)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