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撷英】麦秆画:手指上的舞蹈
【文化撷英】
麦秆画:手指上的舞蹈
鹤舞日出
张胜荣
在庄浪,家家都兴挂字画,是名副其实的“书画之乡”。至今,这里先后走出了王耿光、柳焕烈、王连升等书画名家。而麦秆画的作者柳云霞就是柳焕烈先生的堂孙女,受书画之家的熏陶,从小喜欢画画。
机缘巧合,十年前一次偶然机会,柳云霞在网上看到一个制作麦秆画的视频,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下班后,她便宅在家里跟着电脑学习麦秆画制作。在无数个假日或夜晚,柳云霞画了剪,贴好烫,粘了又拆……她沉浸在这看似枯燥的创作中乐此不疲。寒来暑往,没有人知道她失败过多少次,没有人了解她经历过怎样的煎熬,更没人懂得她是怎样一步步走过这艰辛之路的。十年磨一剑,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技艺越来越精湛纯熟,她的画作也得到愈来愈多人的认可,其作品先后多次在省、市、县级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
一管小小的麦秆看似微不足道,却甚是神奇。被巧手的农家女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而麦秆画则是麦秆制品中的“阳春白雪”,曾经是皇家贡品,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据柳云霞介绍,麦秆画是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易撕成丝的特性,经过熏、蒸、漂、刮、烫等多道工序处理加工而成。在制作技法上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经烫色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粘贴等工序,制作出光泽透亮、古朴典雅的艺术作品。她说,因为麦秆画环保、耐保存、装饰效果好,合乎现代人“变废为宝”的理念需求,很受人们欢迎,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制作麦秆画是手指上的舞蹈,看柳云霞在工作台上一会儿裁剪,一会儿粘贴,一会儿烫色,完全是一种享受。灵巧的手指舞动间,一幅活灵活现的花鸟画变魔术一般呈现在眼前,看到的人往往会被这幅美丽的画折服。“每当沉浸在麦秆画创作中,心无旁骛,周围的世界变得很安静。”柳云霞说,“每幅作品都倾注着我的心血和感情,那份独属于自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
欣赏柳云霞的画作,需带着恬淡的心情,如品茗一般静下心来慢慢去品,一品其味,二品其意,三品其境。她的每幅画作构思精巧、做工精美,让人爱不释手。那些山水画简洁飘逸、清新淡远,往往几条波痕,一叶小舟,三五云朵,数只倦鸟或几抹远山,诗意的远方瞬间呈现于眼前。《天涯归舟远》正是这样的意境,一弯玉钩嵌在夜空,一二小舟在浩渺的烟水中行走,近处泊着三四叶小舟,猜想静卧舱内的游子听着汩汩的水声定是辗转反侧,乡愁也如夜色浓得化不开。《鹤舞日出》则匠心独具且意境优美,半个橘红的太阳浮出水面,两只白鹤在浅水中翩翩起舞,水波一丝丝荡漾开去,芦苇在晨曦中摇曳。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芦苇取材于山野的芦苇花穗,真正是变废为宝的纯天然绿色艺术品。人物画有抚琴吹笛的仕女,有嬉戏的顽童,有垂钓的老者……或高贵典雅、或调皮可爱、或疏淡清奇,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嬉蛙图》富有童趣,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头顶荷叶侧坐在荷塘边,手执一棵水草戏弄蹲在荷叶上的一只青蛙。这样的画面会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商魂》中醉卧茶几旁的皓首白须老者,颇有几分竹林七贤的遗风。书童摇扇煮茗,憨态可掬,给人以古朴自然之美。她的花鸟画大多借鉴工笔写意画的技法,皴、抹、点、染着色自然,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在《鸟语花香》中,一只站在枝头的红缨白羽鸟儿反身俯视两朵娇艳的红色海棠,海棠花瓣颜色过渡自然,晕染均匀。叶子是麦秆本色,用电烙铁烙成深浅不一的褐色,很有层次感。在严冬看到这样的画面,让人暖意顿生,仿佛春色就在窗外。
柳云霞是个秀外慧中、勇于创新的人。制作麦秆画,得把细细的麦秆剖开,费时费事不说,且最粗的麦秆剖切面不足5厘米宽,粘贴大篇幅画作需要好几天。一天,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海:何不找些属性与麦秆差不多、剖面较大的材质代替呢?她先后试验过好多材料,最终发现木头的刨花是最理想的替代品,不仅柔软,而且比麦秆剖面大,便于裁剪粘贴,容易上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她把自己创作的第一幅刨花画展示给朋友们时,大家都为她的心灵手巧赞叹不已,并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改进,她的刨花画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成了她的另一张名片。2016年,她的刨花画首次亮相平凉,斩获了“首届平凉市创业大赛”一等奖,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柳云霞是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她在专心制作麦秆画、刨花画的同时,还热衷于公益事业。近年来,她先后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送技下乡活动,承担了十来期麦秆画培训工作,培训学员达两千人,其中包括残疾人。她说,刨花画和麦秆画同样也适合残疾人创业,投资小收益大。她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麦秆画、刨花画的技艺传授给更多有困难的群众,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如今的柳云霞小有名气,但她很低调,左手工作,右手爱好,让平凡的人生实现着自身价值。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