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推行注册制改革,要做好哪些准备?
A股推行注册制改革,要做好哪些准备?
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并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当属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
就在前一段时期,正当A股市场的影响力大幅攀升之际,市场却于今年的6、7月间遭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风波。受此影响,A股市场的总市值缩水了20余万亿,同时股市的投资信心也遭到了沉重的冲击,甚至就连A股市场的IPO也不得不陷入了暂停的尴尬局面。
然而,时隔三个月的时间,随着A股市场“去杠杆化”过程的告一段落,场外配资资金对市场的冲击影响也大幅减退。随之而至的,就是股市的回升,市场投资信心的逐步回暖。至此,对于A股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将会继续延续之前的改革方向,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因此,也正如前期习主席所言,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时下,我国的经济正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然而,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的大环境下,解决好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就成为了时下的关键所在。对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然而,要想从本质上解决好上述的问题,仅仅依靠以往沿用多年的股票发行核准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股票发行核准制,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也并不陌生。按照以往的审核流程,首发企业需要经历九个审核流程,方可获得最终的核准批文,其中包括了受理、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先披露更新、召开初审会、发审会以及封卷、会后事项等。
其中,在发审会环节中,发审委作为新股发行上市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卡,而其能否真正履行严格把关的职责,将直接决定着拟发行上市的企业质量。与此同时,因以往部分发审委委员是来自于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而这些中介机构会否与首发企业有着利益输送的行为,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此外,对于部分进入发审会的企业而言,还得需要考虑当时的政策环境。退一步来说,若企业进入发审环节时,恰好碰上了IPO停发,则企业的发行节奏也将会大大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果。
由此可见,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股票发行核准制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至此,推进A股注册制改革的进程,就显得相当关键了。
实际上,与以往的核准制相比,注册制并不会对首发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核。由此一来,只要首发企业的申报材料符合发行上市的要求,且把该要披露的信息全部披露出来,则其发行上市的最终命运,就基本让市场进行判断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册制的模式之下,企业的上市与否基本由中介机构负责。与此同时,市场中监管机构的审核权力也将发生显著地改变。对此,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中介机构能否尽职尽责完成自身的义务就颇为关键了。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推行注册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在A股市场真正推行注册制改革之际,却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此,笔者认为,鉴于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其一、必须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尽职尽责的义务。
在未来的注册制模式之下,随着监管机构的审核权力发生了转移,未来中介机构将会具有较大的主导权。至此,能否让中介机构履行尽职尽责的义务就显得至关重要。相反,若中介机构无法真正履行尽职尽责的义务,则将会无法让市场走向真正的市场化之路。
其二、提升市场的违法违规成本,进一步强化监管机构的“事中”或者“事后”的监管力度。
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监管机构将会更加注重“事中”或者“事后”的监管。至此,在新一轮的监管模式之下,必须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违法违规成本,要从根本上打击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其三、提升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给市场释放出更多的活力。
在注册制模式之下,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颇为关键。不过,在提升市场“优胜劣汰”功能之前,要做好两项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政策,消除市场中长期存在的“股市不死鸟”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提升市场的严格信披力度,进而规范市场的运行秩序等。
其四、任何政策的执行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基础,而加快《证券法》修订与完善成为了注册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就目前而言,《证券法》修订草案二读有望继续延后,而年内推行注册制的概率却是相当地低。不过,随着《证券法》的加快修订,料明年注册制改革有望获得本质性的进展。
笔者认为,加快A股注册制改革,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是一条必经之路。不过,在注册制全面铺开之前,A股市场要急需创造出一个持续稳定的良好环境,且加快相关配套措施的顺利落地,并最终要让A股的注册制改革能够取得本质性的效果。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