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领导动大手术将泡沫坐实了
旁白:昨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了,公告出来了,财经媒体登时被各类解读包围了,倒也有靠谱的:
明年中国经济工作五大任务
昨天,为期四天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终于落下帷幕。会议明确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基调和总思路。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将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五大政策支柱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会议提出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税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四个领域:在国企改革中,会议提出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在财税改革中,会议提出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在金融改革中,会议提出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在社保改革中,会议提出要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总体来看,强调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心思路。会议强调,要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对多方面工作提出了转变重点的要求。有分析认为,重点转变意味着考核指标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例如,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此外,重点发生变化的还包括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旁白:今后地方干部经济工作考核指标的变化,估计影响最为深远,譬如拿雾霾指数等环保指标捆绑在地方官的乌纱帽上,会有什么结果?总体看,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其实市场早有预期,不意外。意外的是中央对于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高度重视程度:
尽所有力量化解地产高库存
在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化解房地产库存被列为明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并“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会议强调,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会议提出,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会议明确,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旁白:昨晚关于这个,最有趣的是彭博社转播新华网外文报道提及“房地产权的时限被取消”,网络舆论一片欢呼,哇,房产使用权七十年大限要解除了?我们再也不是官家的永久佃户了?哈哈,要翻身做主淫啦!一片喜气洋洋啊。殊不知,公告中文出来,大家才发现是翻译乌龙所致,正确意思是取消城市限购。但这话,也等于白说,何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的房子能对非户籍人士取消限购么?目前看,不可能。那只能取消内地二三线城市限购啦,但人家早就实际上就取消了。中央不过追加合法性而已,这有啥意思?至于降房价,地产商要能降,还用你说?话说十几年宏观调控房地产的主要目的是干嘛?不就是压住房价嘛,怎么还不长记性?真没办法。记住,中央大佬和背后的智囊团,也是人,所以搞无厘头政策也很正常。但这份焦急的心思,大家都看出来了,中央何以如此焦虑?你看看下面:
银河首席:中国建筑业产能过剩不逊于1929年美国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表示,中国的房地产产能过剩,准确地说,应该表述为建筑业产能过剩,形势之严峻,丝毫不逊于1929年之前美国的情况。他指出,1929年美国大危机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建筑业大衰退。1920年,美国总人口为10602 万人,家庭数量为2435 万户。城镇人口占比为51.22%。1920年代前半期,美国本土新建筑总量翻了一番。当美好的建筑繁荣景象破碎时,居民建筑受到的打击最大,启动的新房屋数量下降了90%还要多,从1925年的937,000套下降到1933年的93,000套。当建筑业衰败时,它的乘数效应和关联作用就变成负面的了。而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建筑业繁荣。2013年,建筑业住宅竣工达到28.63亿平米,所有房屋竣工为42.34亿平米,施工面积达到124.98亿平米,人均分别达到2.09、3.09、9.14平米,严重超越了建筑业泡沫警戒线。孙建波认为,建筑业的衰退,伴随着人口的分层。高端阶层人口的聚居将带来有关区域房产价值的坚挺,而大多数区域的房产价格将经历长期的低迷。
旁白:这调调儿,估计各路“上书房行走”们没少递折子,大领导一听,什么?和1929 年美国大萧条之前的情况相似?赶快出清库存!赶快!所以今年说货币政策稳健,但实际上,中国央行没少放水,你看看下面:
今年新增信贷额度刷新2009年以来历史记录
12月22日消息,据财新记者统计,截至2015年11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超过11万亿元,已经刷新了2009年以来的历史记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及批发零售业是新增贷款投向的四大领域。另据此前报道,四大行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10亿元,11月底人民币贷款总额35.8万亿元。昨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旁白:谁说谨慎的货币政策来着?这不,马上打脸了。何也?形势严峻啦,筒子们,美联储都加息了,后面不放水对冲,后面日子没法过啊。地产显然不能支撑下去了,能不出事,就阿弥陀佛啦,但经济领域总得有热点啊,领导以及暗示啦:
加快金融改革形成有效市场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旁白:注册制急吼吼的要出台落实,后面股市不能软,要是跌下来,叫公安大哥拿着手枪冲进场,看谁敢做空?!今年中股灾说明中证金在关键时刻还是靠不住,顶住股市指数,还得靠自家人,恩,没钱是吧?给你找钱,给我扫货,将股市顶起来:
安邦人寿债市筹资150亿准备进场扫货
12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行间市场人士处获悉,安邦人寿将于本周五(12月25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达15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目前询价区间位于4%-4.9%之间,期限为10年。资本补充债券这一品种,为今年1月21日由人民银行与保监会共同下发《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所确立,指保险公司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发行期限在五年以上(含五年),清偿顺序劣后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的股权资本的债券。据保险会披露,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平安人寿、前海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获准发行该类债券,而此次安邦人寿所发行的规模将与平安人寿的150亿元批复规模所比肩。值得注意的,这一工具同万能险等保险产品一同,成为险资驰骋资本市场的神器,9月份前海人寿曾获批发行58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同时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开启了大举举牌的模式。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即将有望获得资本补充的安邦人寿也将在二级市场上展开新的动作。事实上,此前安邦已在A股开启扫货模式。
旁白:不是说大蓝筹涨不起来么?银行股坏账多多么?没事,人寿进去扫货,全给我拉起来!有钱就任性啊,话说今年年中股灾之后,还有分析人士说,一年不可能搞两次泡沫的。但大领导心思就摆在那里——我就搞两次泡沫你又怎么样了?因为资本市场在结构转型过程中,实在太重要了。宁愿步子大一点,也不愿原地踏地坐困愁城,如果出了事,没关系,拿着枪抓人就是。拿这个心思看P2P在内的金融创新,就明白了,这是事后监管:先让市场折腾,一旦出了骗子搞旁氏骗局,直接上门抓人贴封条。股市也是如此,先放开搞,出事了,也没关系,再去解决也不难,就怕步子小,不敢放开搞。有意思的是,中央甚至提出降低成本,怎么降?减税是肯定的,但这样一来,积极财政怎么办?扩大财政赤字嘛:
明年明确上调财政赤字率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宏观政策要稳,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将主要体现在减税和提高财政赤字率。赤字率提高可以增加财政支出,财政部可以增发专项国债和特别国债,提高地方债发行额度,同时也为减税提供空间。近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公开表示,中国的赤字提升有一定空间,但空间有限。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曾对本报表示,2016年赤字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债务可持续前提下,提至3%也未尝不可。
旁白:上调财政赤字,积极财政不在企业身上找钱了,那银行的高利率也得想办法降下来啊,现在中国央行确实在这么干了:.
彭博:中国央行调研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可行性
知情人士向彭博表示,中国央行近期对部分银行进行了调研,内容包括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央行10月23日宣布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央行未来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待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后,将不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当时,央行表示:“为保证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在前述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人民银行还将采取综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一是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全建立前,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可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提供重要参考。”不过,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指出,开展调研并不意味央行即将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央行在调研中询问了机构对贷款基础利率(LPR)的关注度。此前,中国央行已经相继取消了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本次调研显示了中国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决心。在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中,构建政策利率走廊引导市场利率和融资定价,将取代存贷款利率管制,成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中金公司在今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被取消后,央行可能采取具体措施,着手构建一个走廊机制以有效引导银行间市场利率。央行应确定一个合适的政策利率,中金预计回购利率将担任这一角色。
旁白:这是效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中国央行货币技术官僚们为此奋斗了十几年,到现在终于搞得差不多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取消存贷款利率算是临门一脚吧。这个形势看,明年还是流动性泛滥的格局,大家还得嗨。其实别说中国,美国也一样,尽管美联储加息,大家还是到处砸钱:
2015年全球并购规模已超越2007年峰值
企业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环境下不得不在并购中寻求增长。美元走强提升该国企业购买力,美国成为跨境并购首选地。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并购浪潮会持续,担心发生类似恐怖袭击或金融危机的“黑天鹅”事件。汤森路透数据显示,迄今为止,2015年全球并购规模已达到4.6万亿美元,超过2007年4.3万亿美元峰值。按行业看,药物、能源、消费板块的并购活跃度已经超越了2007年的并购潮。据《金融时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各大央行仍将利率水平维持于历史低点附近以刺激经济增长。加上维权股东急需提高回报率的诉求,公司在难以期待自主增长的情况下,选择了兼并重组这一增长战略。今年的并购潮中,美国成为跨境并购首选地。中国日报中文网稍早援引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季度跨境并购指数称,在众多国家中,美国成为第三季度对外和对内并购交易最为活跃的国家——分别完成了275宗,总金额为617亿美元的对外并购交易,以及192宗,总金额为1809亿美元的对内并购交易。此外,美国企业宣布的2015年并购计划接近3100宗,成为自1996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目前,美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处于20年来最活跃的水平,强势美元提高了美国企业在全球扩张过程中的购买力。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全球最大航空物流的联邦快递和食品饮料生产商海恩时富集团受惠于美元升值,在过去一年分别都宣布了海外并购计划。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全球经济境遇应该和今年类似,但很多公司担心会发生类似恐怖袭击或金融危机的“黑天鹅”事件,终结此轮并购潮。
每日综述:企业并购潮通常是在经济繁荣周期末期出现,因为企业靠技术革命或创新提示利润基本没空间了,只好靠合并裁员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反正这时市场便宜钱也多。中国经济周期或许相反,都在下行周期里被折腾得够呛,是结构转型的问题。这是经济的大手术,很疼的,所以宽松货币积极财政的麻药一定要跟上,不能停,更不能少,否则容易出事。这中间最关键的是,你打麻药同时千万别真的麻木不做手术了。真的那样,这就是瞎折腾泡沫,忽悠一天是一天,等到泡沫破灭,大家全都完蛋。现在看,貌似不是这样,麻药管够,手术也在做,大领导的心思就是泡沫一定要有,但靠制度红利,也得将泡沫给坐实了。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