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 人物】方向明:传承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深化麻醉学科内涵建设
作者:米勒之声
方向明
CAA副会长一
麻醉学科的发展历史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早在东汉末年汉名医华佗用酒冲服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后进行剖腹手术,推测这是将脂溶性药物用于临床麻醉中;医圣张仲景已经采用胸外按压抢救过程的复苏术救治自缢患者;东晋著名医药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首次提出“开放口咽通气道,对口吹气”在抢救中的重要作用;针刺麻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集异记》记载“狄仁杰行针刺镇痛,切除鼻内肿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设立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探讨针刺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迄今已经安全有效的实施了数百万例针麻手术。
乙醚的临床应用可谓向医疗技术开启了科学和艺术的大门。美国麻醉追溯至1842年3月30日Crawford Long医师首次成功使用乙醚进行全身麻醉手术,为纪念这项特殊的医学发明,3月30日被定义为美国医师节。1847年英国产科医师James Y. Simpson 用乙醚为产妇进行镇痛,并将氯仿应用于分娩镇痛。1898年Augustbier介绍了腰麻。1920年Magill介绍了应用气管插管进行吸入麻醉,以保持气管的通畅,避免呼吸停止,可以人工通气。1921年Ashile dogliotti叙述了硬膜外麻醉。1942年将南美洲的箭毒作为肌松药用于临床麻醉。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麻醉学会(ASA)规范了围术期五项基本监测项目:体温、动静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经过逐步探索研究,国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麻醉学科理论和救治实践体系。
我国麻醉学的发展历史远超过欧美等西方国家,但是新中国建立之初, 百废待兴,尤其是经济的振兴。我国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人才培养等的经费投入受到制约。现代麻醉学开端是在上世纪中叶吴钰、谢荣与尚德延教授从国外留学归来,将国外的麻醉理论与技术引入国内。谈到麻醉学科的腾飞离不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在10万麻醉学科同道的共同奋斗下,麻醉学科发展已跻身于国际舞台。
二
麻醉学科的内涵建设
在人工智能、量子力学、新材料等知识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的传承创新,培养卓越的拥有核心技术的新时代麻醉领军人才和30万服务于麻醉工作一线的急需专业人才,全面深化麻醉学科内涵建设?在此我谈谈个人的思考。首先,如何将传统中医学应用到镇静镇痛和麻醉治疗学中,如采用磁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特定脑区调控患者意识;第二,我们可以采用国家成熟的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来保障目前缺少的30万麻醉大夫,但同时,我们的培养模式中缺乏了学科的交叉复合人才,这部分复合型人才是麻醉学科的智库,是实现人工智能、量子力学、新材料等应用到麻醉学临床或基础研究中的顶梁柱;第三,目前麻醉所用的高端急救器械如ECOM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生命健康产业的卡脖子工程远比手机芯片技术攻克更为急迫。相信通过以上三方面工程的破解,学科将真正为14亿人口的外科手术安全,无痛诊疗、急救复苏提供保障。从而整体提升麻醉服务能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展开来讲:
传统中医学应用到镇静镇痛和麻醉治疗学中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照循经取穴、辩证取学和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针刺,在得到了麻醉效果后,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实施外科手术的一种方法。在上世纪70年代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手术,它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特点。当时针刺麻醉应用能从甲状腺切除手术到肺叶切除手术等十分广泛。针麻可以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物使用,病人苏醒快速,对于需要清醒的神经外科手术,优势更明显。中西医结合的麻醉方式将成为未来麻醉学发展之路。
2、麻醉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复合创新”人才培养,将麻醉科与其他学科联合培养,比如中医、计算机,生物信息学等。积极探索与推动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未来的技术人才应该是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培养逆向思维,批判思维的复合型交叉人才。开设多学科联合培养,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3、加速我国急救医疗设备研发
在这次重症新冠肺炎抢救过程中,ECMO成为“神”一样的抢救设备出现在大众视野。ECMO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心功能衰竭疾病: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脏移植手术等;呼吸衰竭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肺栓塞以及肺移植等手术。但是目前这一重要设备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内使用的主要是是欧美的美敦力、米道斯、迈柯唯和索林等。设备和耗材费均很高,使用两周,费用高达20万。国产化面临许多制约,比如离心泵(人工心脏),氧和器膜肺(人工肺)等核心材料和技术尚未掌握。加速我国急救设备的自主研发,才能掌握命运的咽喉。
当今时代,我们要重视中医在麻醉学科的系统发展,注重急需人才培养,尤其是跨学科研究人才的脱颖而出,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希望所有同道一起不懈奋斗,深化麻醉学科内涵建设,才能为守护生命健康做出奉献。
本文来源: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廖和平 http://www.xinzhiliao.com/bj/jianfei/20164.html- 标签:电力法修改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麻醉 · 人物】方向明:传承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深化麻醉学科内涵建设
作者:米勒之声 方向明 CAA副会长一 麻醉学科的发展历史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
-
洞悉世事的神奇定律:(18)路径依赖理论
作者:宫羽健康 如果说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 【睡眠】新证据!失眠可能增加这些心血管疾病风险
- 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心脏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哈尔滨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
- 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篇:吃药很重要,康复支持也不可少!
- 阿尔茨海默病AD展望篇:新检测和新药品,从心发声,看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