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基金

公募基金薪酬变革意义深远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6-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公募基金薪酬变革意义深远

  金融业被公认为“高薪”行业之首,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等核心从业人员的薪资,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向来是社会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去年年初,有“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年终奖可超7000万”等小道消息广为流传,这个年终奖数字实在太夸张,让诺安基金公司不得不出来辟谣。凡此种种,无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基金管理人薪酬的探究兴趣。这一兴趣的支撑点,可能还在于很多人对基金经理很早就已经年薪百万甚至千万,但自己买的基金(股票或混合等权益类居多)却难赚钱甚至经常亏损的窘境之惑。不过,这一尴尬局面有望从顶层制度上得到扭转。

  根据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简称《指引》),公募高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将当年绩效薪酬的20%以上买自家基金,且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基金经理应将当年绩效薪酬的30%以上买自家基金,且优先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将薪酬管理纳入公司治理;董事会和基金公司不得将规模排名、管理费收入、短期业绩等作为薪酬考核的主要依据;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高管、基金经理递延支付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等条款。必要的变革已经到来。

  实事求是地看,《指引》所体现出的几个原则,比如以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既有效激励从业人员,又要防范风险和提高合规水平;平衡基金公司员工、经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等。这些基本符合当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现状,拿薪酬这一点切入,事关各方切身利益,可谓抓住了痛点,也回应了投资者的关切。当然,在有《指引》之前,不少基金公司的高管及基金经理购入自家基金也并不少见。值得注意的还有,《指引》再一次强调了鼓励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长效激励措施,帮助公司管理层和基金经理个人着眼长远,完成对眼前短期利益的超越。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之一,凭借专业化、运作透明、管理规范,多年来已成为资管行业的标杆。牛市行情配合之下,挣钱效应明显,让“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口号得以迅速走入人心,尤其是年轻基民的内心。但是,很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基金在市场高点出爆款,热销就按比例配售;到市场低点它们却无人问津,难卖就延长募集。这种“反差”是基金销售上的顽疾。与之“相得益彰”的是,不少基民最初进场,往往选在了一个错误的时刻。他们在市场高点闻风而动,敢于放大风险,一窝蜂地去追捧热门产品,市场低谷时却又难以忍受,一割了之,亏钱成为大概率的事情,回过头来难免对基金公司有所埋怨。这同时也令基金管理人头大,部分基金经理更是难以分清产品的盈利究竟是源于自己的能力,还是行情的眷顾;产品的亏损究竟是因为市场的颓势,还是基民的赎回所导致的斩仓割肉。当前的薪酬新规,比较好地将基金管理人与基民利益进行了,遇到极端行情,起码管理人自己不会置身事外。对于稍具理性的投资者来说,遇难一起扛,而不是“旱涝保收”管理费,才是负责任的产品管理人应有的态度。尽管有可能基金盘子大了,管理人的跟投并不占多少比例,但有胜于无。

  毕竟,资管行业秉承的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托文化。投资者的资金也终将集中流向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以及能够给予基民各个环节更好体验的基金。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自身能否成功以及成功的早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