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对医学论文摘要汉译英的影响
思维定势,又称惯性思维,是认知主体按照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式,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医刊汇编译发现,中国作者根植于中国文化,在英文写作中通常会受到由此引起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以下对思维定势碰撞在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几种典型表现以及极易被中国作者忽略的几个最具共性的语言问题进行阐述。
一、隐性衔接与显性衔接。衔接是表现语篇内各句群、句群内各句子、句子内各分句及短语等之间关系的连接形式,可分为隐性衔接和显性衔接。隐性衔接,实为意念衔接,是指按照语义或内在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语篇联系,被视为汉语的典型特征。汉语作为一种意合性语言,在行文造句中不注重形式的标记和构架的完整,不囿于形,以意驭形,形缺意存,形虚意实,各语言成份之间按照意义或内在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
显性衔接,实为形式衔接,是依赖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方法。所有衔接信息均由显性语码负载,各语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明显的关联词语以严谨的结构形式标示出来。显性衔接是英语的突出特征之一。在汉译英中,作者常常会忽略汉语中的隐性衔接,进而导致误译,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省略性衔接。省略是指省去某些语项后语言形态上出现的空位现象,是汉语隐性衔接的一种最常见形式。省略具有典型的可恢复性,即相关语义信息虽无显性语码标示,却可以在认知过程中全部得到激活和填补。
2.超语言衔接。语义的确定和转达均离不开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即语境。所谓超语言衔接,也称超语言语境衔接,是指对某个语项理解所依赖的语境内涵超出了语言学的界定范围,泛化到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有时,仅凭作为微观语境的前后文并不能确切理解某些语项的真正含义,也难以理清某些语言结构的逻辑关系。这时必须依赖超语言语境的衔接作用,加以判断。
二、描述性题名与结论性题名。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形式和目的,题名从功能上可分为描述性和结论性两个主要类型。描述性题名用于概括论文所报告的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等,即“文章研究了什么”。结论性题名直截了当地阐明研究做出的发现、得出的结果或引出的结论,即“研究发现了什么”。
题名类型的使用习惯,直接反映着东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人内敛谦和、中庸含蓄,西方人外向自信、坦率直言,无不体现在语言表达中。中国作者青睐于笼统一般性描述、自谦含蓄性表达,惯常于描述性题名,喜欢使用“研究、探讨”等公知性词汇、“作用、影响”等泛化性语言、“浅谈、初探、刍议”等自谦性表达。这些不确定性的字眼和谦辞,大多不转达实际意义,英译时应酌情略去。
西方作者倾向于坦陈直白、具体中肯,普遍喜用结论性题名,直接点明研究结果。撰写英文题名时,无论从西方思维方式还是从吸引读者之目的出发,都应该尽量多用结论性题名,这将有利于提高论文的接受和被引率。有时,即使中文题名偏重描述性,也可以通过略去冗词、点明结果,将其改译成结论性题名。
三、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按照传统的思维框架,被动语态是科技文体的主要特征之一,要求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尽量使用被动语态,避免主动语态,尤其要严格避免以第一人称作主语的主动句式。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不少中国作者在科技论文英文写作中一直摆脱不了使用被动语态的思维定势。然而,随着现代语言的发展,当前科技英语中主动语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多数语言学家和英文期刊编辑已形成共识,认为主动句较之被动句更具有如下明显优势:一是表达更清楚、更直接、更有力、更生动、更自然;二是句子结构更均衡、更清晰;三是用词更简洁;四是作为研究者“we”的使用使方法和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信性。因此,呼吁科技作者尽可能多使用主动语态。
四、弱时态意识与强时态意识。英语中的时态是谓语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和方式的各种形式。英语是一种形态结构突出的语言,有着相当完善的时态标志系统。形态结构的变化又与时间表达相一致,每个动词都必须以屈折变化的形式标明该动作发生的时间。
英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严谨,具有规范性高、形态化强、泛时性弱的特点。而汉语则是一种非形态语言,时态以词汇形式表示,如“着、了、过、已经”等。但所有这些词均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范畴,且在很多汉语句子中并不总会出现。因此,汉语时态意识较弱,缺乏词形变化,意会性高、泛时陛强。
英文语篇中,每一个谓语动词均负载时态标示,中国作者须有高度的时态意识。实际上,在医学论文结构式英语摘要写作中,对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这几个基本要素的描述,其时态的使用已经形成基本遵循。
1.背景和目的部分。背景介绍用于描述论文撰写时某一特定领域的进展情况、现存问题、普遍共识及关注等,通常使用现在时,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如果背景介绍中提及过去的事件,尤其在出现表达过去的时间状语时,必须使用过去时。
在目的说明中,大多使用过去时,表明此项研究已经完成,目的已经达到。有时也使用现在时,提示文中内容只是一系列研究中的阶段性报告,整体研究仍在进行中,目的尚未全部达到。
2.方法和结果部分。方法和结果通常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陈述。其内容,无论是研究设计、选择对象、处理和测定方法,还是统计学分析,均为研究过程中的活动,在作者撰写论文时已经全部结束,因此,通常使用一般过去时。如果追述研究前或研究中某一时间点之前的情况,则须使用过去完成时。
3.结论部分。结论用于描述依据研究发现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也可以包括本研究尚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的意义和价值、前瞻性相关预测等。如果作者确信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经得起检验,通常使用现在时。
总之,在撰写英文摘要时,中国作者首先应有强烈的文化和思维差异意识,正视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其次,要自觉摆脱本民族文化和既有经验的约束和制导,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在交际、阅读、模仿和写作实践中不断调整,完成新的思维建构,实现新的思维定势的正迁移,确保英文摘要的撰写与目的语文化思维特征相一致,语言标准地道、语法结构规范、表达准确有效。
- 标签:确保英文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这项最有价值的服务最能体现一个保险从业人员的责任心
随着保险业迅猛发展,销售渠道愈加多样化,个险渠道规模日趋壮大,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影响保险从业人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
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质促进商保与社保有效衔接
“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就像是一对夫妻,幸福的家庭一定既有丈夫又有妻子,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 中国人寿董秘:公司可以开展各类健康保险业务在业务范围上与市场上专业健康险公司不存
- 梧桐树保险经纪探寻数字化本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可持续经营
- 保险业协会编撰出版《中国保险科技发展报告(2021)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分析报告
- 央行报告:2021年保险业资产增速放缓 保险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