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收藏

保险回归保障莫成空洞口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1-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保险回归保障莫成空洞口号

  曾几何时,保险公司在发布新产品时,把风险、CPI指标和利率走势作为产品销售的大环境,把保费与保障的关系简单解释为投资与回报,在资本市场一度走牛的情况下,捧红了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

  但当资本市场风光不再,投资型账户缩水,保险公司立即变换了说法:投资型险种被暂束高阁,养老险、健康险、意外险等被推上前台,投资型险种的“滑铁卢”更是作为前车之鉴来强调保障型险种的重要。“回归保障”成为今年四季度保险产品宣传的时髦口号。

  毋庸置疑,提供风险保障本就是保险产品的最大卖点———这是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的的功能,不管伤残、疾病,还是死亡以及财产损失,都可以通过保险获得补偿。但是,眼下这个“回归保障”,刻意将投资型险种和保障型险种区分开,似乎又有那么一些别扭。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认为,保障是保险的本源,不论是投资型险种还是保障型险种,讲到底毕竟都是保险产品,重要的特征就是财务保值功能。监管部门将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功能性偏强的产品定义为新型寿险产品,并不是简单地将其和保障型险种对立。

  事实上,保险公司现在提“回归保障”已成为拉升业绩的一种手段:在投资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旨在转移保险消费者视线。在钟明看来,对于投连险,若客户不是追求高收益,将账户投资全放在全债账户等固定收益类投资中,也有可能达到“保障+保本收益”的功效;而传统保险保障型很强,但如果人身险预定利率不放开,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周期性,一旦再遇到几次加息,保障型险种遭遇退保潮仍将难以避免。因此,把“回归保障”解释成传统保障型险种的保障功能强,同时贬低投资型险种,并不科学。

  北美精算师、信诚人寿首席市场官包虹剑也表示,从精算的角度看,保险公司设计的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反馈是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但保险产品并不完全与经济周期挂钩,投资型、保障型险种都只是一种形式。一个保险产品是否适应市场,一要看它提供的是哪类保障,二要看它能满足目标客户哪类衍生需求。之前卖投连险“强调收益”,如今卖重疾险“回归保障”,这仅是促销的说辞而已。

  保险应该回归保障,尤其在各家保险公司以业绩为准绳,大力发展银保渠道投资型险种,将保险利益简单同化成投资回报的时刻,我们有必要认清保险的本质还是保障。但是,当“回归保障”被保险公司当作促销口号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投资型险种和保障型险种都有保障,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客户自己的选择和定位,简单的“捧杀”或者“棒杀”都有失偏颇。

  保险产品为了扩大金融的功效,增强竞争力,需要投资,需要收益,但是也只有在保障的基础上谈收益,才会让保险产品的发展成为有源之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重疾险销售宣传标语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