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不及格拿不到大学毕业证?云南大学:难度不大是常规操作
新华体育11月13日播发的《追光|这所大学忒严!体测挂科,将拿不到毕业证》引发热议,上了热搜,也被共青团中央公号转发。文章讲述云南大学出台了“最严体育校规”——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要是哪个学年体质测试不及格的话,将拿不到毕业证。
这一体育新规还要求,本科所有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其中大一、大二共144学时,大三48学时,大四8学时,总计200学时(注:国家要求为144学时)。不仅课时增加,每学期体育课考核内容也更为综合:50%运动技能+40%体质测试+10%平时成绩。乍一看,不少大学生有点懵,如果真是中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这些不及格,当真拿不到毕业证?从计分方式看,确实有可能。
简单总结一下规定:每学期进行体质测试(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子引体向上/女子1分钟仰卧起坐、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共5个项目),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线。
每学年选择两个学期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成绩,还可以申请多次补考,如果学年成绩还是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了。
针对各种关切,新华体育再次采访了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详细回答大家的疑问。问题1:这个校规是“一刀切”吗?特殊学生群体怎么办?
答:这并非“一刀切”,因病或残疾学生有绿色通道,可以免测。健康的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课后再适当锻炼,可以说达到及格难度不大。
问题2:这个校规是学校想出来的么?有什么依据?
答:大学体测与毕业挂钩的规定并非云南大学首创,云大是在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2007年,类似规定就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支撑这一校规的其他文件内容还包括: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这里的合格要求是60分)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中“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体艺【2014】5号)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等。
问题3:体测不及格可以补考么?
答:可以,而且可以多次补测。只要跟体育老师预约补测时间,补测过了,依然算成绩有效。问题4:体测的及格线要求高不高?
答:体测都是国家标准,国标考虑到各地区、各民族、城乡间的各种差异,已是最低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过了五次修订,每修订一次,标准就下降一次。以大学男子组1000米为例:1989年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60分合格是3分55秒,2014年是4分32秒,降低了37秒。大学女子组800米从1989年的3分50秒降至2014年的4分34秒,降了44秒。
问题5:体测挂科,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合理不?
答:体测,其实是“国测”,是国家要求的测试,是国家要求“合格”才能毕业。体测纳入体育课,是全国高校的常规做法。
体育课跟其他课一样,比如,若大学期间高等数学挂科,补考不及格,同样拿不到毕业证。认可“体育好”,也是一种能力。问题6:这个校规的设计初衷是什么?
答:多年来,大学生体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9月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其中就提到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
云大下决心、下力气推动体测不及格不发毕业证,就是想发挥考试的正向指挥棒作用,让大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这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希望他们通过锻炼都有健康体魄。
有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只要21天,如果能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我们愿花四年帮助他们养成。某大学生:需要在协助下才能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昆明某小区大爷:一口气二十个不成问题。
来源:新华社
jessicadrake40 http://www.xinzhiliao.com/bj/anmo/32361.html- 标签:雏鹰展翅武术体操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体育不及格拿不到大学毕业证?云南大学:难度不大是常规操作
新华体育11月13日播发的《追光|这所大学忒严!体测挂科,将拿不到毕业证》引发热议,上了热…
-
俄罗斯田协禁赛状态将延续 被取消会员资格已六年
11月18日,世界田联在官网宣布,正在进行的第53届世界田联大会批准了世界田径理事会的建…
- ATP总决赛:辛纳2-0胜胡尔卡奇 夺首胜保留出线希望
- 德国骑手尼古拉·波尔封后维拉摩拉四星级1.50米大奖赛
- WTA总决赛:穆古鲁扎2-0胜巴多萨 首进决赛创造历史
- 周冠宇:感谢一路艰难险阻,我的F1小目标就是拿到积分
- 别忘了他们!为了F1梦想,几代中国车手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