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财富管理——几个基本需求
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财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个体或者家庭在其整个存续期(生命周期)当中总的满足程度。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随着时间平滑变化而又略有上升的消费模式,会给人带来最大的满足程度。所以,对于个人或者家庭来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使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持一个相对平缓变化、略有上升的消费结构。这里所说的消费指的是广义的消费,它既包括物质的消费,也包括文化、娱乐、精神各方面的消费。最后在个人生命终结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遗产,就是把一部分的财富交给自己的后代,或者以慈善的方式回馈给社会。如此进行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消费水平管理,从而带来最大化的满足程度,是整个财富管理的终极目标。
财富管理的一部分需求,是通过储蓄和反储蓄等手段,实现实际消费水平在生命周期中的挪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实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相对平缓而又略有上升的消费模式,在理想社会中,往往需要在生命周期的前期大量借债(反储蓄),然后在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偿还这些债务(储蓄)。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的限制条件,比如储蓄往往必须先于反储蓄(流动性限制),从而使得很多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实际消费水平还是要部分地受到自己的当期实际收入水平的限制。
金融市场越是不发达,这种在时间维度上挪移消费水平的能力就越差,人们就越会发现自己陷入年轻时消费不足、年老时消费过度的困境中。在大多数时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量入为出”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的限制。所以尽管我们不愿意看到个人和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大起大落的消费行为,但事实上,我们经常观察到的是收入的大幅提高 或者减少往往带来消费的同样大幅增加或减少。 个体高储蓄率和集体低消费力的悖论
中华民族和很多东方民族一样,克勤克俭,家庭和家族观念较重,往往希望通过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使得后辈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很多老年人会非常的节约,大量储蓄,希望自己的儿孙辈可以从自己所积累的财富中获得一个更高的人生起点。中国社会也正在经历急剧的变化,从农耕时代的“养儿防老”过渡到越来越依靠自己所积累的金融资产解决老年时收入不足带来的消费问题。
社会对于子女就学、大病医疗和养老等大宗支出需求虽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保障网络,但尚不足以完全支撑所有的需求,仍然需要民间的谨慎性储蓄。这些都使得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的储蓄率相对较高。从个体角度来看,高的储蓄率带来了财富的积累,带来了未来的消费能力的提升。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它未必是一件好事。大家都不消费了,都存钱了,这会使得中国的消费不足、内需不足,导致打造消费驱动型经济变得很困难。大量的当期消费能力被存储起来,如果储存方式不当,实际上也未必能跑赢通货膨胀。那就意味着个体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购买力实际上是在缩水,真实的购买力可能在下降。
另外,从当期来看,社会总体消费不足,不能有效地刺激产能的提升,可能使得经济总量的成长速度较为低下。而这反过来又会使得未来生产出的消费品总量下降,使得未来积聚起来的财富能够购买到的未来总消费品的数量较少。尽管单独来看,个人储蓄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整个社会的储蓄量过大,我们今天的储蓄,未必能够带来明天的真实财富。财富的储存和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用好这些财富,让它产生最大的满足程度,才是最终目的。
- 标签:理财需求包括哪些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如何进行财富管理——几个基本需求
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财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个体或者家庭在其整个存续期(生命周期)当中总的满足程度…
-
2018银行从业个人理财考点解读:客户需求分析
投资、理财赚钱(包括保值)和工作本身一样,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财或人生目标,而是实现理财、人生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几乎没有人为…
- 新手理财入门指南
- 寻渔记丨理财入门指引理财入门知识汇总
- 不懂的小白看这里理财入门指引
- 价格前线日新疆棉现货异动提示
- 价格前线日聚丙烯现货异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