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陈译辉财经今日财经网财经频道回看
“我是因为养猪这个产业,才有幸和见了一次面
“我是因为养猪这个产业,才有幸和见了一次面。要不是这,不会来到我们这儿来,是不是?再一个就是,幸运的就是,我有机会能到咱们二套经济频道栏目能做客,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荣幸了。”2007年5月,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散区村村民张养养家,总理和张养养亲切会谈。2008年1月,张养养做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年度特别节目《2007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
一个被总理接见的养猪农民——在当地,张养养成了名人。张养养成为名人最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猪和中国经济的关系。就在2007年,猪肉价格曾经达到34元1公斤,由于猪肉价格在CPI的权重中占到了8 %,肉价的波动也牵动着CPI走高。2007年,也是张养养养猪效益最好的一年,出栏80头猪,挣了7万元。
因为得到过总理的接见,张养养在当地成为了一个名人,这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但到了今年,张养养又开始发愁了。前不久我们曾经和张养养通过一个电话,他告诉我们现在当地猪肉的平均价格只有每公斤16元,比2007年下降了40%。是什么样的原因在短短两年的时间,让张养养经历了一个“大喜大悲”的过程,张养养现在的情况又是怎么的呢?我们的记者再次来到了张养养家。
人如其名,张养养是村里面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他家这不足100平方米的后院被猪圈塞得满满当当,包括母猪、幼猪在内,夫妻俩大大小小的猪养了有100多头今日头条陈译辉财经。和村里面大多数养猪户一样,张养养建猪舍用的是自己家的宅基地,而离后院不足10米,就是他家种着小麦的承包地,这样一来夫妻俩就可以养猪、干农活两不耽误了。
这些天眼看小麦已经成熟,马上就得收割了,张养养打算在农忙开始前把这批已经长成的猪赶紧卖出去,一来可以腾出点时间干农活,二来也怕猪长得太大了反倒是卖不上好价钱。
收猪的老板是下午五点多才到张养养家的,通常来说,猪贩子会赶早来收猪,因为猪还没喂,份量会轻一点,再加上早上天气凉快点,猪装上车也不会被热死,但是赶上麦收白天都很忙,收猪的人原打算过两天再来,可为了尽快把这些猪卖出去,张养养只好求人家晚上来收猪。
现在已经是晚上将近8点多钟了,张养养今天要卖的猪继续在往车上装运着,对于一个养猪户来说,生猪出栏销售的时候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候,但是我们发现张养养似乎却并不太开心。
“今天收猪是多少钱一斤?”“四块四毛五。”“四块四毛五,这个价在近一段时间来说还算最高的吗?”“低价。”“也算低价。那你今天收了多少头猪?”“20头。”“那今天多少钱?”“两万六千七。”“现在这个价格怎么样您觉得?”“这个价肯定是赔钱。”
这位收猪的老板是张养养的老客户了,四块四毛五是对方给出的最高价格,这比市场价格还略高出一些,但是这样的价格显然不能让张养养满意。“心情特别难受,心情特别难受,那没办法,这个行情制约的,好汉哭爹死吧,现在你行情就是这样子,你不卖它天天吃,它天天赔本,这样就不划算了,赶快都卖了,赶快就卖了。”“它大的也不好卖了。”“不卖也赔,卖也赔,现在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嘛。农民就是这样,农民光羡慕不属于市里,不会算帐,农民没办法。”
张养养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猪饲料价格不涨的情况下,即使不算夫妻俩的人工成本,一头生猪要卖到5块5一斤才能基本维持不赔本。以这天的生猪收购价格为例,他卖一头200斤左右的猪就要赔200块钱。包括今天卖出的20头猪在内,他这一批出栏的的猪总共有50头,这样算下来,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白搭了功夫不说,夫妻俩还要赔上一万多块钱,张养养的心情可想而知。
其实作为老朋友,这位老板本可以给的价格再高一点,但遗憾的是,张养养的猪体重实在有点超标了。“本来要是说应该前一个月就能够卖的?”“应该前一个月就能卖的。”“最好卖是210、220斤?”“180、190、200。”“那今天的猪大部分都是250斤,就是你拖了一段时间。”“还有三百斤的猪。”“您也不愿意收这么大的猪是吧?”“不愿意,不愿意。”“为什么呀?”“大了以后,你想人家客户要肉要一斤,大没办法,大就大,肉量太大今日财经网,就没办法给人需要了,就是这样,都210、220,也没有肥膘要瘦,有瘦肉能好一些,这个就是好一些,大了以后就带膘。”
猪太大了不好卖,这一点张养养比谁都清楚,可是为什么他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卖猪呢?“像前段时间就是新闻媒体播出那个猪流感吧,现在呢都更正为H1N1显性病猪嘛,就是那个新闻媒体报道以后,把农民打惨了。”提起前一段时间甲型H1N1流感对猪肉价格造成的影响,张养养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那一段时间,生猪由4块7、8一斤一下子跌到3块2一斤,村里许多人撑不住了,怕价格继续下跌,开始争先恐后地卖猪,有3块2卖的,也有3块5卖的,但是张养养没有卖,一来是琢磨着流感影响总会过去的,二来确实也因为自己养的猪太多,以那么低的价格卖出去会赔得太惨。但是就这么喂下去,每天一头猪要消耗6块钱的饲料,圈里早已经可以出栏的50头猪每天要消耗饲料就得300元,越养越赔。“现在价格多少了?”“虽然是恢复了,把病毒的这个名誉恢复了,总体来说这个猪价还是处于那个低迷状态。”“上涨了,还是赔钱。”“也可能不光是H1N1的问题。”“那个影响很大。”“影响很大,但是今年供求关系也不一样了?”“供求关系猪还是多一些,多一些,前段时间那个影响太大,那个几天猪价掉到一块,三天掉到一块钱,农民赔钱更多,就是现在你要就看、等,现在猪都养太大了,太大了以后再也不能养了,再养他还要赔钱。”
就在张养养家,我们几乎遇到了养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收猪的当天,给张养养提供猪饲料的老板——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牧德邦饲料厂董庆爱又来给张养养送饲料了。“你看这是最近才生产,6月2号生产的,给你送来,这是比较新鲜的。”“对。”“这个你看料的质量,料的质量你看,豆粕,你看这个豆粕占50%,比较黄亮。”“细度还好财经频道回看。”“蛋白是40%。”“40%。”“这一袋料多少钱?”“这一袋料现在是185。”“如果要市场零售的线。”“这就是直接对待用户?”“直接对待用户。”“今年饲料价格和去年相比呢?”“今年的饲料价格和去年价格还是略有上涨。”“还要上涨。那到下半年呢?”“到下半年,目前看这个豆粕价格的话,可能还要上涨。”“饲料还要涨?”“还要涨。”“如果说现在饲料价格在涨,猪的价格还不涨,那您下半年,您的饲料也不好销了呀?”“哎,目前饲料厂也是比较困难的,是我建厂十几年来,今年饲料厂算是最艰难的一年,可以说。”
这位董老板告诉记者,她的饲料企业年产4000多吨,在当地算是中型加工企业,他们现在只能采取直销的方式,减少经销商中间利润,使农民减少一点饲料成本财经频道回看,而自己的饲料也能销得更多一点。张养养家也是她的一个饲料直销点。“那去年你这个饲料卖给他多少钱?”“去年这个饲料卖给你是多少钱,150多吧?”“今年185,涨了30。”“因为去年豆粕的线多,所以没办法。”“没办法,现在行情都不好。”
虽然今年猪价下跌,但饲料的价格却往上涨,年初约1600元/吨的玉米,现在涨到了1800元/吨,而豆粕的涨幅更大,从每吨约3000元涨到了3600元以上,这样一来,养猪户日子更不好过了。
张养养以每斤四块四毛五的价格卖出去20头猪,当晚就会运到屠宰场,第二天凌晨这批猪肉就会运到陕西咸阳市的猪肉市场,当地的肉价是平均每公斤16元左右。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截至6月底,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0.54元;主要玉米批发市场玉米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67元,比上月底上涨1.2%。目前的猪粮比价仍然处于生猪养殖6:1的盈亏预警点。
在说文解字里,我们看到,“家”字:就是一个宝盖头,下面是“猪”,这说明中国古人就在家里养猪,有猪的家透露出富裕和平安。在我的印象中,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小的猪圈,养着3、5头猪。过去的年代,猪就是农民的财产,是农民的收入。虽然,现在已经不提倡这样零散的养几头猪的模式了,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就看着父辈们养猪,自己也养了20年猪的张养养们来说,养猪,以前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是事业。
散区村是陕西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养猪专业村,这里70%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生猪养殖。2007年5月,总理在陕西省视察生猪生产时就曾来到了这里。在张养养家,总理在这里视察时的巨幅照片,被悬挂在客厅的正中央。急剧变化的生猪市场,让这位曾向总理汇报生猪养殖情况的村官尝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总理来了时候我当时养了80头猪,我就跟总理说力争养到150头猪,现在150头猪的存栏已经达到了,没有想到这个市场行情太低估了,最近几年毛猪才卖到4块4、4块5,赔得就比较惨了,这功夫白瞎了,确确实实没有想到市场这个行情是萎靡不振。”
过去还有一句俗话叫:“富不丢书,穷不离猪”,说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不管怎么穷,农民家里家家户户都要养头猪,当时养猪都是用残羹剩饭来养,到了过年前,杀猪宰肉,自己留一部分,其余的卖了换点零花钱。那个时候,农民养猪都是不计成本的,用张养养的话就是拿零钱换整钱。“你农民嘛,你不搞养殖,你想富,你怎么富呢?所以还是不管怎么说,养上几头猪,总的来说,拿过去的养殖办法就是,积少成多,对不对?最后把它一卖就是攒个整钱嘛。”
张养养所在的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一个加工红薯粉条的专业村,粉条生产剩下的粉渣是养猪的好饲料,因此家家户户,在生产粉条之余,就利用剩下的粉渣来养猪。1993年张养养养了7头猪,他说当时各家养个3、5头,并没把养猪当做主要的副业,他养了7头猪在当时就算多的了。当年,玉米每公斤不到1元,毛猪却9元/公斤。这让张养养尝到了甜头,久而久之,粉条不加工了,而养猪成了主要的副业,这种“副业式”养猪模式,实际上也是中国当时养猪模式的写照。“啥时候形成了规模?自从2000年才形成了规模,大力养殖。当时那个饲料是比较发达,饲料工业发展,大家都用浓缩饲料,加上玉米麸皮,就开始大规模养殖。”
这种大规模养殖的基础就在于饲料工业的发达,如果用以前的残羹剩水和粉渣等养猪,一头猪出栏的周期是一年,周期长,风险更大,90年始全国各地都大量兴起饲料加工厂,饲料也在农村推广开来,用饲料养的猪,生长周期只需要半年,有的甚至只要4个月就可以出栏。钱来得快了,养猪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很多。“当时这个饲料工业比较发达,好多群众、养猪户都改变了思想观念。包括我就是,这一个就是,你说饲料喂猪快得长,咱为啥要拿那个淀粉做这些东西?你下的苦大,见的效慢,最后俺就把这全部改成了饲料喂猪,再不磨淀粉了。这俺就从2000年,你看俺这个村子,包括我有这个十来头,我最少还养了七头猪,现在发展到了150头猪。那就是由小到大,就滚雪球的形式,把这滚动的。”
郭会勇,是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的分析师,长期关注生猪的养殖,他调出一份数据告诉记者,中国生猪的养殖格局在20年中不断变化,由于张养养这样的养殖户养殖量在快速上升,使得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从2001年的30%到2008年年末达到了60%以上。“1997年那会儿那个散养户的比重应该在80%以上了,到2008年现在已经到了40%以上。”“你说这个散养户是多少规模叫散养户?”“当然我们这里沿用的是中国农业部的统一口径,50头以下叫散养,这个规模应该算是比较低的。”
在郭会勇看来,张养养是中国农民养猪模式改变的一个典型。“我们可以把他叫做一个专业户,他们也确实是。”“这些户现在占多少比例?”“150头的规模,按照农户的统计来看,100头,出栏在100头到500头之间的,大概是占到20%左右。”
郭会勇认为,这样的改变其实也是与市场的历次波动,散养户无力承受风险自动慢慢退出有关。农产品价格会有一个周期性波动,比如“价格下跌,养猪户遭受损失,减少饲养量,供给减少又造成价格上涨,农民赶紧多养猪,结果由于供给太多,价格又大幅下跌……如此形成一种‘蛛网现象’”。“基本上是3年到4年一个周期,20年基本上有6、7次。2007年开始这次算是波动最大的一次。其实每一次行业波动受损最大的就是养殖户,因为他们进入的时候往往是成本比较高的时候。而市场价格跌下来的时候刚好对他们这个成猪就要出栏的时候,由于他们自身的资金实力也非常差,抗风险的能力也非常差,他们没有一直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等于说他们受了一次亏损以后,后来行业恢复到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他们那个时候往往是没有再做。这个时候挽回损失的机会也就丧失了。所以从这个一年来看,这个散养户的比重是在逐渐下降。”
几乎所有的养猪农民都知道生猪市场会有波动的周期,但却总是踩踏不上节奏,而在张养养的记忆里,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肉价都达到过高位。每次到达高位的时候,就听到很多人要养猪的消息,但让他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最赔和最赚的两次。“价格最好的就是总历来就是那么一年,2007年,就是年底,那一年盈利,咱我这个养猪业这些年以后,就是我养那么些就是每年我能挣个七万多块钱。再我赔的最厉害就是2005年的年底到2006年年初,我每年要赔3万5千块钱,就是把我前几年的心血全部都赔进去了。那为啥呢?那就是一个是(猪的)疾病困扰着我这个养猪户。”
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养猪人的际遇,正是因为2006年赔得太多,导致很多养猪户退出,才引发了2007年的肉价大涨。2006年下半年,当时猪蓝耳病暴发引起存栏量下降,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养猪史上的一次“浩劫”。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2006年生猪年底存栏数比2005年减少了16.9%,这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一路高歌猛涨今日财经网,至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4月,肉价达到了顶峰。生猪价格随之一路飙升,每斤近10元的收购价,比市道差的时候翻了一倍。张养养说:“当生猪忽然一下飙到8块5的时候,突然间又降到了3块来钱,这对俺养殖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什么呢,把钱挣了;忧的是什么,赔钱的时候赔得更惨了。我不希望有这样的市场起伏再发生。”
市场行情的起伏波动太大,严重地打击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张养养这个村民小组70多户人家财经频道回看,原来50多家养猪,现在只剩下了不到20家,作为村主任的他,看到同村的很多村民放弃了养猪,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带着我们在几个邻居家看看。“没有养猪了?”“现在没养了。”“什么时候没养的?”“两年了。”“为啥呢?”“我是去年春我杀完猪,杀完猪以后就不愿意养了。”“不愿养,为什么啊?”“不赚钱嘛。”
在这家人家的后院里,猪圈已经装满了杂物,还有一间猪舍已经拆了,腾出一块地方当小院,这位村民表示,养猪风险太大今日财经网,还不如打工挣钱。“不赚钱人都不愿意搞这个事情。”“那你们村像你这样不养猪的多吗现在?”“多嘛。那基本家家,现在看仅仅只有十来家了。”
这家是在2006年猪病严重、猪价下跌的时候亏伤了心,放弃了养猪,而这一家,则是这一轮下跌后弃养的,现在主人已经外出打工去了,不在家。张养养告诉记者:“最近不养了。他把那一批猪卖了以后他不养了。”“原来他养了多少头?”“原来一样都是50多头,现在连一个都不养了,圈舍全杀了,圈舍破烂不堪,彻底不养了。”“这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养的?”“这是今年有一个多月。”
从“2008年中国生猪养殖的规模结构”这张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像散区村放弃养猪的都是5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养,占我国养殖规模的38%,养殖规模在50头-100头的占13%,100头-500头、500头-3000头的分别占18%,3000头-10000头占7%,10000-50000头占5%,5万头以上的仅占1%。
养猪业就在肉价的上涨和跌落之间一路坎坷走来,贵了一窝蜂上来,贱了一窝蜂下去,散区村一批批养猪户在市场的轮回和疫情的突发中黯然退出。这也是近20年来“张养养们”养猪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他们的退出,给一些资本进入养猪行业留下市场空间。
2007年总理到陕西省考察生猪生产的时候,曾经去过两个地方,一个是张养养家所在的散区村,另一个则是距离散区村15公里处的星光养殖场。这是当地最大的规模化养殖场,也是国家生猪储备基地之一,对生猪养殖管理非常严格。为避免把病菌带进猪场,记者进入养猪场必须穿上防护服。
和张养养一样,这家养殖场是卖一头赔一头,卖得越多亏得也就越多。亏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场长以100公斤的育肥猪为例,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大概一头猪下来就是你看300块钱的小猪钱,550块钱的饲料钱,再加上200块钱的饲养成本,就是那个管理费用,大概下去是1050,按目前我们卖价卖到920。”“那赔?”“目前一头猪赔130块钱,一头猪。”
卖育肥猪赔钱,那么卖仔猪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场长说:“这个是,一头母猪产仔,一般就在12、3头,多的还有17、8头的,都有。”“像这个小猪的成本是多少?就是这样一个小猪如果养到一个月要卖出去的话。”“现在不行,现在一头小猪卖出去,目前我们当地市场价,它是140、50块钱。”“那还要亏啊?”“还要亏嘛,现在要亏。你像我们场里养的都大,我们场养到两个月,大概20公斤重左右,这个时候这个小猪价的成本价大概在300块钱左右。”
去年价格高的时候,一头满月8公斤重的仔猪可以卖到700块钱,卖一头仔猪就可以赚3、4百块钱,可是眼下行情变了今日财经网,这家养殖场只能一方面压缩母猪数量,一方面改卖小猪为自养今日头条陈译辉财经。“现在目前市场情况不好,外面买小猪的人也不多,咱们都要全部要育肥,要自繁自养要养大。”“现在亏那么多,你还养那么多的话,怎么办呢?”“这个情况,因为咱们这个企业,由于这个不可能一下把厂停掉,因为猪太多了,一下停掉的话那就亏损很厉害了,如果不停,这样继续运转下去,可能到明年后年,猪价再起来的时候,会减少亏损。”
场长告诉记者,在本轮生猪价格下跌当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不是养殖场,也不是像张养养那样能够实现“自繁自养”的适度规模养殖户,而是那些一家养个三五头猪,见到市场好开始购进幼猪盲目跟风的零散养殖户。“一般去年9月份以后,卖肥猪的人没有挣钱的,全部赔。因为他当时买小猪的成本价最少在500以上,500、600、700。到时候他卖肥猪的时候,肥猪价掉得很厉害,都赔。”
对于生猪市场价格的起起落落,这位场长有着太多的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前几年生猪价格高的时候,养猪的一下子多了起来,他仿佛又看到了当时自己创业时的情形。他是1997年从当地一家国有企业下岗之后创办这家养猪场的,当时正是猪肉价格狂飙的时候。“1997年是咱们国家养猪,就是从历年来,就是1997年以前没有的一个最高价,当时养猪的猪价很高。一斤毛猪当时卖到4块3,从来没有那么高的价,当时也形成了一个养猪热。”
和当时大多数投身养猪热潮的人一样,他选择养猪创业的理由很简单,一是觉得养猪容易,二是觉得养猪风险小,利润高。“这个每一波来了以后,都有一大批人想养猪,都进入这个养猪行业里面来了,但是他们对这个养猪行业,都是和我当时刚开始养猪的时候抱一个观点,都感觉到这个猪好养,都感觉老百姓都能养猪,咱养不成吗?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我是在1997年第一波进来的,当时我们陕西一共和我同时起步的,同样规模的厂30多家,但到现在呢,只有我一家在继续发展了。”
显然,在整个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论是卖育肥猪还是仔猪都要赔本,霍场长开始从降低饲料成本、利用猪粪加工有机肥、利用沼气发电等方面来拓展新的收入,今年在销售机肥和发电利用上给厂里创造了将近一百万的收入,弥补了一部分养猪带来的亏损。
按他的说法,尽管养殖场也在淘汰母猪,但这和一些养殖户屠宰母猪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借机更换品种,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实际上和股票一样,你不卖,股在手里,股票起来,你钱就在,如果一卖掉什么都没了。这个也是这个道理今日头条陈译辉财经,只要母猪在,等到行情一好起来之后,它产仔一多,咱们价钱就起来了。”
面对本轮生猪价格的骤然下降,谁会最高兴呢?按照最简单的逻辑就是,需要生猪最多的人应该最高兴。
照此推理,这个人应该就是双汇集团的董事长万隆。公开的资料显示,双汇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达1500万头,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对生猪有着如此巨量需求的人,看到猪价跌自然应该高兴,果真如此吗?“这个猪肉和生猪的价格降到最低谷的时候,将来还会有一次通胀。猪少了嘛,它必定得涨价。一涨价那我们可能又面临着困难,还要进行一次,再一次的调整财经频道回看。但这个调整结构,这个原材料结构的调整啊、生产工艺的调整啊、市场的调整啊、结构的调整啊、渠道的调整啊等等这一些都得调整,调整不好,你就过不去这一关。”
出乎记者的预料,万隆给我们的感受,不是高兴,而是有些忧虑。在万隆看来今日头条陈译辉财经,如果这轮波动导致大批养殖户退出市场,眼前的猪价是便宜了,但由于供应量大幅减少,一段时间后猪价又会急剧上涨,这种大起大落对他们这样的大型企业同样不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双汇等大型肉食加工企业的崛起也对养猪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从1986年我国第一根西式火腿肠诞生之日起,中国老百姓延续了几千年的养猪和吃肉方式已经在悄然改变。把容易坏的鲜肉,加工成能够贮存长达几个月,而且口味各异的火腿肠等肉制品,这种技术本身就在强烈刺激着肉制品的需求。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说:“这样的企业有利于把鲜肉的短期消费变成各种肉食产品的长期消费,对生猪市场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又使得市场对肉制品的需求被几倍地放大。而肉吃得多了,生猪的供应自然就成了问题。2008年猪肉价格处于高位,双汇的生猪供应一度出现了紧张。
为在产业链条中获取主动,扩大生猪自供比例已经成为双汇未来发展的方向。2004年以来,双汇集团在漯河市周边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四个种猪繁育基地。养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个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有10000头,我们这有2500头,是我们的四倍。”
乔玉锋认为,我国养殖结构不合理,换句话说就是散养的中小养殖户目前比例还很高是造成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有40%是规模以下的,这一方面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和市场的衔接还是有距离,这样就容易造成有钱的时候,他哗就上来了,没钱赚了,他哗就退了,所以这样就容易造成大的波动今日财经网。”
而东方艾格的分析师郭会勇告诉记者这并不都是散养惹的祸,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养猪户没有任何市场预警信息,因而比较盲目。在发达国家,根据市场猪肉的供需情况来对养猪数量进行调控,而我国缺乏供求关系的信息统计和预警体系。以前畜牧业的统计数据主要由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一次,只有当市场出现特殊情况时,才临时公布一些数据今日财经网,单靠这些数据不足以为市场指明方向。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郭会勇说:“其实他说的只是一个还是一个现象。散养为什么会无序出现?就是刚才我们提到了这个行业信息统计体系的缺失。这就造成了这个在养猪利润非常多的时候,一哄而上,跌的时候就全下来。”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表示:“如果我们价格发现得早,我们的供求关系发现得早,那么对于我们养猪户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信号。”
供求关系到底怎样?农民很盲目,而在全面的市场供求信息掌握上,大企业也并不会比小农户好多少,这也是2007年猪肉价格高涨时,很多资本迅速进入养猪行业的一个原因。郭会勇说:“从他们的人员配制上面他们也没有专门人来做这个,他们也是从自己销售才知道一些市场的信息,当然对于全国全省的情况是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乔玉锋告诉记者,2007年肉价大涨以后,国家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统计和预警体系的建立,农业部在全国选择几千个专业户和一些大的养殖场作为监测点,监测点每个月上报养殖情况。由发改委和相关部门一起发布生猪、母猪存栏的情况以及屠宰企业屠宰和猪肉价格情况,这个体系从2007年开始建立,具体的数据发布则是从今年初才刚刚开始。“根据国家的分工就是养殖的预测预警由农业部管,市场运行屠宰由商务部管,整个价格检测体系、整个预警由发改委管,这个分工,定期地公布什么信息,定期地发布什么信息,这个是对的。”
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虽然信息统计和预警体系已经建立,但是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效应。乔玉锋说:“现在就说我们养殖户还没引起重视,有好多上不了网,这个信息发布的渠道还不那么畅通,各个部门各说各的,综合起来,有一个定期的发布机制就好了。”
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需求已经足够,而供给还在加大规模,郭会勇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供过于求:自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业外资金也不断流入养猪业,20个主产省母猪存栏连续11个月同比增幅超过18%。
最近两年的养猪潮中,大量的资金进入了养猪业,IT界的、做房地产的、搞风险投资的纷纷加入,有种声音认为,大规模集约化是中国未来生猪业发展的方向,他们的进入,是对中国养猪业格局的一次洗牌,只有这样才能稳定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才能保证吃肉安全,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李国祥说:“大资本他不但自己饲养他可能会在市场一定范围内来操纵。那么甚至他可能通过联合,那么通过这个影响力的扩散,那么可能会对很大的市场造成这个冲击,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国家生猪这个产业链,如果被几家大的资本,大的公司来操纵,那么我们国家里面应该来说这食品安全就是非常非常的严重,那么我们的老百姓到时候想吃便宜的价格的猪肉,那应该来讲是基本上是难以想象的。”
乔玉锋则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的生猪产值6500亿,而国外这些大资本还只有几十亿元,所以暂时还不可能形成垄断。中小型养殖厂和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仍然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力军。
李国祥认为,对于小农户来说,扩大规模是他的一个方向。但是千万不要把发展规模化养殖跟大资本来驱逐小农户这个概念等同起来。“如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种大资本驱逐小农户,应该来说这个是非常不正确的,或者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一个信号。但是市场价格走低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小农户自愿来放弃养殖的时候,那么这正是大资本进入这个行业的最佳时机,那么一旦他们进入过多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会操纵价格。”“所以国家相关部门一定要研究一些对策来保护小户生产的积极性?”“一定要。”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现在农村50头以下的散养状况正逐渐被淘汰出市场,大都开始发展像张养养这样的家庭适度规模养殖,这样的养殖户一般不会随着市场波动改变和放弃,也就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养殖规模是完全可控的。记者在陕西兴平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兴平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刘建虎表示:“散户跟专业村,跟大场,这三个不同的档次,散户的养殖,仅仅就是十头左右,十头以下的,仅仅就是卖个零钱,换个整钱,这个以后逐渐会被市场淘汰的。那么作为专业村这一块来讲,群众的经济收入来源,只有靠养殖业这一块,养殖规模相对比较大,把养殖业作为自己的一个事业去做,这样才能增加他的效益,同时分析市场,增强了他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了。”
郭会勇也指出,在当前的国情下,发展农户适度规模养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中国现在农村这么多剩余的劳动力,完全走集约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在散养,一家养十头,或者几十头,但是你要看那种非常大,现代化的猪场,他们采用了那种自动化的设备,一人甚至能养上千头,如果走的道路,那很多的老百姓都剩余下来。”
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把无序变成有序,既能够保护小农的利益又能够维护市场一个竞争格局来有利于消费者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唯一的出路。李国祥说:“来大力发展这个养猪合作社,这样一个中介组织,那么通过这样一些行业协会,通过这样一些组织来克服它的矛盾,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当的这个解决的办法。”
“我的希望就是说,希望市场就是,平稳,不要忽一下特别高,忽一下又特别低,起伏不大,这样使养殖户能接受,再一个就是最基层的基本户能吃上肉,这就达到了我的目的。” 张养养告诉记者。
2007年肉价的高涨证实因为猪肉供给大量减少,正是看到2007年飙升的肉价,才引发了新一轮的养猪热,这也是市场自发调节的一个必然反应。再加上2007年,我国第一次实行了对养猪进行补贴,更是刺激了养猪热情,导致今年生猪出栏多,价格跌。李国祥说:“在市场价格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很多投资者、农民他们养猪的积极性很高的时候,这个时候政府不调节实际上是可以,政府应该来说发出这个信号是可能对这个预期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分析认为,在市场价格高,很多投资者和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也很高的时候,政府实际上可以不采取调节措施,这种顺周期的调节可能会导致下一轮的波动更为迅速和明显。“这种调节不但不能够调节供求平衡,往往它能够加重这种波动。”
在兴平采访,张养养也告诉记者,猪肉价格高的时候,国家给补贴是好事,但肉价跌得厉害时,更应该补贴养猪户,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不然,母猪也杀了,生猪也不养了,下一波肉价又要涨了。“特别对我们这个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应该有个资金上的帮扶。不然的话,我们赔得更惨,所以俺就不养了。你像大型养殖厂,每个赔几万块钱,赔说一个半个不要紧,厂家再赔,人家对这个养殖这方面就失去了信心,所以就关闭猪场了。”
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星光养猪场的霍建新,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当然2007年、2008年国家相应出台了好多优惠政策,国家在猪价很高的情况下,对养猪业进行扶持,当然这个扶持政策好,这个确实当时很快地把养猪规模扩大化了,肉的市场的价格降下来了。但是这个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在猪价很好的时候呢,国家出台那么多政策,无形中造成了很多本来以前不会养猪的人,也开始养猪了,就是说过多的人进入这个养猪行业呢,势必造成养猪行业低潮很快地到来。”
这种顺周期调控方式,很多国家已经纷纷放弃,而是改变为反周期调节。反周期调节虽然不能完全熨平这种波动,但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李国祥说:“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定要在这个市场机制当中,我们要把握它的规律,那么要学会这种反周期的这样一种调节。那么通过反周期调节,我们可以说在价格特别高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是尽可能不要干预,那么价格低的时候我们要多一点干预,这样来刺激保护生产能力。”
无论是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还是养100多头的小农户,他们都希望并等待国家的救市机制。霍建新说:“有些赔钱的时候,国家给一点优惠政策,能够让养猪亏损的这部分人,能坚持下去财经频道回看,能继续养下去。”
坚持下去是需要资金和勇气的,张养养说“好汉不离市”,也要坚持下去,现在每一头猪赔200元,那也是因为当时从星光这样的大厂买仔猪价格高了一些,如果是自繁自养,按照现在毛猪每斤4块6的价格,基本能保本。“自己母猪下的小猪,这样我就把我的养殖成本降低到最低了。在农村来说,我不算人工,不算水电费,不算圈舍的折旧费,是不赔钱的。如果你要算上养殖厂那个,把本这样算我就赔得厉害了。咱农村人不算这样子,我把猪一卖,把钱一攥,我把饲料一包,现在能差多少钱,就差多少钱。”
这两天,张养养在报上看到国家要启动冻肉储备来缓解生猪价格下跌的状况,这让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供大于求的时候,国家赶快把这些肉贮存,这是一种承诺,都弄到冷库里头。”
6月13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启动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国家启动本轮冻猪肉收储的原因是——粮比价已连续4周低于《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设定的6∶1的生产盈亏平衡点。但专家认为冻肉储备并不能彻底解决猪价下跌的问题。李国祥说:“那么这种储备调节过去我们也有,但是这种调节对于生猪生产来说他能够发挥的作用可能不是很大。因为他的库存毕竟有限,它跟粮食不太一样。所以说,这个调节这种手段将来它要在失败当中,或者在不成熟当中走向成熟。”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方案,调控措施分为几个区域,其中包括: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之间为蓝色区域时,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必要的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5.5∶1—5∶1之间为区域时,进一步增加中央政府冻肉储备,同时要求主销区和沿海大中城市增加地方冻肉储备,还可以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储备;当猪粮比价低于 5∶1为红色区域时,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冻肉储备规模后,如果还出现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的情况,就应该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养殖户进行临时饲养补贴。
目前的措施还处于蓝色区域中,但专家认为,这样的措施过于被动和保守,因为猪粮比在5:1的时候,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是一个摧残性的打击。这个时候再来调节,有可能为时已晚。李国祥说:“因为他是要等到下降到,肉粮比要下降到5以下的时候他才会来补贴这个生产者。当然这个因为我们是学者,我们也不敢说你这个肯定到时候就晚了。所以说你不能够老是用一种被动的事后调节。我并不是反对政府所提出来这个调控预案,但是我们能不能这种被动的,或者事后的调节能够提前。我们有一些措施有可能是5:1的时候,要下降到5:1,那么我们在5.5:1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采取5:1这样一个调控措施,这样我们就避免了5:1出现。”
因为对总理的承诺,张养养绝不会放弃养猪,他还准备在猪价更低的时候,再补一批栏,他希望政府和市场都不会让他再次失望。
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政府到百姓,出政策、定措施,出主意、想办法,目的是让老百姓菜篮子里能有肉,让养猪户能挣到钱。我们希望预警体系更完善些,相关的合作组织更规范和有效地帮助专业养殖户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能经受市场的风险,也能为中国老百姓的吃肉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标签:中国财经报道
- 编辑:余世豪
- 相关文章
-
新浪财经股票博客财经网站
11月21日,中国贸促会召开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
-
财经网logo陈译辉财经最新消息网易财经官网app
:作为第一财经总编辑的杨宇东,他眼中的媒体行业,在这20年有着怎样的故事,且看他娓娓道来…… 阿拉伯诗人纪伯伦在诗歌《先知》…
- 财经类杂志排名财经是什么专业
- 网易财经esg金色财经每日快讯新浪财经 行情中心今日财经最新消息
- 金色财经消息快讯理财杂志电子版第一财经杂志订阅
- 新浪财经怎么看年报财经界杂志怎么样近期的财经新闻
- 金色财经消息快讯国际财经杂志财经大学最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