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市

股市行情2023年股票的基本入门知识

  年于香港联交所而言注定是创纪录的一年

股市行情2023年股票的基本入门知识

  年于香港联交所而言注定是创纪录的一年。截止2018年11月香港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185家,IPO数量傲居全球第一,共募集资金2,614.7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7%。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规模民众涌入香港,使香港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工价低廉;同时,大批手握资金、设备和西方订单的上海企业家也南下香港。两者结合,香港工业开始迅猛发展。到1968年,仅香港银行系统的储蓄就已高达100亿港元,而同时期的香港人口却不足400万。到了1970年,香港工业出口已经占总出口的81%,这意味着香港已经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

  工业化完成后的香港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根据香港特区发布的GDP数据,1960年香港的GDP远不如上海。当时香港名义GDP仅为12.45亿美元股市行情2023年,而上海却高达64.34亿美元。到了1972年,香港名义GDP已经增加到了57.1美元,是1970年的四倍多。

  此外,在冷战背景下,1960年代东南亚各国出现了一连串政局经济危机事件:越南战争、老挝危机,印尼930事件……此时香港的地理优势开始凸显,对内香港是中西贸易的重要桥梁,对外香港地处通往欧洲的国际航道之上,又是前往东南亚及澳洲等地区的“必经之路”,沟通内外、联系东西。为了规避风险,大量资金加速涌入香港。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香港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庞大资金的大佬级城市,迫切需要一个盈利的投资渠道。而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可供资本遨游的海洋。但是这片海洋有两只鲨鱼股票的基本入门知识,必须解决:一是股票供应严重不足,1968年整个香港仅有59家上市公司,1969虽上升至73家,但可供选择的股票仍然十分有限。二是当时的交易所由英国人控制,大部分新崛起的华资企业被拒之门外,上市公司中华资企业占比不足三成。

  太多的资金,太少的股票,供需矛盾直接导致冷门股也遭到大幅炒作,整个市场成交屡创新高。任何新股上市当日便爆炒上涨30%-40%。香港交易所门前等待申购买卖的人更是大排长龙。当时,过户手续采用手工登记,很多股票经纪便吃不消。1969年11月1日交易所宣布只开放半天,让经纪可以利用下午时间处理积压的交易。

  热火朝天的股票市场潜藏着丰厚的利润,每时每刻都在散发着无与伦比魅力,让华人资本魂牵梦绕。终于,有人出手了!1969年11月报纸上传出李福兆等人已根据《公司法》向政府登记,创办另一家全新的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有记者向福兆求证,李氏说:

  (香港)上市公司的数目,一直都维持在65家左右,但工厂的数目已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至1969年的12300家,至于进出口金额更由1947年的121600万元攀升至1968年的842800万元……上市公司的数目股市行情2023年,明显不能反映香港经济整体力量的增长。李福兆给出的数据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当时股票市场未能配合社会和经济发展步伐的事实股市行情2023年。

  一时间,市场上各种情绪交织。反对声中以直接竞争对手港交所的声音最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股市行情2023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A.H.砵士以“难以置信”来形容香港股票市场的发展,并认为“根本就不够生意做……纽约也只有2家交易所股市行情2023年,香港实在没可能容纳3家(交易所)。成立新交易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是一家办得很好的交易所,就算是在最近交投十分炽烈的时期股市行情2023年,我们的运作也是很好的”。

  但反对者对新交易所的成立也只能干瞪眼。因为当时香港是自由经济体系,法律上既没规定他人不能开办股票交易所,之前又有各自开办的先例,所以政府也不敢贸然干预。

  1969年12月17日,远东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首日,成交额高达211万元,而“香港会”也只不过有456万元。远东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发展很快,开业的第一年,成交额高达29.96亿元,占当年(1970年)总成交额的49.5%,其后更迅速超过港交所,成为香港成交总额最高的交易所。这个成交额,衬托出港交所的经营和运作已落后于社会,如果不急谋对策,改变过往故步自封的态度,其领导地位将会岌岌可危。

  1971年,胡汉辉成立金银交易所;1972年,陈普芬成立九龙交易所。由于“九龙会”是4家交易所中规模最小的一家,行内人更以“3.1会”谑称当时情况,意指该会实力薄弱,成交量只及其他交易所的0.1而已,所以4个会加起来,总和便是3.1了。之后,香港至少还有其他4家证券交易所正在筹划开业。为了阻止越来越多证券交易所成立,香港政府于1973年3月1日紧急颁布了《1973年第20号法令》,统称《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禁止当时滥开证券交易所的风气。该条例规定,自1973年3月2日起,任何人士除非得到财政司或港督的特别批准,否则不能擅自开办交易所,违法者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

  政府喊停后,香港交易所“四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四家吃一块蛋糕,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提升竞争力,各家交易所纷纷争取新企业来自家上市,香港企业界掀起了上市热潮。

  1970年91家企业新上市,1972年4家交易所接纳93家企业上市。1973年,香港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0家,比1968年增加151家。大量企业上市,迅速满足了香港社会不断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香港走出了牛市,1969年恒生指数平均在130点,1972年恒指最高为840点,平均为490点;在这4年中,指数平均上涨了近3倍。1969年整体市场成交量为25亿港元,而1972年达到434亿港元,成交量大幅飙升16倍之多。

  1970年代初上市的企业虽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而当时香港的股民投资知识匮乏却投资狂热,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公司价值。1973年出现严重泡沫,恒指最终崩盘。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前所未见的股灾下,有人半生积蓄荡然无存,有人倾家荡产,有人债务缠身。屋漏偏逢连夜雨,世界性的石油经济危机出现。香港大熊市持续了3年。

  1973年的股灾是一记当头棒喝也是一场洗礼。股灾让政府及市场人士领略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而过多的交易所及过激的市场竞争,同样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健康成长。经过12年的反复讨论和协商,合并计划最终在1986年落实。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香港联合交易所也正式诞生。在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底下,香港股票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崛起成为名列前茅的国际融资及投资中心。

  同时,20世纪70年代,香港人口暴增股票的基本入门知识,房屋供应不足。1972年香港总督麦理浩提出了十年造屋计划政策。要在1973至1982年期间,为香港居民提供设备齐全、有合理居住环境的公共房屋单位。计划配合新界的新市镇发展。

  对于十年造屋计划,市场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英资地产商淡漠,华资地产商热忱,他们敏锐地感知到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抓住机会成长的代表人物有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

  同时市场还拥有好几支强心剂: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86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会员,恒生指数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股指之一;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鼓励中资企业向外拓展,香港迎来了红筹股、H股热潮。

  经济的繁荣是藏不住的。1980年香港GDP为289 亿美元,相当于的9.6%;1990年香港GDP为769 亿美元,相当于的19.8%;2000年香港GDP为1717亿美元,相当于的15.9%。

  到了2002年,国内十六大胜利召开,明确了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前行步伐加快,多元化发展日渐深入人心,世界正从前两年的激荡起伏之中逐步回归平稳态势,全球形势总体趋于缓和。

  国泰民安的大环境下,香港开始苏醒,新上市公司数量开始走高,2000年62家,2001年58家,2002年创造了一个小共92家。和1972的93家只有一家之差。

  福兮祸之所倚。到了2003年,因为前期房地产泡沫破裂,香港经济低迷低迷。更不幸的是,这一年非典疫情蔓延到了香港,接近300多人因为毒丧命。香港GDP负增长2.2%,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失业率飙升至7.9%,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新上市公司数量陡降至53家。这种疲软状态之后一直持续了6年。

  2010年是资本癫狂的一年,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记录。美国通用汽车公司IPO融资额超230亿美元;巴西石油公司增发融资近800亿美元……

  在沸沸扬扬的市场中,中国企业的表现最为抢眼。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占全球IPO总量61.8%,占比达到年度最高;融资额达到1,053.54亿元,占全球IPO融资总额的57.6%。

  而香港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下,恒指曾在2010年11月8日创下24988点的年度高点。港交所的上市数量也再现辉煌,2010年共有93宗IPO,融资额为4450亿港元,连续第二年拔得全球交易所IPO融资头筹。

  这一年香港IPO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国际投行前来掘金。以摩根大通为例,仅2010年9月到10月中旬,该行就为10家内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近30亿美元,日均融资额达到1亿美元。这些项目涵盖了IPO、股票相关融资以及高息债等众多领域。

  除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德意志等国际投行也纷纷加入IPO的承销大军,期望在日渐火爆的IPO市场分一杯羹。

  摩根大通亚太投行兼中国投行CEO方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香港新场异常活跃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背景不错。欧洲债务问题得到缓和,内地经济增长也呈现平稳及触底回升的局面,这使得国际投资者重回香港市场,再次对‘中国概念’高度关注。目前利率持续降低,也令投资者愿意投向股票市场。

  国际投行的加入,让香港资本市场更具多样性,多远化。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港交所不再高度依赖内地企业到港上市,其他地区的企业赴港挂牌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得意过后总有失意,2011年市况不稳,新股受制于环球经济前景不明以及欧债危机没完没了,除了集资额较去年大跌外,绝大部分新股亦输钱收场。新股表现欠佳则难以吸引投资者参与。2011年香港IPO数量下滑至80家,2012年下滑到54家的低点。

  到了2013年,否极泰来,新上市公司数量上涨至87家,随后港股IPO数量上涨趋势一直延续至今。2017年创造的161家数据,今年10月就已经被打破。

  此次上市潮距第一次已过了近半个世纪,曾经的街道已经高楼大厦林立,香港的资本市场也在恒指的起落间慢慢成熟。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预计明年将有超过250家企业有意赴港IPO。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香港上市公司总数
  • 编辑:余世豪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