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业

第二产业英文缩写为产业发展什么叫相关产业新产业生物

  利用大项目引领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投资总量和比重,是解决黑龙江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的可行措施

第二产业英文缩写为产业发展什么叫相关产业新产业生物

  利用大项目引领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投资总量和比重,是解决黑龙江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的可行措施。

  农村高阶次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偏差过大,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失衡,农村投资比重较低是黑龙江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产业发展和就业结构高度化成效显著。2008年与1978年比较,黑龙江省农村第一产业增加值由41亿元增至10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第一产业保持了年均4.9个百分点的增速,高于全国同期第一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同期,黑龙江省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重由10.4%增至19.7%,年均增速达0.3个百分点,农村就业结构呈高度化趋向。但毋庸讳言,我们在肯定黑龙江省农村在产业发展和就业结构高度化的自身比较取得显见成就的同时,通过多层面比较也确实看到了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的某些问题。而正视并采取相关对策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依据对2008年全省45个县样本和2009年25个县样本的统计调研数据分析看出,黑龙江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高阶次产业的产值比重过低。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上述样本数据,下同)非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仅为53.4%,显著低于全国农村水平什么叫相关产业。同期,全国农村非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70.9%,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农村17.5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农村的75.3%。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和国家统计局农调司测算的1998年全国农村非第一产业产值占59.5%的数据比较,黑龙江省农村非第一产业比重落后全国农村10年以上。

  其次,高阶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过低。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25.8%新产业生物,也显著低于全国农村水平。同期,全国农村非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5.9%,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农村同口径20.1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农村比重水平的56.2%。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和国家统计局农调司测算的1995年全国农村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28.2%的数据比较,黑龙江省农村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落后全国农村15年以上。

  首先,与全国比较偏差大。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上偏差新产业生物、下偏差和总偏差分别高于全国农村同口径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英文缩写、2.6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

  其次,地(市)层面产业偏差悬殊。2008年,七台河市和鸡西市农村产业结构总偏差分别高达109.6个百分点和91.2个百分点。与同期产业结构总偏差最小值(40.2个百分点)的绥化市比较第二产业英文缩写,前两个地(市)总偏差分别高于后者69.4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可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扭曲严重。

  三是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失衡并增收乏力。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失衡是区域农村产业结构扭曲的又一表现。2008年,黑龙江省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总收入中,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为97%为产业发展新产业生物、0.5%和2.6%为产业发展。其第一产业收入比重排序全国31个省(市)区的首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排序全国31个省(市)区的末位和并列第30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区处于两个极端的排序表明: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畸高,而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畸低,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严重扭曲。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即高效率的非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过低,致使农民丧失了从高阶次产业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并由此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乏力。2001~2009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同口径的96.4%~102.4%第二产业英文缩写。

  除2004年因国家免除农业税和对种田农户实行补贴政策等使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以及2008年和2009年因国家加大农民补贴和主要农产品价格走高等使黑龙江省农民收入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外,其余6个年份的农民收入均不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弱小,以及在土地面积、农产品产量和粮食价格不能随着区域GDP增长而增长的情况下,农民收入难免陷入增长的窘境。

  四是农村投资比重显著过低。综观近年数据,黑龙江省农村以及按农村全部产业从业人员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偏低。

  首先,农村投资总量全国排名靠后并比重偏低。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全部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01.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20位。同期,黑龙江省农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1个百分点,仅为全国比重水平的48.2%。

  其次,投资总量和增幅居东北三省末位。2009年什么叫相关产业,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农村全部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实现1449.7亿元、1300.9亿元和333亿元,黑龙江省农村投资仅为辽宁省和吉林省的23%和25.6%。2009年与2008年比较,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27.5%、191.6%和10.6%,黑龙江省农村投资增幅显著落后新产业生物。

  再次,劳均占有的投资总量过低。以农村全部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2008年农村从业人员总量计算农村劳均投资额:2009年,全国、辽宁省第二产业英文缩写、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村劳均占有的投资分别为6496元、12447元第二产业英文缩写、18284元和3446元。黑龙江省农村劳均占有的投资仅为全国、辽宁省和吉林省同口径的53%、27.7%和18.8%。

  利用大项目引领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全面较快发展。应该承认,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从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特别是从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尽快提升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大项目对于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大作用。

  首先,争取将黑龙江省纳入全国农村改革示范区。据专家分析,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粮食核心产区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加速现代农业的进程和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借助国家的支持,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进程。

  其次,争取将两大平原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的粮食主要产区,“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上述两大平原地区粮食产能约占全省产能的90%,其可调出商品粮约为常年产量的七成。将两大平原纳入国家战略的理由是较为充足的。其最主要的理由是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居于国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什么叫相关产业什么叫相关产业。2009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4353万吨,净增粮食128万吨新产业生物,占全国增量的60.6%。同期,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占东北粮食总产的51.8%,粮食商品量多年居全国首位。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考虑,维系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是极为重要的。

  再次,中央对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寄予厚望。近十多年以来,无论是时任总的同志,还是现任中央主要,均对黑龙江省(包括农垦系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或提出殷切希望,或给予充分肯定。

  最后,黑龙江省的国家“粮仓”地位将得以巩固。随着两大平原纳入国家战略,困扰我省多年的因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资金短缺将总体上得到解决,黑龙江省的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的进程将大大加速。由此,黑龙江省国家“粮仓”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鉴于黑龙江省农村长期以来产业结构扭曲状况,需要对农村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实行调整政策为产业发展。

  首先,调整农村产值结构。建议在做强粮食产业的前提下,将2015年、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第一产业和非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达30∶70和18∶82设为结构调整目标。2015年与2008年比较什么叫相关产业,以及2020年与2015年比较,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下降了16.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非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相应提升。2015年为产业发展、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非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分别占据70%和82%的比重,农村非第一产业产值已占绝对优势比重。如此,标志着黑龙江省农村高阶次产业占主要比重的产业结构目标模式的基本完成,农村经济已步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其次,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为产业发展。建议将2015年、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第一产业和非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达48∶52和28∶72设为结构调整目标。2015年与2008年比较,以及2020年与2015年比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26.2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升。2015年、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已经分别达52%和72%的优势比重。如此,标志着农村居要依附于第一产业的就业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再次,调整农民收入的产业结构。建议将2015年、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家庭经营人均总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和非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达65∶35和45∶55设为结构调整目标。2015年与2008年比较,以及2020年与2015年比较,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下降了22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非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相应提升。2020年,黑龙江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来自非第一产业收入达55%比重表明: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持条件初步形成,长期困扰我们的农民增收乏力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跟进GDP而相应增长将成为可能。

  提高农村投资总量和比重。权威统计数据表明,2005~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依据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议:自2010年起,将黑龙江省农村投资比重调整到2009年全国农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13.7%的水平。即黑龙江省的农村投资比重由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比重,再提高7.1个百分点。按照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实现6789.3亿元(增长35%),其农村投资的13.7%的比重为930.1亿元。与2009年农村投资总量比较,将增加597.1亿元,增幅为179.3%。黑龙江省农村投资总量的大幅增长,其对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农村产业结构指什么
  • 编辑:余世豪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