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的大熊猫“贝贝”有点认生 家乡菜和家乡话咋适应?
“贝贝”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躲在大树后吃竹笋,并偷望周围的环境。 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现场
本报记者王成栋
“贝贝,快出来噻,come here!”11月21日中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隔离圈舍,饲养员苏凌霄用“川普”夹杂着英文呼唤着“贝贝”。
可能对“乡音”还不习惯,最后,在美方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贝贝”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于从出生就在美国生活的“贝贝”而言,返回家乡意味着陌生的食物、陌生的饲养员、陌生的语言。
11月21日10时许,在美出生大熊猫“贝贝”回国欢迎仪式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举行。这是今年4岁的“贝贝”首次回到家乡,此前,它一直生活在美国华盛顿动物园。
在碧峰峡基地首次亮相后,“贝贝”的返乡考验开始了。
在活动区走了一会后,“贝贝”发现了竹笋。许是饿了,“贝贝”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但发现不远处有陌生人围观后,它便迅速躲在树后。
看到这里,苏凌霄笑了起来。此前,她一直担心,喝着牛奶、吃着特制饼干长大的“贝贝”,能否习惯四川产的竹子和竹笋。“看来我们想多了,毕竟我们这儿的竹子、竹笋水分含量多、口感好。”碧峰峡基地相关负责人透露,20日晚刚抵达碧峰峡基地,“贝贝”就一口气吞下了4公斤竹子。
食物关过了。下一关,则是饲养员如何实现无缝对接。
按照计划,两名美方工作人员将在三天后回国。他们在过去几年里一直陪伴着“贝贝”,“贝贝”也习惯了他们的陪护、饲养模式。
“目前,它很紧张,有点儿警惕心理。”见证了多只海归大熊猫融入家乡生活的前述负责人很是乐观,因为大熊猫和人的信任,是在日常相处中慢慢积累的。而“贝贝”接下来的饲养员苏凌霄此前经受过严格的职业技能训练,且一直以有耐心著称。
“适应期肯定会有各种的小问题。”苏凌霄表示,接下来三天,她将和美方饲养人员进一步交流,掌握“贝贝”更多的生活习性。不过美方饲养人员“提醒”:一旦熟悉,“贝贝”会非常“黏人”,还会主动呼唤饲养员。
语言关也是挑战。“一般情况下,我们循序渐进,提高汉语的使用频率,让他们最后能听懂‘川普’。”“宝宝”的饲养员唐诚说,在和“贝贝”的姐姐、从出生就在美国生活的“宝宝”打交道时,它也是一句中文都听不懂。而在夹杂着汉语和英语的日常交流中,唐诚逐步提高汉语的使用频率,并逐步过渡到“川普”,“基本上半年左右就搞定了。”
近年来归国大熊猫情况一览
●“宝宝”,雌性,2013年8月23日出生在美国华盛顿,2017年2月22日返回四川。目前生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明年,已成年的“宝宝”将正式参加大熊猫繁育计划。
●“阿宝”,雌性,2010年11月3日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2013年回到成都。今年7月6日,首次产仔的“阿宝”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生下一对龙凤胎。
●“小礼物”,雄性,2012年7月29日出生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今年5月16日回川。今年10月31日,“小礼物”和其他三只大熊猫入住阿坝州九寨沟县甲勿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园。
●“福凤”/“福伴”,分别为雌性和雄性,是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阳阳”在2016年8月7日所产下的龙凤胎。2018年12月4日,“福凤”“福伴”返回四川。目前,它们生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
解读
海外出生的大熊猫为何必须回国?
本报记者王成栋
在海外出生的大熊猫为何在一定的年龄必须回到中国?
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现行国际法等规定,大熊猫均为中国所有且海外出生种群必须在一定年龄内回国。
1984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公约》,其关于大熊猫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二:全球全面禁止大熊猫赠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大熊猫及制品贸易。据此,大熊猫的“国籍”变动已无可能。也是从那时起,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在2到4岁左右回国,已是定制。
“首先,海外出生的大熊猫在当地很难进行繁殖繁育。其次,我们研究大熊猫,是为了要让大熊猫更好地在野外生活,而全世界也只有川陕甘三省局部有栖息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回国,意味着可有效避免近亲繁殖,也意味着参加更多科研项目的可能。
为何在2到4岁这个年龄段回来?因为大熊猫一般在4到6岁就要进入繁殖期。而在2到4岁回国,可提前适应国内的生活和管理,“以更好的状态繁育下一代。”
记者注意到,出生于2015年的“贝贝”,在今年8月22日已满四周岁。于情于理,“贝贝”都到了回来的时间了。
前述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有32只大熊猫旅居海外14个国家,累计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21只,已有十多只返回四川生活,部分已在故乡成功繁育下一代。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