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美股资讯

碧桂园产业振兴与造血扶贫到底如何协作?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七十年乘风破浪,新中国已走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路口。

据国务院扶贫办数据,2012年到2018年,我国连续六年实现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盛赞中国减贫事业。

脱贫攻坚战中,民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自1992年以来,碧桂园便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使命,投身公益及扶贫事业。从单个项目帮扶,到全国9省14县全面推进,碧桂园的扶贫事业随企业壮大不断深入。

脱贫之根本,在防止返贫。摸索数年,碧桂园通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构建“可持续、可造血、可复制”的扶贫模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碧桂园扶贫事业亦迈入新时代,成为观察民企参与脱贫攻坚的新样本。

创新扶贫新机制

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经济活。“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有国家领导人曾指明。

岁尾之时,黄河上游的东乡族自治县寒风凛冽。四面环水、山峦起伏,这里保有珍贵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8年起,碧桂园以东乡羊养殖为切口,通过“产业扶贫”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自碧桂园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以来,温暖与改变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从英德树山村试点扶贫,到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该集团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55亿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36万人次。

但长期以来,民企扶贫以“捐款捐物”为主,缺乏直接参与的好机制。深入探索多年,碧桂园将自身扶贫模式概括为“4+X”,发力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并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情况,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年初,碧桂园投入200万元,帮东乡县32个贫困村2625户贫困户种植马铃薯,为每户提供586斤优质籽种并提供技术指导。不仅如此,在江西兴国县扶持竹鼠项目、在北胜村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碧桂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好产业扶贫这条最直接、最有效的路。

在包括碧桂园在内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目前贫困地区已经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90%的贫困户已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今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16元,同比增长8.4%。

教育扶贫的下一站

抓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

“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扶贫攻坚路上,碧桂园亦坚信教育在防止返贫上的根本作用。该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首笔捐赠便是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资助家境贫困的大学生。

教育扶贫理念指导下,该集团陆续开办面向贫困群体的免费学校,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开展结对帮扶。去年,国强公益基金会收到碧桂园28002名员工的捐款1150万余元,将资助6724名贫困学生。同时,碧桂园鼓励员工与贫困学生结对,给予升学、职业规划等指导。

今年,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合作正式上线“碧桂园·光华助学金”网络众筹活动。通过“五个一”助学、“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梦想益行者”城市徒步活动等,累计募集超过 2000万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可造血”扶贫路上,碧桂园致力于将“4+X”扶贫模式标准化,为社会提供可操作方案。不仅如此,乡村全面振兴是更大远景。为此,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发起“社会扶贫共同体”,有效对接脱贫需求,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