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退休:这一次,他终于成了一个普通老头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媒体见面会,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
12月18日下午,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融科资讯大厦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联想控股董事会通过决议: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会议室外,联想控股员工在各自工位上如往常一样忙碌着。
35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40岁的柳传志走出“象牙塔”,从一个12平米的传达室开始,把自己投放到一个完全不可预知的人生轨道当中。他把联想变成了世界第一的PC巨头,“蛇吞象”并购IBM PC业务,在2000年时分拆联想放手给年轻人,转作投资;在联想集团陷入困境时,65岁的他再次出山力挽狂澜;到了古稀之年,他又集中精力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柳传志没有上过富豪榜,但只要一出面,他总是被打上鲜明的“企业界教父”的标签,尽管他本人再三婉拒这一称号。
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生的柳传志,经历了中国从穷得令人心酸的日子到国富民强,也经历中国IT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产业报国的初心,面对困难从不动摇的精神,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留给企业家们的战略哲学,及提携后辈的风度,为人们勾勒出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范本。因此,他成了马云口中的“中国企业家的楷模”和“偶像”;被雷军称作“每个中关村人心里的教父”和“旗帜”,王健林也喊他一声“老大哥”。
“这一次,他终于成了一个普通老头。”一位联想控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每一年都有要死要活的事儿”
联想控股所在的融科资讯大厦园区一角,在35年前,曾是计算机所一间12平方米的传达室,是柳传志“联想梦”的开始。
1984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号召下,科技人员们开始走出象牙塔,来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11个人在这间传达室里,“下海”成立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这些人中年纪最轻的人40岁,是柳传志。
“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的大公司。”柳传志曾在创业时信誓旦旦地对中科院领导说。
今天的人或许会想,一个40岁的中年人怎么还去创业?柳传志却说,那时候真没觉得自己老,相反倒是觉得恰逢其时。
当时的中关村初现繁荣景象。几乎一条街上的公司都在搞批文,买卖彩电、买卖电脑,这令中关村在北京城里拥有了“电子一条街”的名声。创业刚开始,大家根本不懂什么是市场、怎么做营销,柳传志卖过电子手表、旱冰鞋,批发过运动裤衩,“首先得能活命”。
在混乱的状态下运行了一段时间,联想通过汉卡真正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度,联想代理的第一款电脑AST电脑因为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火到脱销”。但和所有创业故事一样,总有失败、受骗和一些血淋淋的教训。
比如,1987年,为了进口机器,要把人民币转成外汇打到香港,联想300万元钱被深圳的一个进出口公司骗走了,当时这件事情把柳传志急出了病。为了找到这个人,他曾在骗子家蹲了很长时间,甚至拿起板砖拍对方的心都有。要知道,当时联想全年的利润才100多万人民币。
钱最后追回来了,但柳传志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半夜被惊醒,心狂跳不止,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最后住进了医院。
经过创业初期的一翻摸索,柳传志终于找到方向:做自主品牌。
1989年年初,公司正式更名为“联想”,柳传志在海淀影剧院召开了一场更名成立大会。当时他讲演题目是《创办走向世界的计算机产业》,宣告联想进军计算机产业的决心。此后在1990年,联想自有品牌微机在德国汉诺威电子技术交易会上大获成功,最终获得国家认可,取得PC生产许可证。
然而很快,被柳传志称作“最大的一个坎儿”来了。
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IBM、康柏、惠普等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当时最大的国产品牌“老大哥”长城电脑倒下了,曾有媒体报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
柳传志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说,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联想有两种选择:一是干脆去卖外国品牌的机器,二是寻找自身问题,调整自己,站起来迎战。联想选择了后者。
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搏,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扶持年仅29岁、正打算出国深造的杨元庆执掌联想PC。杨元庆今日对记者回忆,虽然在此之前他做国外品牌的代理业绩也不错,但真正开始怀揣产业报国的使命,还是在做联想自有品牌的事业之后,“那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也是这一年,成功上市的联想内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贸工技”还是“技工贸”路线的争议,最终令柳传志与倪光南分道扬镳。
在这之后,柳传志领导的联想不断拓宽业务边界。直到2000年左右,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把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这两块业务单独上市,而母公司联想控股则开辟了一个财务投资的新业务。
多年以后,柳传志对记者说,创业初期就是这么摸着石头过河,每一年都有要死要活的事儿,但就这么闯过来了。“这说明,一定要守住初心,要有坚强的意志,联想的根文化和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就是这么一步步形成的。”
“联想挺过来了”
这不是柳传志第一次宣布退休。
杨元庆回忆:2004年,联想在并购IBM PC业务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笔蛇吞象的交易,包括柳传志在内,都认为风险太大,弄不好把联想的命搭进去,差点把这桩交易给枪毙了。但是在充分吸收了各方看法之后,柳传志扭转了决定,并最终提供了坚定的支持,让这个交易做成了,这才有了联想在全球市场上快速发展的后来。
也正是在联想集团完成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柳传志第一次宣布过退休。他将接力棒交给了杨元庆,自己则专注于联想控股等投资业务。而联想集团最高决策层,也第一次迎来洋面孔:IBM原高级副总裁沃德担任了CEO。
一年之后,沃德辞职,前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接任。
直到2009年2月,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联想集团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了。”柳传志决定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重新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
当时不少人说,柳传志已经65岁,风险这么大,而且创始人复出未必会怎样。柳传志留下一句话,“联想就是我的命”。
此后,“柳杨配”一个冲锋陷阵,一个保驾护航,一起搭班子、建战略、带队伍。两个季度之后,联想集团扭亏。随后联想集团业绩连续保持8季高速增长,并于2011年完成对NEC电脑的整合以及对德国Medion的并购。也是这一年第一季度,联想首度超越戴尔,并重返全球500强之列,联想挺过来了。
2011年底,柳传志再一次“功成身退”。2011年11月2日,香格里拉酒店大宴会厅里,柳传志宣布再次卸任董事长一职,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现场,杨元庆赠送给柳传志一艘高大的战舰模型,对他说,“您永远是我们的船长”。而柳传志送给杨元庆的一尊雄鹰雕像,刻有一句对杨的期许:“愿你飞得更高,高到可以看到世界!”
一位在现场的人士曾这样描述:柳传志举着话筒的手似乎刻意攥成一个拳头。听着老员工送上的祝福,他眼中噙泪难以自禁。
不过,他仍笑容可掬地说,愿将自己的“女儿”联想集团交给“能干的女婿”杨元庆。
这比柳传志2005年第一次退出时从容多了。从2009年巨亏到2011年实现净利1亿多美元,且手握几十亿美元现金,相比2005年重金蛇吞象引发诸多不确定性,柳传志此次退出留下一个相对确定的联想,此后,柳传志集中精力决心再打最后一仗: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联想天生就处在变化的最前沿,直接受到种种挑战。最关键是联想如何来看待行业变化,如何来看待同行的成功,我们要认真复盘总结,站在风头浪尖的人时刻都面临严峻的考验。”第二次卸任时,面对联想员工和记者,柳传志这样说。
这老头儿不错
与柳传志交情颇深的冯仑曾评价,(柳传志)始终拥抱变化,对于新发生的事物、新的商业机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事件、新的商业人物,他始终保持着开放、乐观、学习,和不断地拥抱变化的态度。
2014年秋天,就在联想控股上市的一年前,在一次第一财经记者参与的采访中,刚入七旬的柳传志对新兴商业趋势十分敏感。他说,他提到自己听“罗辑思维”颇有感触,这人能从“泡妞”愣是联想到“互联网思维”的大幅度跳跃令他叫绝,恨不得想一起讨论。并对在场的人说,“你们可以叫我柳老头儿。”
让外界惊讶的是,在和网友互动中,他向网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为什么喜欢看《小时代》?这部电影好在哪里?什么地方打动了大家?”
与此同时,他仍操心联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联想破产了”的假消息能在微信上传开,还要回答外界对于“联想是不是老了”的犀利质疑。在去年,因为一场华为5G投票风波,柳传志呼吁联想全体同仁“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他的发声引得马云、刘永好、雷军、周鸿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