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企加强创新,系统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定
如何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12月22日公布这份中央文件给出政策保障。
当日晚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全文发布。
根据《意见》,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
比如,鼓励民营企业独立或与有关方面联合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攻关,通过实施技术改造转化创新成果。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等项目时,要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两手好牌。既有改革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的国有企业,也有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但是,民营经济在市场运行中的环境还有待加强。今日公开的《意见》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给出了政策保障,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是关键抓手。
在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134项通用类获奖项目中,75%的项目有企业参与,其中三分之一的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另外,根据《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企业依然是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这其中,撑起我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张春晓说,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创新这一点,《意见》首先给出民企创新的空间,在哪个节点哪个链条创新; 其次提出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要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最后是有关人员的规定。
比如,《意见》指出系统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福利保障等规定,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在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样能快速在民营企业中搭建一个人才成长的通道。”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以上海为例,去年1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意见”,针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实际难题,为企业出实招。
今年11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和上海市工商联联合举办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徐惠明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介绍,今年上半年,上海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取得进展。不仅在进出口方面引领全市,还在消费稳定,产业结构优化,税收贡献,发展新动能方面有突出表现。民企实现进出口总额3429.35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市21.6%,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的创新数据尤其突出。徐惠明分享了一组数据,全市新增187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约八成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成为科创板上市主力,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0%;200家后备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90%。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在11月的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一年来,上海将“民营经济27条”具体分解成70项措施,相关市级部门围绕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民企总部、法治环境等,出台17个配套政策、9个实施方案,虹口、长宁等11个区制定了相关政策意见,精准施策。
比如,在支持企业创新转型方面,今年以来,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已达到2103家,新增科技小巨人(培育)177家。有17家民营企业成为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的企业达到200多家,占国际细分市场前三位的企业达到30多家。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