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姓“保”的企业社会责任
28岁的中国太保正值高速发展的壮年时期,而伴随着公司一起共同成长的则是中国太保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从过去简单地把社会责任视同为社会公益,到现在将社会责任自觉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入到经营发展的肌体和血液中,中国太保始终不断地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如今中国太保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牢牢烙印上了保险姓“保”的印记,和保险主业共生共长。
凭借多年持续出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践行成果,中国太保已连续十年入围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并获最高奖项。持续发力背后,其企业社会责任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用“太保智慧”、“太保温度”来实现肩上沉甸甸的“太保责任”。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和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中国太保始终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彰显国企担当,得到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太保责任:服务国之所需
国家战略和政策往往反映了当前社会总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而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的特点,与国家长期战略的需求天然契合。
自贸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健康中国、乡村振兴、进博会、绿色金融……这些国家战略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而中国太保在助力这些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将“太保服务”触达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相关利益方。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中,中国太保成为背后坚实的保险力量。不仅设立临港新片区支公司服务当地业务发展,还与新片区建设主力军临港集团签订了覆盖产城融合建设、金融服务、吸引人才等多方面的专项合作协议。日前,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成功参与了上海临港的定向增发项目,总投资金额26.86亿元。
事实上,中国太保与重量级合作方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屡见报端,这背后也是中国太保主动参与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份份沉甸甸的承诺。
12月4日,中国太保与农业农村部签署《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以来,2019年签下的第三份“国字号”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这三份含金量极高的合作协议背后的唯一保险企业,中国太保也由此踏上了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科创中心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大步迈进的通途。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将长三角地区作为业务发展高地的中国太保积极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贸区新片区”等重点区域,紧密围绕科创中心、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提供高质量一体化的金融保险解决方案。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举办,中国太保作为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保险服务商,全力打造进博服务2.0模式,提供总保额逾5000亿元、人财责全覆盖的“产、寿、健”一站式综合保险保障和现场风控、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一体化风险管理服务,实现从单一保险服务向全方位合作支持的重要突破。
同时,中国太保发力“绿色金融”,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研发及落地,已累计为全国2253 家企业提供环责险,风险保障总额达24.62 亿元。
而在健康养老方面,中国太保认为,面对14亿人口的庞大“家底”和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养老健康产业既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更是保险业转型发展不可错过的战略机遇,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布局也是中国太保“转型2.0”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体来说,在健康方面,截至2019年8月,中国太保已为逾1亿民众提供大病保险、基本医疗经办、长期护理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产品与服务,累计赔付超过110亿元。
而在养老方面,中国太保“城郊颐养、旅居乐养、城市康养”三位一体的“太保家园”全龄覆盖产品和服务体系正逐步从理想变成现实。成都、杭州两大国际颐养社区分别将于2021年春天完工以及于2021年1月结构封顶;首个旅居养老建设项目——大理颐老院国际乐养社区项目也于12月10日正式动工建设。除此之外,上海、南京、厦门、武汉等地的多个意向性项目也在快速推进中。
太保智慧:科技赋能企业社会责任之路
保险为翼,科技为擎。在以保险主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道路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将是重要的手段。
对于中国太保来说,今年在科技进程方面又有一件大事落定,那就是取得了重大进展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历时三年8个月的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谨施工以及周密的搬迁部署,随着2019年11月17日15个基础平台的成功并网,至12月13日晚已有5个业务系统的顺利切换运行,标志着罗泾数据中心已在真正意义上投产。这是中国太保科技建设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太保正式步入“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布局时代。
而在保险科技应用方面,无论是前端的营销,还是后端的理赔查勘、运营、风控;无论是寿险、车险、农险,还是中国太保的保险科技早已渗透至各业务条线的全链条,并在业内开创多个先河,成为传统险企“保险+科技”的融合范本之一。
例如,在前端销售方面,中国太保打造的国内保险行业首款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成为了业内的“网红”。基于中国太保亿级客户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自然语言理解及多轮交互技术,“阿尔法保险”可以从家庭资产、家庭负债、家庭责任、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险五个维度评测家庭风险防御能力,进行保障缺口分析,提供保险建议。在实现保险知识普及的同时,正逐步成为中国太保营销员展业获客的工具。2017年上线以来,累计用户已超过1000万。
同时,业内首个由保险公司自建的针对营运车安全监控运营管理车联网平台亦出自中国太保。这款名为“太睿保”的产品通过在营运货车上安装的智能摄像头和ADAS设备,利用生物识别、图像识别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司机的不良驾驶行为,及时预警,客服人员跟进引导处理。自上线以来,这一平台已经为超过2万辆营运车、超过4万名司机提供了安全服务,事故率降低了27%,事故导致的死亡率下降幅度达35%,体现了中国太保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了运输企业、保险公司和社会的多赢。
除此之外,业内首个整合了旗下所有子公司各类移动客户端的“太平洋保险”APP;承担寿险自助理赔的灵犀系列智能机器人;“鹰眼”大数据信息安全管控平台;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生物识别、物联网等前沿最新科技进行农险精准验标查勘和客户信息收集的“e农险”……这一个又一个的保险科技项目正将“太保智慧”转化为“太保服务”的一个符号,用科技力量打造“客户体验最佳”的综合保险集团。
太保温度:理赔现场的那一抹“太保蓝”
保险是赔出来的。在所有金融行业中,只有保险公司承担着“雪中送炭”的天职,因此理赔也成为了险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今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沿海一带,中国太保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总部理赔专家分多路奔赴一线,协助各地高效开展快速理赔,帮助受灾地区尽快重建家园。
在受灾较为严重的浙江台州临海城区,停水、断电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身披“太保蓝”的太保人在各个主要干道附近设立近30个现场理赔服务点,为客户提供理赔咨询,同时印制2000份客户暖心服务提示卡进行现场发放,提醒客户水淹车处理操作办法及灾损赔付报案流程。在被淹的温州雁荡镇,中国太保产险主动安排拖车施救客户车辆,甚至可以做到20分钟完成定损,5分钟完成赔付。截至8月15日15时,短短5天内,中国太保就完成了“利奇马”受灾地区的救援服务12723件。
除了这些,山东制药厂事故、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等,2019年,在各地受灾现场、各地理赔服务网点、水淹车辆安置场地,“太保蓝”依然穿梭在各个现场。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理赔服务是太保人习以为常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他们正用贴心快速的理赔服务让“太保温度”成为一股温暖的力量。
太保收获: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
“什么是社会责任?怎样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命题,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壮大,已经找到了越来越清晰的答案。” 太平洋保险董事长孔庆伟表示。
诚然,在以“做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为理念的中国太保,“负责”已经成为了太保人共同的价值观。而责任感与机遇从来就是成正比的。尤其作为保险企业来说,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客户、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险企可以参与优质项目、塑造自己的品牌和口碑,在资产端和负债端最终都会带来正向的回馈,这点从中国太保的财务数据中就可见一斑。
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保险业务收入首次在半年内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078.09亿元,同比增长7.9%,前三季度继续增至2868.17亿元,同比增长7.7%。前三季度中国太保净利润实现229.14亿元,同比大增80.2%。截至三季度末,集团投资资产达13707.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1%,同比增长0.4个基点。
“作为一家拥有1.34亿名客户、10万余名员工、近8084.7万名营销员、10.96万家股东数的世界500强企业,我们始终相信,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所有探索和实践,都将在未来某个时点给予我们闪亮的回应和丰厚的馈赠,这份财富,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孔庆伟说。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