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荒岛求生”:为建炼化岛,赶走鳄鱼、建桥开航线
每周二,文莱皇家航空公司都会有一架飞机飞往杭州。与其他直飞国内城市的航班不同,这是一趟专门为运送中国工人而开通的包机航线。
过去两年多,已有超过14000名工人搭乘这趟航班到了文莱达鲁萨兰国的大摩拉岛。
从2011年立项到2019年11月投产,大摩拉岛从一个荒无人烟、满地沼泽和热带雨林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石油化工岛。恒逸文莱大摩拉岛石化项目(下称“文莱PMB项目”)这一首个按照“中国标准”制造的海外炼化项目,打造了民企与国企“抱团出海”的标杆。
然而,在工业基础薄弱的“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厂,是一条艰辛之路。无论是对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逸”),还是竞标参与建设的国内大型国企和民企来说,在大摩拉岛的创业历程如同上演了一部新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小到每一滴淡水、每一度电、每一格手机信号,大到单点码头、十万立方米级的储油罐、几十米高的炼油塔,都是从零开始,全要靠他们的“双手”去建造。
与鳄鱼为伴的日子
文莱PMB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的重大项目之一,被写入了2018年11月中国和文莱两国的联合声明,也是文莱1984年独立以来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
文莱PMB项目一期于2019年11月3日正式全面投产。在2019年12月31日,中国驻文莱大使于红应当地中文媒体邀请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将这一项目和摩拉港运行良好列入了中文两国关系继续健康发展的事例之一。
恒逸当年走出去,也是有点“迫不得已”——向上游炼化产业拓展是公司的既定战略,但一直到了2014年,国家仍然没有向民企放开炼化项目。
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在近日与石化券商的交流会上表示,他为了寻找海外炼化项目跑了20多个国家,最后选定了文莱,因为文莱政局稳定,在国家信用、市场、原料供应等多个维度上对于外商的开放程度都是较完备的。
虽然现在的恒逸和大摩拉岛已经在文莱家喻户晓,但就在八九年前,大摩拉岛还是满眼的荒凉,岛上沼泽遍布、灌木丛生,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文莱人,也很少人知道这个岛屿。
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连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国内招商引资时,政府会将土地处理好,做到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企业只要进驻就可以开始运作。
“与国内不同,文莱政府就是给了一个原始小岛,不仅没有一滴淡水,而且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清表、吹填、打桩、强夯等一系列工作,土地才能够作为工业用地使用。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也非常艰苦。”陈连财说。
恒逸最早上岛的项目施工管理部部长唐崇峰表示,大摩拉岛大桥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他们要六七个人挤在一艘小船里,坐20分钟左右才能到岛上。岛上植被非常茂密且有许多沼泽地,他感觉每天就是和鳄鱼为伍,想想都后怕。
全国工商联日前公布的《“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下称“‘一带一路’报告”)称,在调查的24项主要风险中,产业基础薄弱与人力资源短板、宏观经济景气不佳并列为“高风险等级”的三大因素。
自2017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来,针对文莱产业基础相对单薄的情况,工程承包单位设计出多种方案满足项目建设,如部分精细化装置在国内预制完成后再运送到当地。
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按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