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启动 为可移动文物发张身份证
如果有一天,您所在的单位收到一张“文物登记表”,请不要奇怪,这是您单位所属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涉及150余万家国有单位。本次普查重在现状调查和文物基本信息登记,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
在集中技术和人才力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登记的同时,“一普”还要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并使之成为文物业务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公共平台。
构建文物数据库
近日,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一个不显眼的房间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馆藏唐卡的普查。据了解,由于西藏的文物数量繁多、类型多样,按照长期登录的工作机制,目前优先开展唐卡、佛像的普查。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唐卡,测量、拍摄、信息数据资料采集和登记,完成后再将之仔细地叠好轻轻放在一边。普查需要登录的信息有基础特征和保管信息两类,前者包括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等10项,后者包括来源、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4项。布达拉宫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索南航旦说,现场采集的这些文物信息将通过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联网上报。
“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作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试点地区之一,重庆市将文物普查与数字博物馆建设相结合,以文物普查信息化、数字化为契机,全面助推数字化、智慧化博物馆建设,全力构建文物信息的“云时代”。
发现文物安全漏洞
重庆市在对聚奎中学的古籍图书普查中,发现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古籍,但这些古籍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学校负责人坦言,学校目前的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纸质文物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同时学校也缺乏古籍存放的环境和设施,无法满足恒温恒湿、防虫防尘的要求。
西藏自治区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洛桑扎西回忆,前些年,山南地区隆子县破获了一起文物盗窃案,得到消息后,洛桑扎西和几个同事火速赶了过去。仔细察看了追缴回来的文物,他的心立马凉了半截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