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收藏

抢救性古民居保护异地迁建:新生还是建筑木乃伊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古民居

  把散落的古民居搬迁后集中复建,是目前最流行的保护模式

  异地迁建:新生还是“建筑木乃伊”

  本报记者 朱浙萍 特约记者 何贤君/文 本报记者 陶玉其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古民居承载着中国乡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可今天散落乡间的民居,大多人去楼空,破败不堪。

  百年老楼,风中飘摇。政府和民间一直在行动,各种探索没有停过。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把散落在各地的民居,汇聚到一起实行异地保护,是目前流行的“抢救性”保护举措。

  古子城的“镶牙式保护”

  古子城,是金华古建筑保护的标杆,采取的就是异地保护模式。

  2008年,金华市政府对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子城进行保护开发。在对侍王府等历史遗存进行修缮的基础上,一些原地难以保护的传统民居,如浙派、婺派代表性古建筑,异地搬迁至古子城集中保护。这个做法,被形象地称作“镶牙式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金华市政府提出了“以租代养”模式,发动有经济实力又对历史建筑感兴趣的民间人士认养古建筑。

  有就地保护条件的,就地认养;不具备就地保护条件的,由政府提供地块,异地迁建。认养保护人将对古建筑拥有最多不超过30年的无偿使用权,但房屋产权归国家所有。古建筑的迁建、维护费用都由认养人“埋单”。

  据当年负责人回忆,当时认养报名比较火爆,第一期3幢迁入后,第二期就有20多人报名。

  不可否认,古子城推出的认养模式,抢救了一批即将消逝的古建筑。近日,钱江晚报记者对第一批迁入古子城的“满堂书苑”进行回访。

  飘萍路上这座雍正年间的徽派古民居,占地600多平方米,2009年迁至古子城后,成了已故书法家刘去非的作品展馆。

  书苑负责人陈克勤说,当时这座老房子无人居住,破败不堪,堆放棺材、农具,非常可惜。刘去非的家人认养后移到古子城,花费了一百多万元。

  “这些年,农村也在大拆大建,古宅留在原地保护已经不可能。如果不是迁到这里,肯定已经没了。”在陈克勤看来,古子城给了老宅一个重生的机会。

  克隆民居苑

  提到异地保护,位于浙江龙游的鸡鸣山民居苑,是做得最早也是众人眼中比较成功的范例。

  上世纪八十年代,龙游县选择当地有一定代表性、原生态环境遭破坏、文物价值较高的古建筑,搬迁恢复到鸡鸣山,实施异地保护。二十余年来,鸡鸣山民居苑里完成搬迁复建的古建筑达40多幢,占地面积300亩。

  走进“龙游民居苑”,仿佛走进历史隧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