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1月18-19日,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临沂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2014-2015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姓名文化高峰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学者、企业家、媒体代表等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议以"复兴传统文化"和“创新传统文化”为主题,参会嘉宾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观点,碰撞出了一系列思想上的火花。
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如何建设文化大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通过对中国近几十年来发展状况的回顾,总结其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最后重点强调,中华文化才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全球趋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做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李土生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其背后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几个重大难题的解决方法,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他希望各国汉学家都能够研究好、传播好中华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同造福人类,也强烈的希望国际社会的各界友人能够持续的关注中华文化与“中国梦”,了解中国、接受中国、认可中国、与中国一同携手前行。
大会主席王浩骅在致辞中说,坚持中华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互鉴,对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也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学互鉴、相亲相习。
美国著名汉字专家理查德•西尔斯认为:文化无国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字也没有国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汉字的记载和传承,才令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而经久不衰。汉字并非只是简单的书写符号,它的音、形、义均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均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物质生活、制度习俗,以及哲学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
本次研讨会通过主题报告、专题讨论及分组讨论等形式,一直认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中华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从而为振兴中华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要坚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深入挖掘、研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促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不仅需要广泛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还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从而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美,将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