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空间防止过度商业化仍是难题
□□文珊
文化消费需求决定文化生产,作为需求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向。图书馆、群众文化馆、科技馆等基层文化设施既有公益惠民的功能,又为文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生产提供了需求导向。政府文化采购力度日益加大,针对这部分的文化生产更显得尤为重要。但问题在于,公共资源的开发,究竟应该如何把握?
公共资源开发要善于 “小题大做”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简单的历史建筑或公共空间展示已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或休闲需求。目前,台湾在古迹保护、文化空间营造等公共资源开发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为吸引人潮,台湾的做法是对历史古迹进行“活化”,让公共空间与当下的在地生活密切连结。走在台湾各地,经常能邂逅许多古迹。这些古迹年代不算久远,但台湾公共资源再利用的案例中,最擅长的就是“小题大做”。以新北市淡水镇为例,虽然这里有台湾现存较早的红毛城,以及被市民称为“臭油栈”的壳牌仓库,但经由专业文化团体的运作,已转型成为集古迹展示、文艺表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壳牌故事馆”。让一座废弃无用的旧仓库,活化成为淡水的人文创意新景点。后来,这里与淡水其他数十处古迹进行串联,成为淡水古迹博物馆,蕴含典藏、研究及休闲等多元价值。
有关专家称,现实中,“小而亲”“亲而美”的人性场所比大而冷漠的旷地更受公众欢迎。比如公园,城市需要综合性的市民公园,也需要街区的小公园。把文化特色纳入公园这个公共空间中,使城市硬件建设中浸透特色文化内容,让公园不再只作为个人与自然交流的环境,而是有助于公众休闲、健康,引导公民意识和增加其自然常识的环境。
“活化”有模式可循
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域多利监狱、中环街市、虎豹别墅……香港开埠一个多世纪以来,留下了1000多座历史建筑,这些融汇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香港建筑,保留了不少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信仰。
近年来,香港的文物保护意识高涨,古迹“活化”的概念被广为流传。多座逾百年历史的古迹遗址被改造,使老建筑不再走向“负资产”。
比如位于香港金钟正义道9号的前英军军火库,自上世纪80年代起被废置。这个由4座前英军建筑组成的古迹,经香港政府斥资近4亿港元修葺及活化后,已经变身成为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新会址,开启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亚洲协会联席主席及香港中心主席陈启宗曾表示,活化后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不会作为商业展会、私人活动的场地。他认为,在文化空间建设方面,政府虽有责任服务于社会需求,但私人机构也可以做出贡献,让政府资源更有效率地运用。
经过多年摸索,公共资源活化再利用,台湾已经有了一套相对稳妥的做法。而走在这套做法之前的,则是制度设计。对于不少湮没于历史的古迹或历史空间,台湾各县市政府在其被登记为“有形文化财产”之后,就编列预算进行修缮。修复完成之后,再委托给社会团体进行经营。台北故事馆就是政府牵头、民间跟上的成功案例。位于台北圆山的台北故事馆原名“圆山别庄”,是一栋充满童话色彩的都铎式建筑。这所建筑最早为茶商所建。几经辗转之后,圆山别庄成为台北市古迹,由一位律师赞助,成立台北故事馆,推广台北生活文化,现在已成为较受情侣欢迎的婚纱拍摄地点。
防止过度商业化终是难题
在委托经营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过度商业化,是文化空间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曾屡次讨论是走艺术之路,还是商业之路。
在这方面,台湾的方法或可借鉴。台湾权力部门对公共资源进行委托经营时,按照台湾地区“政府采购法”的要求,除了提供保证金外,大多会在标单上明确列出未来经营上的公益条件,例如营业面积不得超过整体的1/3、一年必须办理多少不收费的公益性活动、必须回馈多少营业额作为公益活动基金等。为了确保公共资源的公益性,政府方面有时还会将回馈条件列为评审积分的项目,提出越丰厚回馈条件的竞标厂商,积分就越高。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杜绝商业化的“侵蚀”,是一项长期、动态性的工作,对主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较高。毕竟竞标企业大多实力雄厚,接手公共资源经营的目的并非纯做公益。目前台北非常热门的华山文创园、松山文创园区,都存在越来越多的“过度商业化”质疑。
另一方面,委托经营这种形式,目前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份ngo组织的研究报告认为,对在地文化熟悉又有热忱的地方文史团队往往没有充足资金,也缺乏经营能力。而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中意有商业潜力的公共资源,非热门商圈内的公共资源或历史建筑,则没有人积极经营,政府花钱修复之后,还是没办法真正“活化”。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