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收藏

山西文物保护困境:如何留住历史的记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文配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村,有人居住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尚好,无人居住的则已破败不堪。本报记者李建斌摄)

  山西省3500多个古村落中,500多个正濒临消失。山西古建筑登记在册的有28027处,这些古建筑中,许多都未设立保护机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曾经,山西省灵石县冷泉村,一条青石主道,八条横向小巷,村内院落功能齐全,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艺术精美。

  如今,村里仅剩下一个六十多岁的单身汉和他年逾八十的老父亲。因人迹罕至,整个村庄杂草丛生,房倒屋塌。当年的盛况,只能从“怀仁巷”“耕读第”“种德锄经”等砖雕匾额中去揣摩想象了。

  而在山西3500多个古村落中,因年久失修、居民减少等因素,其中500多个正濒临消失。

  古建筑载附着历史的灵魂,被称为一个地方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面对偷盗、人为破坏、自然损毁、失火等诸多难题,古建筑保护成了文物管理部门的一块“心病”。作为古建筑大省的山西,面对遍布全省的古建筑,又该如何留住这些历史的记忆?

  古建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在山西,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清代甚至更早的古建筑。精美的有古庙宇、古戏台,再不济,也有几处清代院落。”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许高哲说。山西古建筑登记在册的就有28027处,进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6172处,其中国保367处、省保121处、市县保5684处。这些古建筑中,许多都未设立保护机构,面临自然损坏、人为破坏和火灾等诸多危险,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据统计,山西73%以上的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古建告危,附属在古建筑上的壁画情况亦岌岌可危。山西现存壁画约2.4万平方米,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及外在环境的改变,这些珍稀罕有的文化遗存出现了断裂、起甲、空鼓、酥碱等多种病害,其中相当一部分险情严重。

  此外,一些古村落虽未废弃,但村中现代化新房比比皆是,传统风貌被破坏殆尽。古村落的破坏,远未止于有形遗产的消失。随着村、乡镇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定,一些古村落从名字就彻底消失。这些古老的名称,从此永远与历史割裂。

  资金技术制约保护

  虽然山西古建筑保护一再被媒体及各地文物管理部门重视,但真正实施起来难上加难。文物主管部门也承认,大量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尚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原因有二:一是缺少资金;二是缺少人才和技术。

  2011年起,山西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实施了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五台山重点寺庙维修保护工程、太原西山文化带文物保护工程、彩塑壁画保护工程以及濒危古村落保护工程等,累计投入10.66亿元。然而这样的投入,与山西需要保护的古建筑相比,仍只是杯水车薪。

  有专家指出,面对“很多需要维修”的古建筑,人才技术严重匮乏才是最大制约因素。如应县木塔的维修,就是因技术原因,争论了25年才得出“现状修缮”的结论。山西古建集团董事长王国华说,传统技艺大都掌握在老工匠手中,不是能通过有关部门的资格认证和短期培训能解决的。他说,如果让不懂行的人进行古建筑维修,会违背规律和传统工艺施工,这样的保护实际也是一种破坏。

  怎样更好保护

  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山西省曲沃县2010年出台了《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组织、鼓励、引导民间资金认领保护古建筑。古建认领,有效破解了“文物部门有心无力,民间力量有力无门”的难题,为文化遗产保护找到了一条好出路。许高哲说,山西文物部门拟将核心、精华的古建筑保护起来,把省保以下的文物全部放开,借助社会力量来维护。

  而山西省文物局则建议,地方政府应负起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以此促进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文物保护的法定职责,让文物建筑有人负责、有计划、有钱养护和维修。

  此外,山西省阳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罗巍说,近年来仿古建筑及古建构件收藏热不断升温,使得文物贩子对古建构建的盗卖时有发生,让古建保护难上加难。许高哲介绍说,山西拟出台《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让有关部门在监管时“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对破坏行为进行制约。目前,这一草案已报山西省政府法制办审核。

  “许多本应挽救与保护的古建筑,却在城镇化建设浪潮中遭到破坏。”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东生告诉记者,他们专门就城镇化过程中古建筑及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进行过调研。对于古建保护,杨东生说,首先要摸清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当地古建筑及传统村落的分类、分布及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其发展客观条件和内在相关因素。其次要立足于当地经济文化特点,确立“古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驱动力模式,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第三是在规划建设上进行探索,在保持古建筑和村落特色、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基础上,形成城镇化建设类型和利用模式。(本报记者邢兆远 李建斌)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