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收藏

苏州博物馆成功转型 打破外热内冷形象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苏州2月15日电(记者 周建琳)同中国许多博物馆的门庭冷落相比,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直很热闹。作为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收官之作,人们爱把这里当作一个景点来玩,爱“外表”更胜“内容”。

  “但近年来苏博门前长长的队伍,更多的是为苏博精心策划的展览而来。”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在这里工作多年,亲历了博物馆的发展和转型。15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称,苏州博物馆已告别“外热内冷”局面。

  “外热”不再“内冷”

  “前些年,我一早来上班就看到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我心里清楚他们中八成左右是被贝聿铭大师的设计所吸引。”陈瑞近坦言“高兴之余是失落”,因为精心布置的展览都会被视而不见。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2013年苏州博物馆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中排名第八。”陈瑞近解释说,这里面的背景是有国家级博物馆,有“8+3博物馆”,各个省都有省级博物馆,而作为一个地级市博物馆能排这么前,是不容易的。

  2014年对于苏州博物馆来说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文徵明特展开始,古韵茶香茶具特展、瑞典水晶玻璃特展,到年末的陈丹青艺术展、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吴越青铜兵器特展等。这一年,苏州博物馆共推出特展 11 个,全年观众量超过 165万余人次。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记忆的地方,文物的征集伴随着地方文博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对‘记忆’的填补也愈加丰富。”陈瑞近透露,去年,苏州市人民政府斥资4250万元,从台湾古越阁正式征集夫差剑、越王剑等一批珍贵青铜兵器入藏苏州博物馆,填补了苏州博物馆缺少有铭铜器证明苏州吴文化发祥地渊源的空白,使得专题展览有了主心骨。

  一场接一场“重量级”的特展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对于吴地本身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外部和现代艺术的传播,都彰显了苏州博物馆用开放包容的理念,树立地方文化标杆的决心。

  尽现城市的温情

  围着玻璃柜,观众随人流匆匆转一圈,依次将陈设的展品看过去,是什么、叫什么、有什么用途,过目即忘,草草结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