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有了身份证
是对藏品价值的肯定、认可和保护
据3月6日 《中国民族报》报道,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清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碟,终于有了专属的“文物身份证”,其编码是1500022180000100004212。
日前,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情况新闻通报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本次普查首次为每件可移动文物生成唯一的22位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编号,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文物身份证号”和信息管理体系。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或曰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通过三次文物普查,我国已基本摸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和古村落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而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到底有多厚,谁也说不清,即使统计过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据说也仅限于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登记在册的文物。
可移动文物“家底”不清,就会陷入文物保护不明或是保护不力的境地。故而,摸清全国可移动文物“家底”和数量及基本状况意义深远。一是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促使民众自觉保护文物;二是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政策与规划,加强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三是当每件可移动文物具有一个全国唯一的“文物身份证号”,并据其合法交流、展览、转卖时,可对非法倒卖文物进行有效制约。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印迹,给每件藏品颁发一个“文物身份证号”,既是对藏品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藏品的认可和保护。
何勇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