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追讨的那些第一次
近日,随着福建大田县“肉身坐佛”在匈牙利一家博物馆出现的消息,有关海外流失文物如何“回家”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有专家表示,让流失文物归家,不单单是文物部门的事,还需要外交部门、执法部门的配合,最终取决于整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力。 记者高家涛 外交途径追讨恐龙蛋,惊动温家宝
1989年5月29日,在历经整整一年的“漂泊”之后,一件“战国青铜敦”由美国索斯比拍卖公司正式归还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次运用外交路径追回流失国外的文物。此外,这起案例还被视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海外流失文物回流的开始。
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战国青铜敦”,1974年出土于湖北秭归,后被收入秭归屈原纪念馆。1988年,这件当时估计已有一二十万美元的文物被几个盗贼潜入纪念馆偷走,后流入美国,欲在美国索斯比拍卖行拍卖。中方准备了完备的证明材料向美方追讨,最终成功。
由政府部门出面、通过外交路径,是我国目前追讨海外流失文物最常采用的途径。但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存在着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难题。
如在上述追讨案例中,为能及时制止青铜敦的拍卖,公安部、外交部高层数度约见美驻华外交官,为了能够提供青铜敦属于中国被盗文物的证据,更是出动了数百名侦查人员,费时近半年。
而“中国首次通过外交途径追索流失国外的古生物化石”更是惊动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也曾为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1984年,一件有6500万年历史的“恐龙蛋窝”化石在中国广东出土,然而,化石发现后不久即神秘失踪。
2006年12月,这件化石出现在了洛杉矶巴特菲尔德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国内专家请求政府出面追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示:要想方设法追缴流失化石。随后,追索“恐龙蛋窝”化石的国家行动正式开始,国土部、文化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多个部委参与,国内舆论高度支持。即便如此,这场追讨也历时5年有余。2012年3月,这件被视为“生物学史前遗址”的化石终于回到了中国。
法律途径一份密电“引回”3000余件文物
2010年6月17日,流失美国达数年之久的珍贵文物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