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油画:从品牌到产业
本报记者 冯智军
文化产业如何良性发展、如何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在今天是个大课题。
江西省黎川县依托当代历史传统,立足现实情景,逐渐树立了“黎川油画”的文化品牌,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和充满魅力的文化现象,引起外界关注。该县近年来获得“江西油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黎川油画,已在市场和业界悄然崛起。
为什么会形成“黎川油画”?在这个过程中黎川是如何做的?今后的黎川油画发展方向在哪里?黎川对国内其他地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从无到有的产业
黎川油画产业的发展,不是突发奇想式的匆匆上马,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当地的艺术之风有着悠久的历史。
黎川自三国时期建县至今,已有175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岁月孕育了灿烂的黎川文化。明清时期就涌现过邓杞、喻宗仑、陈希祖、陈孚恩、陈延恩、鲁琪光、吴媛等书画代表人物。清代八大山人曾在此游历,民国赵望云到黎川采风,留下了48幅民俗风景写生画作。更有众多的黎川籍书画家,或外出开展美术活动,或留在本县创作并进行美术教育。今天黎川油画的兴起,与当地绘画历史渊源有密切关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留在当地的老知青在黎川县文化馆开办美术培训班,吸引了当地不少喜欢画画的青年。后来成立的一些装潢工艺公司,把招聘的学徒送往景德镇工艺美术培训班学习。这些有了绘画功底的学徒又纷纷到福建晋江继续拜师学艺,专攻商品油画。其时,深圳、厦门等地的油画作品质量高、价格便宜,很受欧美市场青睐,外销业绩不菲。黎川的画师们便纷纷投身于此,自主创业,逐渐打开一片天地。自1986年创办的黎川职中,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有的被录取到高职院校深造,有的在当地陶瓷厂工作,有的到大芬村学习油画技艺。
随着黎川画师的增多,蕴含的市场契机得以显现。2009年,黎川县组织考察团到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参观考察。当时正值金融危机,油画外销不景气,但考察团成员都有回家乡创业的想法,于是当地政府热情地把这些画师召回了黎川。
为了发展黎川的油画产业,黎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个画室就是一家企业,一个画师就是一名创业老板”的理念,建立“黎川油画一条街”,免费为油画师提供创作店面,并推出免费提供3年店租及免费装修店铺、减免税收、方便画师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到了2010年底,当地筹划的营造100个以上油画创作室、1000平方米以上油画精品展示厅、10000平方米以上油画产业基地“油画城百千万工程”全面启动,“黎川油画一条街”正式开业。当地的油画产业也从无到有,点点滴滴发展起来。
目标:创世界油画基地
黎川结合本县油画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按照“创世界油画基地,建文化产业名地”的目标定位,设立油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精力发展油画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天“黎川油画一条街”的集聚效应初显,从最初的几户零星画坊发展到43家画室、1300平方米油画精品展示厅,以及3家油画培训中心。画师们集绘画者和销售者身份于一体,以黎川为基地,采取“内建基地+外建窗口”的经济模式,辐射带动油画产业的发展。
继建成“黎川油画一条街”之后,黎川又开始建设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黎川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周广明介绍,2014年7月启用的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目前拥有160余间创作室,已经入驻200余位画师、10多家油画公司、100多位学员。这些画师中有17名省美术家协会成员、28名市美术家协会成员。他们的作品题材丰富、画种齐全,并在参加省、市多项书画展览活动中获得较好名次。目前,大多数画师以临摹为主,根据顾客提供的照片、图片进行复制临摹,俗称商品油画。少数基本功较好的画师也开始到户外采风写生,步入原创领域。
目前,黎川在深圳、厦门等地从事油画生产和销售的画师共有3000多人。他们不再满足于临摹和复制他人作品,从最初适应市场需要画商品油画,转向油画的艺术创作,作品销往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3亿余元。
对于未来的发展,黎川也有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周广明透露,在2015年至2017年,规划用地100亩,将建成国内一流配置的油画展览中心、油画拍卖中心、画师创作中心、油画培训中心、画师宿舍等。至2020年,争取50家以上大型油画行业企业、2000名画师入驻,争取销售总收入达10亿元。
政府推动 因势而导
《墨品》杂志主编、艺术家周明华在去过黎川后,颇有感触。“现在很多的文化产业完全没有基础、条件,甚至可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就进行强推,往往就会导致失败。”他认为,黎川作为一个县域的文化产业案例来做调研很有意义。“黎川的油画走到今天虽说偶然,但是地方政府因势利导走到今天,它就是一种必然。我国一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基地,很多是偶然的聚落。现在所谓的油画村、油画部落,大都是被动的接单方式,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萌芽状态,是一个产业的原始阶段。真正要做大,必须主动出击,做市场的培育者、主导者。”
对于黎川油画产业的发展,周明华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随着整个外贸环境的改变,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大,一直以外销为主的油画产业,也将面临调整,这种变化对黎川意味着机遇。“随着整个国民文化水准的提高,如何去对接国内的消费需求,这可能是黎川下一步做强做大需要考虑的。”周明华举例说,在题材方面,以前的订单是西方审美习惯的油画风格,现在的家装市场对油画的需求很旺盛,就要求画出中国人喜欢的油画,中国家庭能够挂的油画。还有在市场品牌上,黎川油画也要树立意识,让更多人知道,买家装的油画,到黎川能买到水准最高、价格最实惠的。
北京中育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席殊也特别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民间不是没有人才、资源,但是整合资源需要政府的推动。而且政府推动要因势而导的,不是无中生有,要把民间的创造才能发挥出来。”
怎样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席殊形象地比喻说,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大家都分一点。一定要聚合资源、整合资源,有一定的倾斜,这从黎川的发展就可以看得出来。“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留住一个人就留住了一群人,留住一群人就有了凝聚力,这个地方就发展起来了。把关键的人留住,就留住了这个产业。”
未来:
提升原创能力 保护知识产权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尹洪曾受邀多次到黎川进行考察和指导培训。他对于黎川油画的发展,不仅有着切身体验,还有着专业性的思考。“黎川油画要有可持续发展,就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商品画,应该从艺术的层面上提升。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创,纯粹做一个画师,这在可持续发展上就会有局限性。”
尹洪指出,黎川的这批画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光有技术还不行,更要有文化品位、格调、修养上的提升。“黎川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行动,组织画家去当地写生,跟当地的画家们进行交流。这种活动要经常组织,促使当地的画家在学术上、艺术水准上的不断提高,而不是停留在商品画层面。黎川油画的发展,一定要从真正的艺术品角度,而不是工厂化生产的商品这个角度来打造。艺术到达一定层面不是生产,而是创造,要发展就一定要创造。”
为了提升当地画家的艺术水准,周广明表示,除了进行当地画师的基础培训教育,还择优分期分批将黎川画师送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院校深造,鼓励画师自费参加艺术院校的培训深造,着力提升画师原创艺术水平。
艺术市场评论家徐子林则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他举例说,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势,关键是对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保护推广得力。意大利的设计、装饰画行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都建立在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上,创作者和知识产权、著作权的拥有者是共享未来的,这样才有精力去创作,也会用心去创作。“这才是一个健康良性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是知识产权和著作权,如果不能把它们放到最高的高度去保护和尊重,是不可能发展好文化产业的。这在全球来看,都是绝对的真理,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