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里寄情怀线外展乾坤-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唐明敏,上海绒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
绒绣是用色彩丰富的羊毛绒线(彩帷绒)手工绣制在特制的全棉网眼布上,由千万个颗粒“次第排列”、“彩点组合”以点集成画面。故绒绣也有称“点子绣”、“斜针绣”或“毛线绣”。上海绒绣是把西方的美利奴羊毛线绣花同当地的手工刺绣融汇在一起,把原来简单的图案花色、日用工艺品分流出绒绣艺术品,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刺绣门类,尽显绒绣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鸦片战争时传入中国至今,绒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演变为一种地道的中国工艺美术而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随着“国礼”的赠送而享誉国内外。对绒绣大师唐明敏而言,让她最欣慰的事儿就是:自己与团队合作的大幅绒绣作品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十几个大厅。
线里情怀
绒绣艺术工作是唐明敏从接触绒绣开始到现在,从未停歇过的事业。她怀着对绒绣独特的爱,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
1972年,唐明敏进入红星绒绣厂工业中学学习,由此接触到绒绣。三年后,勤奋的她以优异的成绩留厂并被分配到本厂艺术品车间从事绒绣艺术品的绣制。她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的探索和刺绣,最终让她在沉默中爆发。28岁时,唐明敏已经名声在外。当时,一位客户订做一幅《西德小孩》,正好交到唐明敏手上,具备扎实刺绣功底的她,一炮打响。此后,《上海的早晨》、《宋庆龄肖像》、《邓小平和布什再现》等作品,相继问世,并好评不断。
然而,声名与日俱升的唐明敏,在她勇攀艺术高峰的过程中,却遭到了同行的嫉妒,被调去商场当售货员。这对于执着于艺术的她来说,非常难以接受。当给她商场钥匙时,她不接,并请求:“我宁可在车间绣花也不去当售货员。”“那是打击很大的4年,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命运是什么,但我不甘心。”唐明敏回忆说,厂里的严格规定和滞后的管理与她追求自由创作的环境严重背离,她的心极度压抑和沉重。于是,出于对艺术的渴望,她决然离开红星绒绣厂,加入上海黎辉绒绣艺术品有限公司,从此开启了她艺术路上的新起点。
线外乾坤
绒绣艺术看似粗狂,实则细腻,哪怕一缕最不起眼的色彩过渡、一撮最微弱的亮点嵌入、一个最细小的色彩汇集点,都无不浸透着绒绣师专注的匠心和艺术的智慧,可谓“一丝一缕一世界,一针一线一人生”。
大幅绒绣作品气势恢宏、雍容华贵,是装点高档场所的首选,因此增加了绒绣艺术大师刺绣的难度与高度。但这掌握在唐明敏手中,她线里寄情怀,线外展乾坤,引领着绒绣的发展。在她的领衔下,绒绣好作品频出,并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制。《陈云像》的绣制就是对唐明敏的一次挑战。
2005年,上海恒源祥集团和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筹划绣制陈云的巨幅绒绣肖像,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伟人的敬仰、思念。伟人的长相人们都很熟悉,但要做到形似神似颇有难度,这项重任被交到了唐明敏手中。作品以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中南海勤政殿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为蓝本,作品高1.5米,宽1.2米,因此需要放大13倍,即比平常人的头部大了5、6倍。 唐明敏回忆说:“我从衣服做起,做到头部时,我自己都惊住了,这么大的头绣起来相当不容易。”照片印刷颜色偏黄,电脑扫描打印后又偏红。因此,作品在创作时需进行二次艺术加工。为了使绣像更细致,唐明敏提出将普通的7目网眼布改为10目网眼布,工作量也由此增加了一倍。那段时间,她寝食不安,走在路上,坐在家中,想着的都是陈云头像。一般五官和花白头发最难绣,五官中,又以绣眼睛难度最高。为了达到逼真效果,她将本来就很细的原羊毛绒线再分成三四股,用深青、黑、白三根线反复交错揉杂在一个网格中,并根据光线的变化,大胆运用7种颜色绒线渐变绣制瞳孔部分,以表现形、神、色细节的变化。花白头发要表现一丝一丝的感觉,如果按网眼的格式做很难做出来,它是一粒一粒的,像爬扶梯一样。她只好用特殊的技艺,像刻一样,达到一丝一丝的效果。
肖像完工后,很快运抵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此幅作品实现了超常规大比例放大在绣制工艺和技能上的创新和突破,成为行业中史无前例的尝试,在表现手法上,明与暗、冷与热、虚与实融汇贯穿成一体,逼真地再现了陈云当年的音容笑貌,令参观者惊叹不已。
线下传承
唐明敏从事绒绣42年来,从绒绣画稿处理、分色、配线、自行染色到造型绣制技艺的全面掌握、熟悉绒绣的全过程。不论是国内外古典或近代现代的流行画派;不论是人物肖像、风景、动物、静物,还是具象、抽象等题材,都能娴熟地用绒绣表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她不断汲取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精华,追求西方“点彩法”线色的多样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和运用绒绣工艺中的劈线、分股、拼线、复色等专业技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期间创作出许多工艺精湛的精品,尤其是在绒绣人像和风景画方面,将传统的绒绣艺术推向划时代的水平。
如今,硕果累累的唐明敏并没有想过休息和停歇,她说:“作品才是实的。我现在能想的就是今天能带徒弟传授技艺,明天能够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尽管她的心愿美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因为绒绣的制作周期长见效慢,回报也不是很高。如今上海还在从事绒绣事业的,只有不超过15人,年龄也大都在五十岁以上,年龄最大的73岁。唐明敏也带过徒弟,但都留不长。绒绣正面临失传的危机。
唐明敏说,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绒绣工作,因为绒绣的传播范围较窄,以及客户不稳定,工作累却待遇低,这些都阻碍着绒绣艺术的传承。但唐明敏与她的同行们,面对如此困境,并没有退缩,她们坚守在绒绣创作的一线,积极传播绒绣艺术文化,大力推广绒绣艺术。如今,融入崭新的创意形式和现代元素的绒绣,正成为绒绣艺术的新生代,引领着绒绣艺术的发展。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