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从防护到致富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庞无忌)7月末的晋北高原,没有盛夏的燥热。站在古长城曾经的烽火台上,由樟子松、油松、草甸等组成的“绿毯”一眼望不到边。
这是记者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卧龙山见到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还只是一片是红秃秃的黄土丘陵。自从“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之后,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慢慢绿了起来。
从“沙满天”到“景如画”
52岁的刘恒泰是平鲁区下木角乡打草坪村的村民。这位曾经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已经承包造林8年了。“我那时候看到自己养的羊把山上的草都啃光了,觉得对不起家乡”,现在的刘恒泰拥有1万多亩林地,为从前的荒山披上了“绿衣”。
平鲁区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汇,高寒、风沙、水土流失威胁着这里脆弱的生态。“平地有沙皆走石,荒边无树鸟无窝”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自从加入三北防护林体系之后,平鲁区的造林种草开始高速发展。
中国“三北”防护林始建于1978年,工程涉及十三个省份,占国土面积的42.2%。这道防风锁沙的绿色屏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以前一下雨,山沟里就发大水”,刘恒泰说,“前几天下大雨,我专门在沟里站了几个小时,一点积水都没有了。”
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刘恒泰告诉记者,从前井里打不出水来,现在他村里的地下水已经喝不完了。虽然造林可能持续多年才见效益,但刘恒泰认为这些生态上的变化让他的精神非常满足。
与平鲁区相邻的右玉县在启动“三北”工程后,经历了同样的生态变化。当地人介绍说,以前一刮风就是大半年,黄沙遮天蔽日。因为常年白天点油灯,家具都被熏黑了。
现在的右玉全县有150多万亩的绿地,达到了53%的林木绿化率,逐渐成为塞北高原名符其实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右玉县的沙尘暴天数比50年前减少了50%,降水量有所增加。
72岁的韩祥是土生土长的右玉县人。15年前,老韩自己花钱买了一条荒沟,开始在那里盖房子、育苗、栽树。
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2400多亩林地。无论心情多不愉快,老韩只要往沟里一看,就会充满喜悦,“里面就算蹦出一只蚂蚱,那也是我的”。现在韩老逢人便说自己拥有一座生态庄园,园子里能看到狍子、狼、野兔和野鸡。
与平鲁区一样,右玉多沙砾碎石,风大水缺,植树艰难。现在的成就凝聚着3代人60多年的努力。退休干部王德功回忆,当年全县参与植树,所以工地总是热闹非凡,“又是集市又是娱乐中心”。
从“穷种地”到“富造林”
“苗”和“水”是造林的两个关键。平鲁区大大小小的苗圃加起来有2.5万亩。在这些苗圃里,随处可见戴着白帽子白手套的护林工人在田间忙活。
今年43岁的曾卫蓉是平鲁区向阳堡乡杨树坡村的村民。“现在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能挣100块钱,”她边说边抡起锄头铲苗圃里的杂草,深色的裤子上不断地有泥浆溅上。
曾卫蓉告诉记者,不除草的时候,她也会帮忙栽苗护苗,“以前种地没办法打工,现在有活干了”。
记者看到,跟她一同在苗圃里工作的大都是40多岁的中年妇女。据护林员郝秉良介绍,以前这些妇女只能种地,平均每亩地一年能挣100块钱就不错了。但现在大部分农民都退耕了一部分土地,没事的时候能到各个苗圃里打工,“挣个双收入”。
育苗让井坪村人赵依如发家致富。64岁的赵依如有一块30多亩的土地,他在这块土地上耕种了几十年。他告诉记者,平鲁自然条件不好,过去打不下粮食,一年只有1万多块钱收入。
现在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育苗。这个苗圃每年能为他带来20-30万元的纯收入。去年他卖出的苗木更是高达60多万元。“虽然还是辛苦,但是比种地强出10倍不止”,赵依如指着自己肩头被太阳晒掉皮的地方咧开嘴笑。
在平鲁区有不少像老赵这样通过林业致富的人。全区现在有200多个育苗大户,兴办个体苗圃5000多亩。
其他承包荒山的农民也纷纷利用林木发展经济。刘恒泰说,通过5年的努力,他已经试验成功了一种樱桃树,能在高寒缺水的地区生长结果。他最近还忙着养梅花鹿,搞旅游,要将自己的林地好好利用起来。
据了解,平鲁70%的人口以种地为生。为了给林业让出空间,2005年,平鲁区政府开始生态移民,鼓励农民搬迁进城或者转为林业工人。
这一举动迄今已经绿化了35万亩的耕地和荒山。7年间,平鲁区累计移民2万多人,1万多转为林业工人或者从事林木管护。这些林业工人现在年平均收入可以达到1万多元。
与平鲁同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右玉县,也在造林之余开始考虑经济效益。右玉现在草木葱茏的美景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去年有83.4万人到右玉县旅游,为右玉创造了7.89亿元的收入。
右玉县造林大户王占峰说,他现在在搞林下养殖,也在不断试验新的经济林品种。他计划新造2400多亩杏树,吸引游客来“摘杏”。
王占峰现在每年通过养殖和旅游能有近5万元收入。自家的房子通了电,自己也买上了小轿车。他喜欢在自家门口远眺对面的山头,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是他30年的心血。
迄今,“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11.7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米。“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2.4%。
据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三北”已经进入了第五期工程(2011-2020年)的建设。官方计划在10年内,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1%以上;50%以上可治理沙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70%以上水土流失区治理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