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堵点、新建幼儿园等 北京“睡城”多措补短板
中新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拥有80多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北部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被戏称为“睡城”。新建幼儿园、学校,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体育活动中心,增养老院、托养所,疏通交通堵点……《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北京围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补短板,解决回天地区职住不平衡、交通拥堵、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
建幼儿园、养老驿站、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公共服务
在教育方面,回天地区建成12所普惠制幼儿园,共提供3810个学位,每月保教费用由最高6200元降至最低600元,切实增强了民众获得感。引入人大附中(27班中小学)、清华附小(24班小学)两所优质教育资源,今年9月份招生后增加2040个学位。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实施教育项目32个,其中2018年开工14个项目,有11个项目完成移交;2019年计划新开16个项目;2020年计划新开2个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回天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入园和入学需求。
在医疗方面,建成瑞旗家园和天北街道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扩建,清华长庚妇儿中心项目等3个项目加快推进,将为回天地区新增1200张床位。
在养老方面,已完成5所配套养老院(托老所)和1所残疾人托养所,可提供床位374张,增加福利设施用地1.4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建成1个养老照料中心和21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到2020年,该地区计划建成7个养老照料中心和34个养老驿站。
此外,在文体方面,新建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北部设施和景观即将开放;天通中苑体育馆、天通苑地区综合文化中心、天南街道文化体育活动中心3个文体项目今年计划投用,可增加5.3万平文体活动场所。
疏通堵点、优化线路便利居民出行
在回天地区,实施交通治理项目25个。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路实现试运营,不足半小时,即可从回龙观到达上地软件园,有效缓解地铁交通压力,并对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示范意义。
负责人表示,在该地区建设“一纵一横”两条快速路构架。目前,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北清路已开工,安立路计划年底开工,回天地区交通主骨架初步显现。与此同时,分批推进“五通五畅”主干道建设。其中,林萃路五星啤酒厂段进场施工,搁置12年的断点工程正式启动,预计明年可实现通车;北郊农场桥(回龙观北桥)改建通车,道行能力成倍提升;陈家营东桥建成投用,打通了多年的“断点”。
负责人还表示,轨道交通13号线拆分和17号线项目全力推进,提升通行效率。同时,结合市民诉求,系统研究回天地区交通方案,不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据统计,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现有公交线路94条,日客运量67万人次,服务100余个已建成街区,全部线路均可接驳地铁5号线以及快速公交3线等公交骨干线路。
此外,北京着力提升回天地区的交通治理能力,市区相关部门坚持建设、管理服务并举,加强统筹规划,科学编制疏堵方案,进一步加强交通治理。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建设
记者了解到,回天地区中滩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工,开工建设回龙观地区配网设施改造、回龙观地区配网设施增容项目。加快推进TBD再生水厂建设,明年建成后可增加10万立方米/日的处理能力。累计完成清水园、华龙苑北里、佳运园等31家小区及单位自备井置换任务,年置换水量255.6万立方米。
在推进社区环境建设方面,京都儿童医院南公园等8个公园及绿化项目陆续开工,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未来将增加或提升近300多公顷绿地,不断拓展绿色空间。
此外,为加快提升回天地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回天地区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等七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337家,网点连锁化率达到50%,实现了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完)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