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至上”分析模式走到瓶颈
⊙本报记者 弘文
传统的主动型投资产品(包括非结构化的私募产品),对外标榜的业绩逻辑往往是两条,一是更强的趋势判断能力,二是个股选择能力。两者分别对应着两个主要的分析方法,“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
“由下至上”的能力在2008年后,谈论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原因很简单。当宏观经济可以须臾直下三千尺的时候,一个仅仅管理上突出、并具备所谓“护城墙”的上市公司是不足以应付经济迅速滑落的,更不要说,企业估值的迅猛下降了。
2008年熊市几乎消灭了选股派的人,至少是口头上。
于是,自2008年开始,大量的投资经理(包括公募和非公募)都转向了宏观和策略、经济走向、流动性分析、政策预判、企业利润增速,发电量,构成了一个又一个“严密”的分析框架,并指导投资。
这个模式在2009年和2010年大获成功。那两年,股市合着宏观经济的脉动和政策节拍上下起伏,令大批宏观分析人士成了行业的中坚力量甚至是精神领袖。与之相应,大批量的人才以策略团队的服务形式涌现。各研究机构策略分析师和首席经济学家的地位大大提升,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样预测模式的有效性开始降低。直到今年,很多业绩领先的投资者已经不是策略的信徒了。大家在听完这个行业业绩最好的投资经理的分析后,不由得会问:“投资就靠这?”
这或许意味着,由下至上的分析模式走到一个瓶颈。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依赖策略决策的许多投资产品业绩开始剧烈波动起来。
这是由下至上方法的又一个节点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