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基金

政策底牌点燃A股反攻激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为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政策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对于政策的预期形成了年初市场的反弹,随着5月以来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未来对政策预期高涨的背景下,A股能否摆脱目前的困境?

  政策转向信号明显

  给上半年政策总结出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转向。在经历经济下滑、通胀回落的背景下,政府再次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

  我们可以发现,宏观调控政策产生明显变化是在5月中旬之后。如果说之前是“预调微调”,那么,继5月18日“降准”之后,以国家发改委加快审批政府投资项目、央行6月8日宣布“降息”为标志,宏观调控政策步入明显放松阶段。其目的主要是应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从而将“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

  纵观今年已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力度远不如2008年。2008年底至2009年,面对次贷危机造成的巨大负面冲击,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大基建,另一方面放松房地产调控,辅之以汽车、家电等刺激政策,将总需求大幅拉升。但是今年的政策放松是渐进的,主要集中在基建上。

  具体来看,在扩大需求方面,内需仍是政策扶持的重点,稳投资和促消费并重。在投资方面,“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民间投资被寄予厚望,是投资发力的重点领域。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二季度以来各部委密集出台了“新36条”实施细则,涵盖铁路、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随着细化规则的出台以及贯彻落实,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的扩大以及民间资本的相应跟进将增强民间投资的活跃力度。

  货币、财政仍将发力

  下半年政策释放空间还有多大?“未来稳增长主要是贯彻落实好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至于降息政策,下半年应该还有50-100个基点的空间,分2次每次25或者50个基点,方向仍旧是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夏敏仁就认为,目前处于政策效果的观察期,第二波的微调将在二季度数据出台,或者“北戴河”会议之后。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琳则对本报表示,“本轮刺激政策为经济托底意图明显,后续政策仍将延续刺激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的宗旨,财政货币并用,需求供给并重。”

  同时,她认为,从货币政策来看,宽松是稳增长的必要条件,降准势在必行,但也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当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偏弱时,唯有利率下调可直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并降低存量资金的成本,这是降准不能替代的。”

  在财政政策方面,黄琳进一步预计,减税会成为本轮刺激政策的重点。“下半年对消费领域的财政补贴,对基建投资的财政支持将继续,但减税政策力度更大,具体领域可能包括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围、扩大物流企业减税试点、降低基本民生领域税收、对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等。”

  多头下半场将“进球” 随着未来政策进一步加码,能不能带领股市走出目前的困境?“我觉得可以,下半年股市的表现会比上半年好。虽然大级别的行情可能性不大,但是30%-40%中级别反弹行情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道,现在整体来看,特别是到6月份经济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明显地表现在了煤价的暴跌上。

  “一般进入到煤价这个环节的话,基本上可以说到了经济击破底线的时候。”他进一步告诉记者,因为煤本身跟电绑得比较紧,也就是说跟经济绑得也比较紧的。在经济能撑得住的情况下,煤价是不会出现破位下行的。既然煤价出现破位下行,而秦皇岛的煤库存打满,这也体现了需求的疲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会有落到实处的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出台。

  同时,他进一步判断,如果出现这种局面显然是对市场有利的。不过,仍然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经济长期潜在增速是回落的,此外企业仍然面临去杠杆的压力。“现在就要看政府容忍的经济底线在什么位置,我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会跌破至7.5%的下方。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政策上至少会出现局部的拐点。”

  同时,他表示,投资者未来仍然需要关注前期审批项目资金的落实情况,财政上是否存在1-2个月的超季节性因素投放,最后还需要关注长期贷款比重是否出现提升。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文招则表示,下半年流动性继续改善的同时将看到经济基本面回暖。第一,房地产去库存非常顺利,预计四季度房地产供需将均衡,届时房地产企业将开始新开工和投资周期;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促成中国制造业成本压力大减,制造业出口活力面临回升。因此预计二季度是经济底,三季度略回暖、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经济显著回暖。“股市将从流动性推动的中级反弹向经济回升推动的中期反弹转化。”

  总体来看,下半年国内政策将使相机抉择的稳增长与逐步加码的调结构并举。流动性将在下半年继续改善,业绩也逐步见底。(大众证券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