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赚钱没有够 该收手时就收手
一、巴菲特小故事
巴菲特多次给他的孩子讲灰姑娘的故事,他也多次给投资者讲灰姑娘的故事。2001年初,美国网络股破裂,股市大跌,巴菲特回顾股市从大牛市转为大熊市,再次讲起了灰姑娘的故事:
“投资与投机之间的分界线,永远不会是明亮又清楚的,尤其是当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最近都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投资与投机之间的分界线就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没有什么能够比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到一大笔钱这样的猛药更容易麻醉人的理性。在经历过这类令人极度陶醉的体验之后,一般正常理智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类似于参加舞会的灰姑娘一样的行为。他们明明知道,那些股票相对于公司未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说估值已经高得极其离谱,继续投机这样的股票,如同灰姑娘在欢宴舞会中待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马车和马夫现出原型变回南瓜和老鼠,后果十分危险。但是,尽管明知如此,他们还是非常厌恶自己会错过这场狂欢大聚会的一分一秒。于是,这些参加聚会很长时间已经兴奋得头晕目眩的人都打算继续待下去,直到午夜来临马车和马夫将要现出原形变回南瓜和老鼠之前的最后几秒才离开。但问题是:他们是在一个时钟上根本就没有指针的房间里跳舞。”
二、《道德经》大智慧
《道德经》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一章讲的是如何选择。有些事对你在外界的名声或者在组织内的名分有益,但你知道对自身无益,相反,有些事对你自身有益,却有损你在外界的名声或者在组织内的名分,如何选择?别人给你的名,自已给自己的好,哪个更重要?有些事,做了会赚钱,却会伤身,等于拿命换钱,有些事,做了会养身,却会费钱或者小赚钱,等于拿钱换命,要命还是要钱,命和钱哪个更重要?有些东西得不到很痛苦,但是得到了再失去更痛苦,比如爱情,比如吃美食和减肥,要还是不要,爱还是不爱,吃还是不吃?所以,有得必有失,感情如此,东西也是如此。爱得特别深,必然愿意为之付出特别多,牺牲特别大,男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女人长年陪读为孩子,为了最爱的人,最爱的东西,不惜时间,不惜精力,不惜性命,不惜天下。攒钱也好,攒粮食也好,攒人脉也好,攒宝贝也好,攒得特别多,付出的代价必定特别大,一旦失去,痛苦必定非常大。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贪得无厌,已经足够了,还要更多,实际没有增加多少好处,只会招来麻烦甚至骂名和耻辱。做事知道适可而止,如同喝酒,如同吃饭,如同做爱,如同工作,没有吃够,没有喝够,没有做够,当然不爽,但是吃得太多过于肥胖会早死,喝得太多醉得走不好路开不好车会出事,工作太多会过劳死。知足常乐,心情好,适可而止,身体好,心情好加上身体好,可以活得更长乐得更久。
三、刘建位道解巴菲特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大牛市是,从2005年6月上证指数最低998点一起上涨到2007年10月最高6124点,2年4个月股市大涨6倍。
股市这么短时间狂涨得这么高,难道我们不知道股市过于高估了吗?为什么我们明知高估还继续持有甚至继续追高买入呢?过了5年,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巴菲特回顾美国网络股大牛市,说得一针见血,大牛市里股价涨疯了人也都疯了:“远远更加不理性的是,市场参与者对于那些最终几乎可以肯定价值平平甚至根本没有价值的公司,却给予极高的估值。但是,投资者们就像被飙升的股价施了魔法一样,对这些大涨的股票疯狂着迷,完全不考虑股价以外其他所有因素,成群结队地带着大量资金蜂拥着抢购这些公司的股票。就像有某种病毒一样,在业余投资者之间飞速传播,也在专业投资者之间飞速传播,导致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竟然认为某些板块股票的价值变得脱离了本来作为股票价值支撑的企业内在价值。”
价格是名,价值是身,名与身孰亲?公司是身,股价是货,身与货孰多?不买还涨,得不到钱,买了大涨,但后来跌得更惨,得而复失,而且失得更多,得与亡孰病?太爱的股票必定愿意高价买,甚爱必大费。已经涨了很多明显过于高估还舍不得卖出,还要拿在手里,最后收益必定会大幅度减少,多藏必厚亡。知道满足,适可而止,才不会贪得无厌,过于高估还死拿着不卖,甚至再高也追着买,从而避免大跌来临,大亏一场,身败名裂,才可以长久生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说,胜者为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命与钱重要?我的看法是:熊市过于低估时买入股票是拿小钱换大命,股市过于高估买入或拿着股票是拿大命换小钱。
股市从大涨到大跌,我们从大赚到大亏,才有些明白巴菲特过来人的忠告:“每一个泡沫都有一根针在等着它。而且当泡沫与针尖二者最终相遇时,一波新的投资者们学到了一些非常古老的教训:……当投机看起来最容易赚钱的时候,却是最危险的时候。”
(作者为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投资建议。)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