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指数基金:花几分钟了解买入的指数代表什么
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指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是投资的最佳选择之一。不仅仅是巴菲特,在更早些时候格雷厄姆也曾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对于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做功课的投资者来说,选择指数基金是最便捷的投资方法之一。
指数化投资在当今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家基金公司争相开发指数基金产品。在这其中,依据市值权重编制的基础指数基金在国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最广为人知的沪深300指数,目前市场上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多达30只,数量占比超过指数基金总数的10%,是指数基金市场上最主流的产品。其次,以中证100指数、深证1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为跟踪对象的基金产品也不在少数。这些指数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依据样本股的市值排名进行编制的,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买入这些指数基金,其实更多地是在买入大市值股票。传统观点认为,如果投资者买入中证800指数,基本上就实现了国内股市的全市场覆盖。然而事实上,不仅沪深300指数是按照市值权重筛选成分股的,中证500指数最终也是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最终中证800指数为投资者覆盖的其实是2000多只股票中的大市值股票。当那些未被纳入指数的中小市值股票表现出色时,投资者仍旧不能分得“一杯羹”。比如今年以来强劲的创业板行情就让主流指数显得有些尴尬。
想要真正实现全市场覆盖的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一些传统的市场基础指数为你买入的或许更多的是市场的局部。即便指数化投资是“懒人”投资的最佳方法,多花几分钟了解你买入的指数究竟代表什么或许更为妥当。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代表的小市值股票将持续数量上的井喷,而事实上他们目前已经在数量上占据了A股的“半壁江山”,尽管市值方面远远落后于主板。因而,对于想要实现市场全覆盖的投资者来说,跟踪中证800指数、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的基金组合更能接近投资初衷。
由于大市值公司占据着绝对的比重,按照权重编制的指数的“命脉”也更多的掌握在这些“巨无霸”手中,这对于持市场不可知论观点的投资者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大市值并不意味着更大的上涨潜力,小市值也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有时候大市值也伴随着大泡沫。因而,对于持有市场中性看法的投资者来说,等权重指数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等权重指数基金,如诺安中小板等权重ETF、中银沪深300等权重指数(LOF)、景顺长城沪深300等权重ETF等,但仍属于指数基金中的“非主流”。
对于价值派的投资者来说,投资于传统的按照市值编制的指数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市值并非就一定意味着低市盈率、高股息,虽然在当前市场上这些因素看起来似乎是相关联的,以银行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往往也显示出低市盈率、高股息的特征,但是仍不能排除如歌尔声学这样市盈率高达70倍和其他一些显见分红的“铁公鸡”也因市值庞大而被纳入传统的市场基础指数中。而偏好成长风格的投资者,看重的也往往并非市值而是企业的收入增长、利润增长等。对于具有明显风格倾向、而又懒得费脑子选股的投资者来说,选择风格指数或许会“更对胃口”。典型的价值指数基金如华宝兴业上证180价值ETF、交银深证300价值ETF等,又譬如成长风格的指数基金,如大成深证成长40ETF、国泰中小板300成长ETF等。
总之,理解你买入的指数基金,实现对市场的全覆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懒人的风格化指数投资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难。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