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自建信用评级 债基风险错配有望纠正
突如其来的超日债违约让债券市场的“小阳春”备受考验,也令众多债券基金经理重新审视今年的投资策略。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日债违约的时点出乎意料,地方的观望态度更是重击市场信心,这极有可能扭转此前债券市场在“刚性兑付”预期下的风险错配,今年债市将上演个券明显分化的结构性行情。据记者了解,为了应付潜在的信用风险,许多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门已经组建自己的信用评级系统,并将其作为信用债投资的主要依据。()
信用风险或发酵
作为债券市场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超日债未能按时付息的后遗症正在各个领域不断发酵。
万家基金认为,超日债违约事件爆发后,信用风险将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除了债券市场外,进入二季度后,资金敏感型行业的信用风险将持续发酵,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钢贸、铜融资等问题将陆续暴露。而在实体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信用风险担忧可能被市场强化。
伴随着对信用风险担忧的加剧,许多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部门都自建债券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将其作为债券投资的主要依据。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就告诉记者,考虑到“刚性兑付”迟早有一天要打破,潜藏的信用风险或将系统性爆发,公司此前就专门组织研究员对个券基本面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建立内部使用的信用评级体系,以此作为基金经理的投资依据。
“根据我们此前的投资经验,部分外部高评级的债券,其潜在风险其实很大,无法作为投资依据。如果我们不自建信用风险评级体系,那很容易被外部混乱的评级所误导,一旦未来债券市场的‘风险错配’被扭转,将会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该负责人说,“为了这个评级系统,我们专门配备几个研究员,不断跟踪调研发债主体的现金流和基本面,评级对象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大部分优质债券。”
演绎“结构性行情”
自建信用评级系统的基金公司正高度戒备信用风险的爆发。在他们看来,超日债违约只是前奏,未来还有多只债券都存在违约的可能,这将逐步引爆信用债市场的潜在风险,从而倒逼债券市场纠正过度的“风险错配”,令债市演绎一波“结构性行情”。
上海某债基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在刚性兑付的预期下,此前债券市场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匹配的,由于不担心违约的风险,大量资金扎堆高收益信用债,导致整个债市的利率曲线被扭曲,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角度,回归正常的风险收益是必然趋势,投资者盲目追逐高收益债券的热情将被迫降温,债券市场将在近期演绎个券走势明显分化的“结构性行情”。
万家基金认为,超日债违约发生于信用环境极端脆弱的时期,预计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个券分化会比较严重,但债市整体走势不会产生趋势性改变,特别是在投资者逐渐趋于成熟的当下。万家基金表示,超日债违约不会是中国的“贝尔斯登时刻”,恰恰说明中国的债券市场正从利率市场化向风险市场化有序推进,是金融市场变革的重要标志。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