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点关口大资金分歧 三公募冠军热点预判殊途
基金规模再度创出新高,货币基金牛气冲天。但是,这也注定了不是股票型基金的春天。
根据日前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末,我国90家基金公司共管理资产35531.47亿元。这也是时隔六年之后,公募基金首次摆脱行业颓废,规模创出新高。
其主要的功臣是货币基金,货基规模在2个月时间翻番,攀升至14233.79亿元,不仅首度超越万亿大关,而且成为公募基金规模最大的一类品种。而股票型基金作为此前基金行业的主营业务,显然已经靠边站。就像梁永强受访时说的,公募基金,除去货币基金的部分,实际上是在缩水的。
这也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约访各类基金经理,常常聊及的话题。加上此前南方邱国鹭的离职,又让这个行业陷入神经质式的集体感慨:这个市场缺乏价值投资的土壤。
真的是这么简单的逻辑?
引申出这一逻辑的本质,可能正是基民抱怨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抱怨A股规则,这一系列情绪的渐次膨胀。大家每天关注的都是充斥在市场上的炒作信息,就像本次采访聊到的,市场关注的重心除了热点还是热点。大家都忙着找故事或者讲故事,大资金在这样的规则下没有丝毫投资优势,价值投资自然就早已经不再是真的价值投资。
所以抛掉这些高大上的感慨,从基金经理们的言论中,厘清自己的投资逻辑非常重要。
资金利空,政策利好?连日以来,在消息面主导下,A股围绕2000点的拉锯战正在升级。
在过去几个交易日,以国寿为首的保险资金通过大幅赎回公募基金,撤离A股;几乎同期,宏观数据低于预期也重压A股。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证综指在过去12个交易日,有8个交易日曾震荡至2000点以下,基金重仓股成为这一轮大跌被绞杀的重心。直到3月21日开始从底位攀爬,截至3月25日收盘收报2067.31点,暂时告别跌破2000之虞。
相比而言,政策面在随后的大盘走势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包括京津冀概念、优先股概念,都引领一波个股上涨热潮。
“最近政策面又有什么消息,保险公司赎回基金的原因是什么?”连日来,多位基金业内人士曾致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沟通,短期的A股反弹,并未消除市场人士的恐慌情绪。
针对多空情绪极度的针锋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邵健 。邵健管理的嘉实增长 10年收益率416.42%,这一成绩在公募业内凤毛麟角,邵也成为目前市场上硕果仅存的10年长跑冠军。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华商基金副总经理梁永强。2010年,梁永强与庄涛 、孙建波共同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获得2010年度冠军;2013年其单独管理华商主题精选成绩不菲。
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中邮基金任泽松。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则是2013年新晋业绩冠军。
而从采访内容来看,三位基金经理对A股缺乏整体行情几乎预判一致,不过对于A股运作的风格走势,以及对于热点概念的判断则出现明显分歧。这种来自大资金的分歧,或许也正是目前A股运作格局下的典型特征。
2000点A股风格博弈论
《21世纪》:对于短期行情,市场有几个因素影响,包括维稳时点结束、新一轮IPO、信用风险暴露等因素,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场节点?
邵健:我个人判断资本市场面临投资时钟由类滞涨到类衰退。流动性、信用风险,和IPO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对市场构成一定压力,市场上行概率不大。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可能更多地需要考虑避险或者寻找结构性机会。
梁永强:从短期来看,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行的趋势,短期流动性仍能维持宽松。地产链条风险和人民币贬值,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短期看,两会降低了信用风险爆发的担忧,流动性宽松还能保持一段,市场短期下跌动力不足。但是三月下旬开始,流动性季节性回升,信用风险担忧还会反复,我建议应当增加防御品种配置。
任泽松:目前市场上对于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是有所下调的,我们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爆发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我个人判断今年为结构性行情。
《21世纪》:2013年是市场结构性分化最典型的一年,您怎么看待2014年这种风格的延续?
邵健:到今年一季度,这一风格还在延续。不过我认为这一情况是在一定的经济和市场背景下发生的,比如传统产业的衰落、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的缺乏与资金的迁移、技术的创新、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等。
但与去年不同的是,经过一年多持续的上涨,大部分中小盘成长股当前的估值已非常高,主题色彩明显,且缺少必要的基本面支持。预计未来成长股的表现将逐步出现高度的分化,成长股的投资将从过去一年的风格加主题投资逐步转向基本面加主题投资。与此同时,部分传统行业股票可能会找到转型的方式和新的增长点,开始会有少数亮点出现。
任泽松:我认为2014年市场将会是去年行情的深入演绎,结构性分化相对于去年将会更加明显。由于经济增长逐步下台阶,整体宏观经济相关的周期类行业缺乏趋势性投资机会。在GDP增速窄幅震荡的预期下,低估值蓝筹板块缺乏上涨弹性。除非今年经济增长超过目前的市场预期上限,但现在来看这种概率相对较小。预计今年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个股将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21世纪》: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后市您关注的主要“事件性影响因素”主要还有哪些?
邵健:从大的背景来看,我个人后市关注的“事件性影响因素”主要是潜在的信用违约事件及改革措施的落实等。两会确定了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主要工作方向,从总量层面来看,7.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还是略偏高,这将使投资者对转型的信心有所削弱,同时对中国债务问题与金融风险问题的担心上升。
从结构层面来看,两会还是定调要推动改革与转型,未来相关政策的推出将给安全、军工、信息产业、环保、医疗卫生、国企改革等板块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任泽松:两会的召开为当前的市场确定一个政策导向,事件因素上,我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主题、国企改革主题、丝绸之路主题等。
《21世纪》:基于这样的市场认识,在大的布局逻辑上,您有什么样的逻辑。
梁永强:资源都在寻求更优化配置的机会,站在这个角度观察市场,我们一定要看未来哪些资产可能带来更好的回报。
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私募行业运作得比较好的,规模增长都非常快;而公募基金,除去货币基金的部分,实际上是在缩水的。这说明普通老百姓的资产配置还处在过去的通货膨胀形成的理念下,他们觉得这个赚钱效应差,才寻求其它方向的配置;但很多高净值人群已经在考虑把资金从其它的资产逐渐往股权投资方向倾斜了。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或者具有引导性倾向,行业发展、资金流向正是受着这种逻辑被引导。
热点预判显著分歧
《21世纪》:目前大家关注的还有一个焦点,新股在马上就要继续发行,对于后市的打新,您怎么看待,是否会参与?新股发行对整个市场的估值格局是不是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邵健:新股与老股一样,肯定只有一部分具备投资价值。但中国的投资者往往给予更高的热情,作为机构投资者而言,我们会精选有潜在投资价值的企业非常审慎地参与。
新股发行对于整个市场的估值格局可能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主要供给的将是中小企业,中小盘绩差与绩平股票的估值从长期看会受到较大压制,但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梁永强:从政策走势来看,2015年要全面实行新股发行从审批制向注册制的转变。而2014年是个过渡年,这样的话新股大量发行,整个市场也会不断呈现向港股和美股过渡的特征,即整体指数变化没那么大,但结构性差异会非常高。围绕新股发行延伸出一些机会,还有一些在原有市场中,可能品质比新股更优的一些东西,也会成为投资的标的。
任泽松:新股发行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行为,短期的确会增加股票的供给,对于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市场的估值体系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质地优秀的新股,我们也会选择参与。
《21世纪》:从具体热点概念来看,对前期资本运作频率比较高的有手游概念、影视概念、互联网金融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投资上,您有什么样的逻辑?
邵健:从行业景气度的角度,未来仍是较好的。但是其中大多数企业而言,我们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基本面甚至透支,仅有少数企业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梁永强:从寻找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沿着“资源都在寻求更优化的配置机会”的逻辑。每个产业兴起的核心反映的正是人们需求的变化过程。过去几年手游、互联网金融等概念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未来新的信息网会不断被改造,所有的信息终端也会更加泛化,比如可穿戴设备、车、办公环境都可能被信息网终端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产业的发展必然是非常快的。
任泽松:这些主题概念基本都是信息消费行业,也是符合新兴行业的属性。我们对于新兴产业依然是比较看好的。除了上述概念之外,信息消费行业中我还比较看好互联网、医疗和消费板块。
《21世纪》:近期您布局重点是否可以透露一下?
邵健: 近期我的布局主要还是在转型相关的一些行业的优质企业,及前期调整较充分的一些持续成长行业的龙头方面。具体的结构,我们很快就会发布一季报,大家也应该很快就可以看到。
梁永强:今年在原来长期持有的很多品种之外,我也参与了一些主题投资。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想尝试更多的东西,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做一个优化。比如军工和新能源,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军工领域,随着整个优质资产、军工研发资产、整装资产逐步上市,军工企业的品质或投资价值将可能逐渐显现。环保方面,当环境对于人类的反馈越来越多的时候,低碳、新能源、环保方面的需求就会不断出现。
任泽松:其实我布局的重点也正是刚刚聊到的信息产业、医疗、环保等。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