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兑付危机后续:多家“涉案”机构集体否认
继工行四川省分行否认代销后,6月10日,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撇清与陷入兑付危机的华融川镁矿业基金的合作关系。
譬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人士向记者表示,其深圳分公司从来没有与该基金发行方——深圳市昕正华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深圳昕正华宇)合作过产品,为川镁矿业基金提供3亿元兜底资金的方案更属无稽之谈。
中邮证券一人士也表示,对于该公司来说,8亿元的回购担保属规模相当大的决策事项,但在公司层面并无此事,具体仍需核实。
华融3亿元兜底虚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华融川镁矿业基金注册名称为深圳市华融川镁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2年7月,先于华融川镁矿业基金I期发行成立时间,出资额3.6261亿元。
其组织结构颇为复杂。普通合伙人(GP)共4家,分别是深圳昕正华宇出资200万元、深圳市华融天逸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华融天逸)出资1亿元、成都市金盛银天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1440万元、深圳市华融天悦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华融天悦)出资9800万元。有限合伙人(LP)仅有成都川镁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1.48亿元。深圳昕正华宇担任执行合伙人。
另外,华融天逸的工商资料显示,其普通合伙人(GP)分别是深圳昕正华宇(出资200万元)、衡纬商贸(出资200万元),有限合伙人(LP)则是成都逸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出资1.04亿元。
2013年11月,华融川镁就向其投资者表示,兑付资金来源之一即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企业债的方式斥资3亿元来保证兑付。“当时是想让华融方面购买投资者的份额,但后来没执行该方案。”深圳昕正华宇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按照深圳昕正华宇的介绍材料,其与华融资产关系密切。譬如曾经与华融资产共同发起成立“华融昕正矿业基金I期”,投资于国内优质矿产资源项目,华融资产深圳办事处协助资金监管。“华融主要负责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和对项目的尽职调查。”上述深圳昕正华宇人士向记者表示。产品资料则显示,华融昕正矿业基金I期共投向两个项目,其中就包括川镁矿业,这款产品Ⅰ期在2013年5月兑付完毕。
工商资料显示,深圳华融昕正的最大出资人是深圳市鼎域矿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而川镁矿业的控股股东——呼和浩特市衡纬商贸公司,正是后者的出资人之一。
6月10日,华融资产方面回应称,深圳分公司从来没有与该公司合作过相应的项目。“所谓提供3亿元的兜底方案,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都不知道这个事情。”该人士向记者表示。
中邮证券卷入高额担保?
此外,这款产品的风控措施中还提及,华融川镁矿业与中邮证券签订《专项金融暨财务顾问协议》,当基金合伙期满,股权回购方衡纬商贸公司及其他第三方未收购该基金所持股权时,中邮证券将以8亿元收购川镁公司90%的股权。
“当时确实和中邮证券签过合同,并且通过其内部合规的审核。”上述深圳昕正华宇人士表示。中邮证券的前身是西安华弘证券,股东名单上,除西安当地的3家财政局外,2006年2月曾引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邮政公司和中国集邮总公司,3家新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90.54%。
“中邮证券实际上相当于做了一笔兜底担保,变相给这款产品提供增信评级,提高吸引力。”深圳一位券商人士分析称,但首先其中的问题在于,一旦发生风险,券商自身不能直接持有实业,只由旗下的产业基金、直投子公司或者借道资管计划。
事实上,2013年中邮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该业务营业净收入增量贡献明显,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81亿元。该公司的思路是,先以通道业务扩规模、揽资源,先对接客户需求,然后再进行主动管理的重大转变。
其次中邮证券的2013年报显示,其注册资本为5.6亿元,净资本为6.6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97亿元。“担保规模这么大,肯定存在风险隐患。”上述券商人士分析认为,因为按照监管此前的规定,券商对外担保金额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中邮证券,对方一位负责人表示,在公司层面没有与这款产品进行过合作。并且中邮证券的财务顾问业务在2013年尚未开展。“相对于净资产规模,8亿元的回购决策对中邮证券是很大的规模,按道理应该要经过公司高层决策,并非业务部门所能决定。”该人士说,但此前公司内部确实有过相应的传闻,不过具体的情况仍需要进一步核实。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