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会 “一蹴而就”
近期,基金行业最喜欢谈论的是上海基金公司的崛起。今年以来,把握了沪深300ETF和债券创新品种的机遇,注册在上海的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并开始受到业界的瞩目。这是过去几年所没有的事情。
有深圳的机构认为:“这是上海的政策和创新氛围特别宽松所致”。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似乎并不一定能如此表述。
回顾过去,京、沪、深三地的市场和政策环境长期各异,但创新的龙头却一直在变化。无论是过去14年的发展过程,还是2008年之后,深圳、北京、上海的机构创新风气一直在轮换。时而深圳、时而北京,到了2012年,终于上海的机构开始脱颖而出。这难道一定是上海的氛围近几年表现得最好吗?
过去几年,市场还在讨论,上海的基金公司为何难以做大,难道一夕之间上海的氛围成了国内最好的了?这个说法不客观。
创新的机遇需要政策氛围,更重要的还在于基金公司这个个体能否发挥能动性。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几年创新的主要力量都是国内几个大公司,以及国投瑞银、华泰柏瑞这样的中型公司承担的,这表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是人。
通过观察近期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创新获得快速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要坚持走创新的路子。在当前的中国基金界,最能获得业务突破的依然是创新。中国的市场有空前的流动性,中国的公募及基金产品目前还比较雷同、传统,创新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在目前转型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中,创新仍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创新需要坚持。在国内创新的成功案例(或不成功案例)显示,成本是极高的,难度也是极大的。从产品酝酿到各级关系协调,再到最终千辛万苦一朝推出,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波折,需要较大的财力、决心和极大的耐心支撑。没做好足够思想准备的公司,创新的路一定走不下去。
其三,创新的投入重点是人。与设备相比,创新的核心投入其实是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人,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有热情、有能力、有决心、有坚持的团队,才是创新的真正载体。找到这样的人,或是培养这样的人,是希望创新的基金公司老总们应该思索的问题。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