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基金

如何为自己量身选择私募基金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09年年度,新价值2期以192.57%的收益率跑赢大盘近100%,15只阳光私募超越最牛公募王亚伟116.19%;2010年,世通2期以96.16%的年度收益率引领阳光私募,同期沪深300下跌7.26%,587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全年平均收益率为6.4%,分别跑赢公募基金和指数3.39%、18.91%。自发展开来,阳光私募便成为了高端私人理财产品中的焦点,一个个神话般的业绩将阳光私募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30日,全国阳光化的私募基金公司有473家,全国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已经到达1020只(包括少量由信托公司、公募或券商发行管理的产品),其中,仅今年发行成立的产品就有167只。

  如此庞大的发行量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众多各样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熟悉阳光私募行业和公司情况的投资者也增加了筛选难度。而且,目前阳光私募业存在着整体业绩首尾相差较大、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私募信息不公开透明度不强等问题,本文就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投资偏好的私募基金提供了建议。

  1. 了解个人投资风格、风险偏好

  在投资者决定投身于表面光鲜华丽的私募基金之前,需根据个人收入水平、可自由支配资金量、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衡量个人的投资风格、确定投入资金量。超过个人承受能力的资金投入量、突发事件而引发的资金需求都会导致都会导致投资心态的变化而承受过重心理压力。确定个人的投资风格与风格偏好也为选择适应自身的私募基金做好了前提准备。

  2. 私募基金公司投资风格研究

  只有当投资者了解并认同了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之后,才能克服对短期净值波动、业绩排名的心理障碍,获得与私募基金共同成长所取得的回报。例如:对于崇尚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公司,在面对波段性机会时,可能存在短期业绩不如另一些操作灵活的私募基金,它们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更可能是长期稳步的上涨。而对于一些擅长短线操作,或者偏爱概念、题材的私募,投资者这要忍受高风险、高波动性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3. 筛选私募基金

  在确定了个人偏好与私募风格之后,投资者便能缩小范围,在某些特定范畴内精选私募,对于相同或相近风格的私募,其可比性也更强。对私募基金的综合评价归根到底就是对私募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双向衡量。通过私募基金不同时间区间的绝对、相对收益情况分析私募基金获取收益的能力,通过一些风险衡量指标如贝塔、单月最大跌幅与最大回撤等分析私募基金的风险管理能力。

  4. 择时买入

  投资私募基金如同投资于股票,选到了好的股票若不配以适当的价位或者时机,仍不能算是一次好的投资,甚至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投资,投资私募也是如此。虽然私募历史业绩(净值表现)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问题,但仍需注意,明星私募的短期市场评价可能存在“高估”情况,而一些名气较小抑或是前明星私募也可能因为短期的业绩平淡而被“低估”。

  对私募基金的择时可能是当期最为投资者忽视的因子。大多数人把目光聚集在年度季度乃至月度的前十名榜单,能数次进入前十榜的私募基金通常能在短期内募得大量资金,甚至短期内发行成立几只新品。投资青睐明星私募,而明星私募通常也愿意借助市场认可的东风尽快扩张规模,然后再专心投资。但明星私募的业绩可能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悄然改变:资金规模的变化导致操作灵活性发生改变,投研能力跟不上资金规模,或者投研团队变化、新人员加入后投研团队需要的磨合期,众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私募的业绩表现。投资者需慎重衡量,私募基金短期业绩的突出表现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另外,不同的私募适宜操作的市场环境不同,市场状况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私募的业绩表现。私募能否准确的分析预测经济走向、股市走向,并应对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决策。在不适宜自己操作的环境中,能否及时控制仓位或保守操作,控制风险。能历经不同市场环境而屹立不倒,把握擅长的市场环境中的机会,回避陌生环境中的风险,几经轮回之后,这样的私募才能长期生存。

  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择时还体现在何时准备进入投资领域,不少私募抱怨当市场状况不好时,投资者通常不愿意投入资金给私募基金,而此时恰恰是私募基金认为比较好的“布局”事情。等到市场好转时,通常已经错过了最好的买入时机,错失了获得较大安全边际的机会。

  5. 坚持或放弃

  好的私募,“基本面”不发生变化,都值得长期持有,不宜仅仅因为私募短期业绩排名不理想而赎回转投明星私募。发现有问题的私募,或不适宜自己投资风格的私募则可以择机选择赎回。

  研究挖掘好的私募基金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对私募基金能力的衡量通常需要综合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投研团队能力与协作程度、激励制度、诚信水平、风控及抗压能力等综合方面综合考量。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有研究能力的第三方机构代为研究,或者是投资于由私募研究机构筛选组合配置的私募组合基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