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技巧]职业投资人教你如何避免过早买入
“作为一个管理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最大的恐惧是:在市场下跌时买入太早以至于买入价格依然处于过高定价的水平。”这是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致股东信上的重要看法。的确,“买入太早”是几乎所有价值投资人的首要敌人!
因此,永远给自己的价值预判留有后路是聪明选择,做一个保守组合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控风险。保持保守的仓位在遇到危机时是至关重要的:它使人们能够保持以长期为导向,思路清晰,集中发现新的投资机会,而其他人可能甚至被迫出售自身资产。以下,我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一下“防范买入过早”的具体解决方案:
1、投资思想认识上要秉承保守和苛刻的理念信条
理念一:在投资买入之前要做好六个准备:信心准备、情绪准备、现金准备、策略准备、眼光准备、风险准备。所有这些准备都要有个根基思想,就是保守和苛刻,尤其是买入的价格深度,尽可能在你所认为的合理估值基础上再继续打八折,从指标估值和股息分红上都感觉相当廉价了,并结合历史底部分析,具有相当大的含金量时才是正真可以开始下手的时候。
理念二:要知道买不上具有深度价值的廉价位置很正常,也许3~5年内能有3~5个标的符合条件就不错了。其实市场永远不缺深度价值机会,根本不用担心买不上,有些朋友估值时候总纠结:“买不上怎么办?”简单记住这样一句话:“买不上深度价值位置也很正常,因为我们不是仅仅为了买入而估值,但一经买入的,必将为复利收益做出积极贡献。绝大多数买不上深度价值的位置是由于贪婪和恐惧,贪婪,使你过早地就全仓倾倒在价格高位;恐惧,使你错过明显的廉价位置而被迫追涨。合理的买入说来也简单,就是在你认为的价值区域再加几道保险,然后严守标准就行了。
理念三:安全边际就是要苛刻地讨价还价,而不是过分褒扬未来的成长预期,当然定性分期其长期成长因素是必须的。有些朋友随意买入过往或臆想的成长股,大多数都是寄托在虚幻的期望或炒作中。因此要学会固执己见,我行我素地独立思考问题,哪怕是教条些,也要避免外界高成长估高价格和市场喧嚣热点的诱惑。 2、操作方法上解决方案 ||###||###||### 2、操作方法上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固定跟踪,量化买入价格和买入仓位尺度。
将自己所有认为可能成为投资标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都搜罗一起,做一个全市场范围内大的投资标的池子,然后结合你的较为深度的评估标准,来量化首笔头寸建立的具体区域,并且将几乎所有的价格变化都考虑在内,去继续制定你未来可能的最佳解决方案,这里包括买入价格和尺度,或是评估标准和细则、买入仓位尺度大小,如何量化前端的风险风控等等。
解决方案二:不在盘中做决定,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做好投资计划,最好要有专门的风险监督员。
这就是接下来的理念原则的执行问题,机构投资者可将策略计划制定人员和具体执行交易人员分开,各司其职。交易计划定制在几个月或几周前完成,没有特殊原因,不准在具体交易时间段内下达交易指令。
而个人投资者要想法回避在交易时间打开交易系统,所有交易必须全部在9:30前挂单完成,所有挂单都符合事前所制定之交易计划。
解决方案三:组合式买入,仓位控制。
绝对避免提早买入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适当分散组合时买入,比如规定某同类板块买入上限,尽可能找行业稍有对冲性质的板块,比如大盘和小盘都安排适当比重,黄金资源类和科技消费类配比,医药类和周期类配比,股票和低风险基金债券比例等等,当然具体买入仓位结果是顺其价值深度而自然形成的仓位,但总体上我们可以稍加控制买入进度和买入对象。这样即便是某些品种买入过早,也可以有回旋余地。
基于过去我的“买入成本稍高”的问题,几年来我们潜心研究深度价值投资的买入的具体解决方案等系列问题,得到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用长周期眼光看,买入成本稍高已经成为成熟投资人最突出的严重问题,虽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如果有能力和手段去减少这种成本损耗,尽可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能提高熊市中的防御能力,而且对投资业绩的提高和投资心态的平衡也大有裨益。
(作者系老虎财经专栏作家,深度价值投资研究,大消费隐形冠军企业。)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