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市场风险事件频发 外部同业违规广发行躺枪
记者昨天获悉,继农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天津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出现票据风险事件后, 广发银行也陷入票据风险事件。昨天,广发银行回应称,事件是由于外部同业在票据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所导致,广发银行发现风险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紧急追收机制,全方位抓紧清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项。
票据市场风险事件频发因外部同业违规广发行“躺枪”
广发银行:已追回大部分款项
记者昨天获悉,继农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天津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出现票据风险事件后, 广发银行也陷入票据风险事件。昨天,广发银行回应称,事件是由于外部同业在票据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所导致,广发银行发现风险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紧急追收机制,全方位抓紧清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项。
该笔交易一共涉及98张票据,金额约9.3亿元。涉事的为广发银行佛山分行,交易时间为去年8月18日至10月19日,交易对手方为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与此同时,包括晋商银行、廊坊银行、库车国民村镇银行、通化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亦在该交易中充当了“过桥银行”现身该起票据交易事件。
广发银行昨日表示,本次事件是由于外部同业在票据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所导致,并表示广发银行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据透露,广发银行发现风险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紧急追收机制,全方位抓紧清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项,并在持续做好回收工作,剩余款项在进一步回款中。
据悉,截至7月22日,广发银行已经收回约5.2亿元现金,但其余4亿元资金目前仍在继续追收中。业内有消息称,此次被“跑单”的广发银行资金被票据中介挪用流入股市,最终因资金链断裂演化成为风险事件。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可以说此次广发银行是‘躺枪’,因为外部同业违规导致了广发银行被波及。”
票据事件涉及金额超百亿元
据悉,今年票据风险事件不断爆发,近期宁波银行爆出32亿元涉嫌违规票据业务,之前农业银行爆发39.15亿元票据窝案,中信银行爆出9.69亿元票据无法兑付,天津银行发生7.86亿元风险资金,龙江银行发生冒名办理贴现的6亿元,累计金额超过百亿元。同时,从银监会公开发布的处罚公告来看,截至今年5月底,票据违规处罚有237条,占比为23%。其中大部分违规原因是票据业务无真实贸易背景。
之前银监会对票据业务开展专项检查,于2015年底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203号文)。在此次专项检查中,银监会检查发现,票据违规业务涉及“七宗罪”。7月6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下发《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进行风险排查的通知》,提出目前城商行票据业务还存在几大风险,直指票据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实物票据管理混乱、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资金划付违规操作、员工行为管控不力。《通知》要求,各城商行排查全部票据业务及票据从业人员。
理论上来说,作为银行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的有机结合,票据业务作为企业融资工具,票据贴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以及低融资成本的资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票据业务的飞速发展,所暴露出的风险问题也值得警惕。“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票据业务其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以及其影子银行的金融功能属性被过分利用,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积聚,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外部勾结风险尤为突出。”普益标准分析认为。
业内人士认为,票据风险事件频发折射出商业银行风险内控方面存在漏洞,未来票据业务走向健康发展的正轨,需尽快建立电子交易体系。
为规范票据市场,央行已在研究构建无纸化的电子票据体系。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要用2~3年的时间取消现行的纸质汇票,通过电子汇票系统、网上清算系统降低票据业务和资金清算当中的风险。
票据承兑业务小幅下降
央行最新报告显示,票据承兑业务小幅下降。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9.4万亿元,同比下降16.7%;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为9.8万亿元,同比下降9.2%。6月末,承兑余额较年初下降6102亿元。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
票据融资持续增长,票据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上半年,金融机构累计贴现51.9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期末贴现余额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40.7%。6月末,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增加7462亿元,呈逐月上升趋势;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5.24%,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票据市场供求较为均衡,票据市场利率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责任编辑:DF12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