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银行保险

票据买入返售业务演化史:一场同业游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就在广发银行9.3亿票据旋涡尚未落定之际,工商银行再曝13亿票据大案,与前几次票据风险事件不同的是,这次出问题的竟然是被业内寄希望于纸质票据替代者的电子商业汇票,“元凶”依旧是同业户。

  而对比今年以来爆发的6笔票据风险事件,可以发现其交易结构之繁杂令人咋舌,在数家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参与下的层层通道、过桥、增信、代理的“角色扮演”后,甚至最终的出资行都搞不清楚自己真实的交易对手是谁。

  那么,从最初清晰明了的票据转贴现业务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得如此复杂?

  农信社模式演化史

  2008年之后,票据市场迎来了大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信贷总量控制也使得传统的票据业务受到约束,对于银行来说,为规避信贷规模管制、降低资本消耗和拨备监管压力等考虑,由传统的票据业务而衍生的各种转贴现业务模式“创新”开始成为票据市场的主战场,并逐渐发展成为农信社/村镇银行模式、信托模式和券商模式。

  其中,信托模式于2012年被叫停,农信社模式获得长足的发展。

  最初的农信社模式比较简单,交易结构大致为:A银行持有已贴现的票据,但该票据占据银行A的信贷规模,在其信贷规模紧张的背景下,A银行将该票据卖断给农信社,对于农信社来说是买断,但农信社缺乏资金,所以不可能付钱买票,于是,农信社再卖出回购给A银行,对A银行来说是买入返售,这样农信社既不需要付出资金,而该票据又回到了A银行的手里。

  但尽管如此,对于A银行的财务报表来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银行卖断后,该笔票据涉及的信贷规模出表,再买入返售后,就变成了同业资产,不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对于农信社来说,相当于把这笔票据所对于的信贷规模“洗”成了同业业务。

  票据到期后,农信社需要将票据回购回来,但农信社并不需要付出资金,只需要再卖断给A银行,票据最终还是回到了A银行手中。尽管银行买断该票据后会成为表内资产,但由于该票据已经濒临到期,所以,对A银行的信贷规模来说已经没有实际影响。

  A银行可以选择到期托收,如果信贷规模依旧很紧张,也可以选择卖给愿意托收的银行B。据了解,在市场上,很多B银行由于月内的信贷规模非常宽松,所以愿意扮演托收的角色。

  在基础的交易结构上,票据买入返售业务进一步演化,当A银行持有票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信贷规模时,A银行将票据卖断给农信社,农信社卖出回购给B银行,到期后,票据又回到了农信社,再由A、B银行商定谁来托收,农信社变身为连接A、B银行的通道。

  这种模式在市场上流行开来后,很多银行内部规定不可以和农信社直接做票据买入返售业务,于是,过桥方开始登台亮相:A银行卖断给农信社,农信社再搭桥一个可以与自己直接交易的B银行,卖出回购到B银行,B银行再卖出回购到C银行,C银行成为最后的资金方,也就是买入返售方,B银行在这个交易链条中扮演的角色是增信。

  这种模式下,B银行的扮演者通常为城商行,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规定不能与农信社直接交易,在增信的角色之上,又演变为代理回购的模式:农信社或村镇银行与代理回购银行签订代理回购式转贴现合作协议,A银行将持有的票据卖断给代理回购银行后,由代理回购银行再卖出回购给最后的资金方。

  “这个代理回购业务,当初是作为银行的创新业务而存在,从2012年开始,国内两家股份行开始做代理回购业务,2013年、2014年是该业务最疯狂的时候,此后,由于监管层并不认可,2015年代理回购业务开始慢慢萎缩,目前只有部分小银行还在维持代理回购业务。”目前在深圳从事票据业务的赵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票据信托和票据资管

  2016年,在票据风险集中爆发的背景下,监管层接连出手,今年年初,银监会发布《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通知》;今年5月份,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督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近日,银监会城商行部已经对地方银监局发放《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风险进行排查的通知》。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系列监管文件的规范下,票据买入返售的农信社模式将因缺乏交易对手而走向终结。事实上,早在2011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票据信托模式,也被监管层直接叫停。

  所谓票据信托,是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的银行承兑票据,以约定利率转让给特定的信托计划,而对应的理财计划的投资者,作为特定理财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获得相对应的理财收益率。也就是说,票据信托中的信托公司和票据农信社模式中的农信社实现了同样的功能。

  2012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不得与商业银行开展各种形式的票据资产转让/受让业务。对存续的票据信托业务,到期后应立即终止,不得展期,由此彻底“封杀”票据信托。

  如今,三大模式中唯有银证合作下的票据资管业务硕果仅存,票据资管是指银行委托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管理银行资金,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并要求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购买本行信贷类票据资产。

  据了解,票据资管最基础的交易结构是:具备自营功能的银行A直接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而当银行A不具备自营功能,就需要找到过桥银行B,由银行B委托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甚至在这个交易模式中,A银行会找两家过桥银行,其中,银行B作为票据过桥行、银行C作为资金过桥行。

  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农信社模式的比例就已经在不断萎缩,银证合作下的票据资管计划目前已经成为主流。

  “这几种模式都使得银行间的票据业务达成非正规的资产出表,实现资金向表外转移,不占用信贷规模。”融360理财分析师马郢对本报记者说,票据资管对票据买入返售有替代作用,因为在银行间加入了证券公司作为第三方,使资金流向更透明,业务更合规。

  (责任编辑:DF316)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