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规“生死线”倒逼 P2P平台转型五路径
银监会近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仅留给P2P平台12个月的整改时间。在监管新规倒逼下,平台究竟何去何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神仙有财CEO惠轶表示,伴随着P2P监管政策的落地,未来12个月的“过渡期”将决定平台的生死,多数平台必然会在此期间向着合规化方向奋力调整与转型。
银监会近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仅留给P2P平台12个月的整改时间。
在监管新规倒逼下,平台究竟何去何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神仙有财CEO惠轶表示,伴随着P2P监管政策的落地,未来12个月的“过渡期”将决定平台的生死,多数平台必然会在此期间向着合规化方向奋力调整与转型。从监管要求来看,如果平台不能以降低运营成本的方式去拓展更多盈利业务,仅凭借单一的P2P模式恐难维持长久运营,这一点在规模相对较大的平台身上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对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称,互联网金融永远是资金端和资产端两端,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企业要同时兼顾资产和资金两端,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是资金端
能力比较强的,可以和基金、信托等合作,申请基金、信托等代销牌照,把资产做好。其实,资金是不缺的,优质资产才是稀缺的,也是被大家追捧的,但是不管是资金端还是资产端,都需要具体一定的基础条件。
平台转型五路径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强调,《办法》确定了网贷的内涵及定位,为网贷平台划定了业务边界,因此平台的任何转型探索首先要确保在合规范围内,坚决不能踩线或者打擦边球。
唐学庆称,参考《办法》中关于借贷余额上限、银行资金存管等相关规定,P2P平台转型的具体的路径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一是逐渐消化掉大额资产,转而主攻小额分散的散标微贷业务,如小额车贷、信用贷、消费贷等。
二是去P2P化,彻底转型为从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投顾、自动化理财等金融科技研发的科技信息服务企业。
三是砍掉理财端,专注于深挖优质资产、布局并拓展金融消费场景的互联网金服企业。唐学庆称,目前来看,消费金融作为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从借贷余额、普惠大众、风险控制等角度均满足监管要求,并且符合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国策。
四是利用自身优势,转型为专注于风控、征信、贷后管理、不良催收等上下游第三方服务机构;五是寻求大型合规平台的兼并收购,抱团发展等。
资产端转型难点
业内人士的普遍感受是,平台资产端转型面临的难点在于企业的管理能力能否适应转型的要求。一方面,不管是消费金融还是农业金融,在资产端的开发上,基本是人海战术,在团队建设方面,一是团队的搭建需要时间沉淀,二是团队搭建起来后的管理也是一大挑战,需要管理能力非常强的负责人(管理10个人与管理1000个人,在管理能力上的要求,不是一个水平。而聘请这样的管理能力强的负责人,成本也高).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对于IT系统、风控控制的要求完全不同,平台需要在产品开发以及风控模型等各个方面从零开始。
方颂称,国内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企业转型的一大难点,消费金融业务具有无抵押、无担保、手续简单、审批快速、小额分散等特点,传统的线下风控手段很难支撑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效率、用户体验方面的诉求,对线上风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目前线上大数据征信的现状:征信体系不完善、数据孤立、信息获取难度大,导致平台在风控建模上进展缓慢,成本高。” 方颂如此认为。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网贷企业来讲,平台转型面临的困难和阻力还在于:首先,合规调整涉及到的环节较多,运营成本较高,中小平台难以承受;其次,配套的监管制度和行政规范待发布,行业基础设施待完善,无疑增加了合规建设的时间成本;再次,在业务模式几乎被整体颠覆的情况下,能否在12个月过渡期内完成合规调整是未知数;最后,在监管压力下,行业风声鹤唳,刚性有余、韧性不足,平台高管的道德风险、同业竞争风险、风控及贷后等风险或不减反增。
(责任编辑:DF317)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