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信达:用信息化技术丈量沃野千里
记者见到在河北省邯郸邱县遇到农民郑兆凯的时候,他刚刚从石家庄考察种子市场回来:“去年九月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500亩的土地经营权受让信息,想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不到一个月土地流转的各项手续就齐活儿了。这不,整地、选种,一开春儿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2014年,4.1万亩土地经邱县农村产权交易所成功实现了流转,产权交易所总经理石健说,快捷顺畅的土地流转背后,是产权交易平台数据库里的40多万亩耕地的确切信息,从地块四至到土地权利人、共有人、家庭成员各项信息一一俱全——输入身份证号,就可以精确查找到一个人名下的土地数量或面积。而邱县农交所强大的数据库和设计合理的交易系统,来自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信息,股票代码:000555)旗下企业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系统提供和技术支持。
王俊杰是中农信达华东区负责人之一,打开正在逐渐完善的产权交易平台数据库,他的眼前,浮现出自己和团队一起行走在太行山区的复杂地形之间,手持卫星定位的GPS仪,精确地丈量着每一块田地的场景:“大到几百亩的连片耕地,小到房前门后的‘巴掌田’,我们沿着田垄一步一步地丈量,彻底解决地块‘四至不清’的问题。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家农户被分割成几十块的承包地,我们要跑遍整个村子。”
精细把控地块 确保农民权益
2012年 、2013年 、2014年,中农信达的营业额、员工队伍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这样的高速增长,源于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定成员,准登记,确实地,赋真权,颁铁证,新的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在广袤的农村全面铺开,无论是政策培训、实地测绘,数据管理建模建库、还是农地信息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应用,农地确权工作中大量的服务性需求,呼唤着大量有技术、懂农村的市场化主体加入其中,中农信达就是其中之一。
吉林省公主岭市,方圆4000多平方公里、北宽南狭,宛如一弯新月,依傍在东辽河畔。作为全国第一个农业部整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试点市,公主岭面临的,是178个村、12万亩耕地、1246个屯的耕地确权工作。
2014年年初,公主岭滴水成冰。作为第一批通过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之一的公司,中农信达的华北区技术负责人栾天宇带领自己的团队进驻公主岭,连续的大风和阴雨天气使土地绘制工作的第一步飞机航拍长时间无法实现。终于等到合适的天气实现了飞机航拍之后,十多位图解员拿到了1:5000的航拍图,在野外的帐篷里,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底图制作、影像调绘的工作。随后,面对有纠纷的细小地块,技术人员进行了反复的局部实测、现场指认。直到土地测绘结果顺利通过公示,栾天宇团队将12万亩耕地上错综复杂的土地承包权属划分得清清楚楚,协助当地政府按期完成了为82000户农户颁发土地确权证的工作。
提及两个月时间里的夜以继日,栾天宇说:“一张张小红本背后,是咱们划出的一条条清晰的四至线,标出的一个个精确的经纬度,算出的一块块土地面积,正是有了咱们的先进技术和精确计算做基础,一家家农户‘长期不变’的土地承包所有权才有了保障。”
资源变资产 农民手里的土地才值钱
在邱县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的网页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绝大多数的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信息动辄上百亩,零散的单个农户的经营权转让情况并不多见。对这个现象,石健有着自己的认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先期中农信达参与进行的土地确权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土地有了“身份证”,农民吃了“定心丸”,土地流转的意愿才大大增强。石健告诉记者,在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和建成了“农交所”,为土地流转提供了规范化平台后,邱县的土地流转呈现四个转变:口头流转向合同流转转变、自发流转向委托流转转变、零星流转向连片流转转变、短期流转向长期流转转变。
“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有了变成资产的可能,只有将土地流转起来,农民手里的土地才值钱。”中农信达总裁张丹丹说。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早在2010年,中农信达就承担了河南郑州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的建设项目。如今,全国已经有30多个县市使用着由中农信达提供着系统支持和技术服务的土地流转平台。
从开发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开始创业的张丹丹深知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匮乏,“没有信息化,就没有规范化,没有规范化,就无法实现农业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农业。我认为,中农信达,以及许许多多为三农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让最偏僻的山村都能烙上信息化的脚印。”
“农村信息化需要的不仅是信息化技术,还要是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技术。”王俊杰告诉记者,每次承担与各地政府合作的土地确权和流转的信息化服务项目,他们要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并不是航拍图地或者安装系统,而是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对当地村民进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在实际的土地测绘过程中,更是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开发出适合北方连片集中土地的测绘方法和适合南方梯田、水田的测绘方法,将可能产生的土地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如今中农信达在黑龙江方正县所探讨出的土地确权的九步工作法,已经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农地确权方案,在全国各地的确权工作中铺展开来。
大数据牵起土地经营产业链
在中农信达公司入口处的土地确权业务分布图上,一面面小红旗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意味着即便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信息化的触角也已将沃野千里以经纬度、四至线的方式明确标注,农户的承包经营权以前所未有的规范和确凿得以保障。
邱县的齐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洪峰前不久刚刚为自己流转获得1071亩丝棉木繁育基地争取到了400万元的贷款 ,之所以能够获得贷款资金,得益于邱县“农交所”建立的确权颁证、纠纷仲裁、产权交易、市场监管平台,为邯郸银行破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提供了条件。
“农村产权抵押是个好事、大事,实现了农民产权的资本化。但是在进行抵押贷款时,风险防控不可忽视。”人行邯郸市中支行长曹增和如此分析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以可靠数据为农村土地产权“背书”,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的诚信体系平台,成为中农信达下一步的工作发展方向。“规模经营并非只是简单地集中土地。”在农村信息化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张丹丹,显然对“经营土地”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合理的资源匹配,将地块信息、土壤分析、气象条件分析、病虫害分析结合起来,分析一块土地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可以获得怎样的平均收益。以农业大数据的方式牵起土地经营的产业链,让生产经营的所有行为可以在交易平台上得以体现,有了这样的诚信体系,土地经营才能更好的规范化、市场化,能够像其他产业一样具有可预测,银行对涉农产业的信任度就提高了,农民获得贷款的底气才能足。”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