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大战战火烧到银行 多家银行借“红包”揽客
支付宝红包发放首日,某饭局现场,一到晚上8点,一桌人近半都在重复同一个动作:放下筷子,猛戳手机屏幕。由支付宝最先派送的“红包”虽然槽点很多,但依然备受关注,在此之后,微信、手机qq、微博、百度、陌陌、美团、挖财、陆金所,以及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加入大战,一时间红包纷飞,你不抢个把红包,还真的不好意思和同事聊天。在这种状态下,传统银行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红包大战之中,通过抢红包来吸引客户。
节前最热莫过于红包
过年给红包,贯穿华夏历史的春节惯例,更被互联网赋予了新的色彩。如果说去年微信小试牛刀 ,今年红包大战无疑有着多重推动力量和目的:巨头互不相让、广告主推波助澜、台网联动新招。
2月9日上午,支付宝宣布从小年夜到正月初一,与品牌商户一起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的红包。其中,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4.3亿元。这一主动进攻的举动意味着红包大战从农历小年就开始打响,领先微信。
同日,微信明确支招应对支付宝,宣布“摇一摇,抢红包”首轮活动会从2月12日21时开始,及至除夕和新年,送出金额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以及超过30亿元的卡券红包。
紧接着,阿里麾下的新浪微博、陌陌、美团已经加入战团,尤其是新浪微博,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亲自上阵,在微博向多位企业大佬的红包塞钱。江南春 、杨元庆 、王长田等人也玩起了“红包接力”。
于是,微信的亲兄弟qq也宣布将从小年夜到除夕夜发放30亿元红包。
在两方争执不下时,相对抽离的百度也不甘示弱,其互联网金融业务百度钱包也表示发放“现金红包”。
在此之外,今年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挖财、陆金所,也加入红包大战。
2015年2月18日羊年大年三十的下午两点起,手机qq将专门为挖财开启一小时新春红包专享通道,挖财向全国用户和他们的家庭、亲朋好友派发亿元红包,红包由现金和理财金组成。当晚,陆金所将出巨资获得春晚互动的赞助机会,联合微信红包摇一摇,发起疯狂撒钱运动。
传统银行也坐不住了
周四,华夏银行红红火火“迎小年”正式对外推出的抢红包活动。该活动期间每天均推出一定数量的红包,红包金额随机产生,最低5元,最高1000元。
平安银行推出的口袋银行最“羊”气拜年方式,是主要针对平安银行借记卡高级网银客户推出的反馈活动。
而浦发信用卡中心的消息,该行将在春节前夕向全民派送超过1000万个春节现金红包,其中包括在其微信平台推出的共计100万个红包,以及通过支付宝钱包客户端发放1000万份浦发红包。据悉,此次活动不设门槛,无论是否持有浦发信用卡,都可参与抢红包活动。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创新产品“月光宝盒”2月上旬正式上线红包功能。在新版月光宝盒中,用户可通过微信、微博、qq、短信等方式给好友发送现金红包,领到红包的用户可提现至许愿基金或银行卡中。
除了抢红包外,还有一些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抽奖、送黄金等活动,如民生手机银行的“送金喜”活动。
红包背后是移动支付市场激烈竞争
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银行纷纷推出红包争夺战,一方面是为回馈新老客户,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红包活动绑定更多的客户,借此推广自己的微信账号和手机银行。
对于传统银行来讲,类似活动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客户渠道。如华夏银行抢红包活动就要求,抢到红包的客户需在抢到之日起3天内在华夏银行移动银行或直销银行领取使用,过期作废;没有华夏银行卡的客户,可按照页面提示,注册直销银行后直接领取,已注册的可直接登录直销银行领取;有华夏银行卡的客户,可按照页面提示注册移动银行后直接领取,已注册的可直接登录移动银行客户端领取。
实际上,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广抢红包活动,能够增加其微信账号的关注用户和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数量,这种推广方式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成本不会高于他们通过其他渠道吸引用户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讲,微信银行已经推出一年有余,但根据银率网调查结果,用户使用微信银行往往只进行金融信息查询,绑定银行卡的用户仍然较少,抢红包活动无疑会激励用户为微信银行绑定银行卡。
可以想见,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当然不管巨头争得如何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天上真掉馅儿饼,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希望红包能再飞一会儿。
提醒:抢归抢安全第一
“红包大战”能够让用户得实惠当然是好事。但狂热于通过发红包抢用户的互联网企业,不应忽视了用户们的信息安全,更不能拿金融支付安全当炮灰,而应切实保障支付安全,给用户更好更可靠的移动支付体验,这才是关键所在。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虽然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都看到了用户信息、用户数据潜在的巨大价值,但如何保护好用户信息,目前的观念和技术都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为了抢红包,用户忽视了存在于“抢红包”背后的安全隐患,以信息和隐私换金钱,以后万一出现隐私泄露、信息转卖又该怎么办?
其次是支付安全问题。移动支付方兴未艾,支付转账也更加便捷。但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支付功能,是否足够成熟,是否能够完全保障金融支付安全呢?用户应保持审慎,不要被红包冲昏了头脑。要知道,你输入的姓名、手机号,绑定的银行卡等信息,都将保存在后台系统,若有人图谋不轨,这些信息很可能被利用,资金安全也将面临威胁。
另外,除了这些真红包可能存在隐患,更大的隐患还在于假红包趁机作乱。媒体已经报道了抢红包上当受骗的案例,非但没抢到红包,银行卡里的钱反成骗子的红包。红包里包着真金白银,也包着安全隐患。卷入到“红包大战”的用户们,在疯抢红包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警惕,防止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失陷,以免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责任编辑:df058)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