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去年净利增8.08% 发力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601988_1" src="http://imgdw.591hx.cn/images/20150326/643283001.png" width="578" height="276" jquery17208472214427524316="31" />
昨日,中国银行发布2014年年度业绩。数据显示,中行去年实现税后利润1771.98亿元,同比增长8.2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95.95亿元,同比增长8.08%。
2014年中行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提高7.75%。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年度股息0.19元。
在同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行董事长田国立多次提及,国际化业务是中行最大的特色和优势,2015年仍将深耕国际化战略,持续巩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主渠道地位,加快构建全球一体化支付清算体系,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金融大动脉。
四部曲
紧抓“一带一路”
近年来,为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行一直把海外业务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以此为基调大力抢占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市场机遇。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行海外资产总额7450.7亿美元,实现税前利润86.56亿美元,占集团总资产和税前利润的比重分别为27.41%和22.98%。
一个重要市场共识是,经济发展进入下行周期,银行经营外部环境随之发生变化,过去“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银行同样面临着转型与改革。田国立在发布会上就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多方面机遇的推动,未来跨境金融将成为新蓝海。因此,为把握“一带一路”新机遇、保持银行适当的发展增速,中行为今后的海外业务制定了以下四点发展规划:
一是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布局,实现对“一带一路”业务全覆盖。田国立透露,截至2014年末,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已设立机构,另外有3个国家正在筹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的机构设置,构建金融大动脉通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是紧盯重大项目和重大业务,密切跟进我国的高铁、核电等重点行业“走出去”的进程,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全力推动出口信贷、项目融资、船舶融资、飞机融资和租赁融资等结构化融资业务的发展。截至2014年末,中行累计为“走出去”项目提供贷款承诺1219亿美元。
三是加强境内外联动与多边合作,发挥一体化的优势,全面落实全球客户经理制。争取与政策性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机会。
四是积极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区域和离岸金融中心,中行将大力推动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大力拓展人民币的账户,推进人民币清算渠道建设,推动人民币在走出去及当地重大项目中的应用,扩大人民币贷款的规模,继续做好海外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业务,拓展投资业务。
“‘一带一路’将给中行带来重大的政策红利,中行计划2015年提供相关授信支持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3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田国立称。
此外,中行行长陈四清表示,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集团多元化的混业经营。因此,对于近期市场传闻的监管部门将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一事,陈四清表示很愿意等待这个机会的来临,将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
压缩存量授信800亿
经济下行周期,银行资产质量情况也成为每次业绩发布上不可避免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行不良贷款率1.18%,比2013年同期上涨0.22个百分点。但相对较好的是,中行不良贷款率比国内银行业平均水平低0.07个百分点。
中行副行长张金良表示,与其他银行情况大致相同的是,中行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顺周期行业。从地区分布看,主要是外向型经济主导的沿海地区,同时中西部一些资源型省份也是新增不良相对较多的地区。
至于如何化解不良贷款,防止新增不良过快增长,张金良表示,中行去年主动加大对非不良、高风险存量项目的压缩授信的力度,全年共退信约800亿元;与此同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化解力度和拨备力度。全年境内机构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16亿元,境内机构贷款拨备率升至2.68%。
其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中行也加大风控力度。尤其是近期地方政府债务进入处置过渡期,张金良透露,中行也对存量平台贷款进行甄别和清理,平台贷款总体适度,截至2014年末,贷款余额3498亿元,不良率0.1%,贷款拨备率3.76%。
“我们选择的平台贷款项目,其现金流是非常充足的。目前平台贷款当中有96%是投向了省市级以上的平台,64%投向于东部地区,信贷结构比较合理,贷款的余额和占比也是在稳步地下降,总体风险可控。”张金良说。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